巴奴叫醒海底撈,火鍋戰局徒增變數
巴奴繼續往上走,打造精品高端火鍋;海底撈往下試探,試圖占領更多人的心智,兩大川味火鍋在兩條風格迥異的路上探索。
來源/互聯網那些事
今年,火鍋賽道熱度高漲。
巴奴繼續往上走,打造精品高端火鍋;海底撈往下試探,試圖占領更多人的心智,兩大川味火鍋在兩條風格迥異的路上探索。
巴奴毛肚火鍋于6月順利拿下由CPE源峰資本領投,日初資本、高榕資本、番茄資本跟投的5億元融資。在此之前,巴奴曾于2020年3月曾完成近1億元戰略融資,投資方為番茄資本。
更有內部人士透露,巴奴已經與B輪融資方開始接洽。
未來一年,巴奴將一改從前的“慢節奏”,在海底撈、呷哺呷哺兩大火鍋頭部品牌均宣布關店之時,加速擴張,一年內實現門店數量翻倍。
據統計,最近半年來,有近30億資金涌入火鍋行業,火鍋相關的上下游企業接連融資,并且背后不乏IDG、字節跳動等一線投資機構的身影。
但是,烈火烹油的火鍋江湖,依然是幾家歡樂幾家愁。
就在不久前,行業龍頭海底撈發布公告稱,將在年底前關停300家門店。而另一家火鍋行業上市公司呷哺呷哺,也于今年8月宣布關閉200家虧損門店。
看來,資本的吹捧,并不能奉為金科玉律。火鍋行業存在諸多不可控因素,稍有差池,口碑便瞬間崩壞。如此前被冠以“業界良心”的明星餐飲“賢合莊”,由于食安問題頻上熱搜,給品牌造成了難以挽回的打擊。
如今,資本助力“巴奴火鍋”逆風而上,究竟是胸有成竹,還是一場豪賭?
一、從“學徒”到“顛覆者”
2001年創立的巴奴火鍋,曾經也是海底撈的“學徒”。
2009年,巴奴進入“火鍋副都”鄭州,在與海底撈相隔僅一個街區的經七路安家,從此開始了與行業大佬海底撈,持續十數年的短兵相交。
創立之初,巴奴的營銷路徑和當年的瑞幸有些類似,處處cue到行業老大,給外界樹立一種“革新者 ”的心智。
一開始,巴奴對標海底撈,模仿大佬的服務模式和經營策略。
巴奴的年輕服務員們,用餐巾紙擰成卷學習舞面,經常舞到半夜都不睡覺。用創始人杜中兵的話來說,當時除了擦皮鞋和修指甲,其它能學的服務全都學了一遍。
表面的套路學得會,但在人們看不到的冰山之下,技術的開發研究、人才培養和管理體系,以及供應鏈的建設優化等根本的成功奧義,卻不是那么容易參透的。
最終,巴奴在服務上投入了整整三年,營收依然和海底撈有著很大的差距。
既然無法超越,那就只能“硬剛”了。
杜中兵開始反思,顧客進店畢竟是來用餐的。在菜品品質高、口味好的基礎上,熱情的服務才能成為加分項。但如果食材的品質一般,菜品的口味和別家相比,沒什么特別之處,那對
服務的過分依賴,就是本末倒置,還很容易讓人反感。
海底撈將自己與服務主義深度捆綁,巴奴就在它的對立面下功夫。
今年年2月,巴奴將slogan變為“服務不過度,樣樣都講究”,對于海底撈的揶揄之意昭然若揭。
于是,巴奴改變經營策略,要求服務員“適度服務”,強調有邊界,不打擾,要為客人留下足夠的私人空間,讓顧客在用餐時感受到放松、舒適。
這一舉動,直接顛覆了當時一眾火鍋店盲目學習海底撈的風氣。巴奴從“學徒”直接轉到行業模式的對立面,實實在在成為了火鍋界的“攪局者”。
不過,這樣一個“攪局者”,何以打敗千萬火鍋品牌,成為資本的心頭愛呢?
二、是“攪局者”?還是“開拓者”?
與餐飲行業的其它品類相比,火鍋利潤是比較高的。2019年,火鍋行業毛利率達到56.46%,凈利率達到13.73%。
但很長一段時間內,火鍋并沒有像奶茶、鹵味等其他餐飲品類一樣,受資本的寵愛。
究其原因,還是由于火鍋行業涉及環節多,管理不規范,潛在風險高,導致市場淘汰率也非常高。
據統計,目前國內有半數左右的火鍋企業,活不過五年,約有三成,會在兩年內倒閉。
而巴奴火鍋能夠最終打動資本,脫穎而出,靠的就是他選擇與海底撈反其道而行之的差異化路線,在萬億火鍋市場中,殺出了一條血路。
當整個餐飲行業都在講求“服務為王”的時候,巴奴火鍋回歸餐飲本質,提出了“產品主義”,把更多的精力和重心,放到了提升產品質量上來。通過打造高品質的食材、鍋底和環境,為火鍋行業建立了新的服務標準。
當時,對人體有害的漂白毛肚大量充斥于火鍋餐桌,巴奴采用“木瓜蛋白酶嫩化技術”,推出了綠色健康毛肚,開發了綠色毛肚生產線,形成12道工序的標準化生產,以創新技術將這個火鍋中食用最多的產品,做到了真正安全、美味、健康的極致。
巴奴將品牌定位于中高端的精英火鍋,為了強化品牌特色,杜中兵將巴奴火鍋改名為“巴奴毛肚火鍋”,以毛肚單品突破。
巴奴原本的100多個菜品,被精簡為30多個,突出“毛肚+12大爆品”的產品矩陣,引爆市場。
緊接著,巴奴進行了一系列的菜品創新。
比如當別家的羊肉,都在使用普通的飼料羊時,巴奴堅持一定要使用內蒙的草原羊。還組建了一個十幾個人的團隊,專門監督當地草原羊的喂養。
當同行為了延長保質期,都在使用添加了食物防腐劑的熟鴨血時,巴奴不惜花費900多天研發鮮鴨血。一經推出,便一炮而紅,鮮鴨血成為巴奴僅次于毛肚的王牌產品。
而后引發海底撈和巴奴關于鮮鴨血還是血旺的爭議,海底撈率先發檄文《為什么海底撈只賣血旺?》,巴奴高調硬剛回應《巴奴為什么能賣鮮鴨血》。最后海底撈還是推出了自己的鮮鴨血,不知道算不算打臉?
但貼身肉搏,早浮出水面。
在推出高品質菜品的同時,巴奴的客單價,也由過去的60+上調到了120-160元。而全國只有1.9%的火鍋店,客單價能超過120元。
除了持續輸出爆款菜品,安全可靠的后端供應鏈能力,也是資本看中巴奴的一大因素。巴奴通過打造“第三代供應鏈”,完善冷鏈供應系統,為連鎖店的后續擴張,提供了強有力的標準化出品保障。
巴奴的供應鏈以提供優質產品為中心進行構建,用需求倒逼供應鏈,打造中央廚房系統。
通過“能冷鮮就不要冷凍、能天然就不要添加劑、能當天就不隔夜”的核心理念,進行精準調配。每日食材均全程冷鏈配送,最大程度保證火鍋食材的新鮮,為消費者打造品牌的極致體驗。
“服務不過度,樣樣都講究”,看起來似乎在針對以服務為亮點的海底撈。
巴奴以“產品主義”對抗海底撈的“服務主義”,通過差異化定位,開拓市場,打破了具有市井煙火氣的火鍋,與商務宴請,高端餐飲之間的壁壘。
三、資本褪去,前景并不明朗
不過,雖然目前獲得了資本的加持,巴奴面前依然面臨著重重挑戰。
首當其沖的還是產品問題。
盡管二十年來,巴奴在產品的打造上下足了功夫,但火鍋產品極易模仿,很難打造特殊性,這就導致了巴奴的成功也極易復制。
2020年9月,海底撈也推出活體黃豆芽、繡球菌、茴香小油條等幾道與巴奴毛肚火鍋極為相似的菜品。
“大佬涉嫌抄襲學徒”的疑問,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
最近也有網友指出,碧桂園旗下的“天降Ai”火鍋餐廳,也是以毛肚為主打,并且毛肚、小油條等菜品的擺盤,甚至火鍋的鍋形,都與巴奴相似,逃不脫抄襲的嫌疑。
巴奴的創新速度,遠遠趕不上競爭對手的模仿速度。要想突圍,只有持續修煉內功,不斷升級迭代,提升企業內部的競爭力。
其次,巴奴的中高端火鍋定位,也使其模式較重。
要想兼顧把控產品質量和用餐環境的標準,擴張的速度就快不起來。今年6月,杜中兵在一次活動中表示,即使巴奴接觸了資本,也不會快速擴張,三年內會依舊聚焦一二線城市。
不過,這不意味著巴奴火鍋依然選擇“佛系”發展。近日,巴奴火鍋放下身段,入局小火鍋賽道,推出子品牌“桃娘下飯小火鍋”,目前正在測試階段。這家小火鍋,門店定價在19.8元到28元區間,更偏向快餐風格。
這說明隨著餐飲賽道細分化時代的到來,為覆蓋低端市場,巴奴火鍋也在向下布局,與主品牌形成錯位,提升市場滲透率,尋找新的增長點。
另外,高昂的價格,也會勸退一部分消費者。在一些消費力相對偏弱的小城市,消費者們往往會更加青睞于一些性價比更高的火鍋品牌。
而近年來,具有地域特色的火鍋品類層出不窮。粵式火鍋,鐵鍋燉、潮汕牛肉鍋、日式壽喜鍋等新品類的出現,給消費者提供了更豐富的選擇,但也極大地分流了川渝火鍋原本的顧客群體。
據統計,粵系火鍋2019年門店數量較2018年增長237.3%,而江浙系火鍋2020年門店數量較2019年增長了133.9%。
巴奴和海底撈的門店數量存在較大的差距。
截止到2021年3月,巴奴毛肚火鍋的門店數為75家,海底撈的門店數量為1280家,是巴奴的17倍。
在2015-2020年中國餐飲業年度報告中,海底撈連續5年保持火鍋餐飲集團榜首 ,而巴奴僅在2017年排名第十。
一場火鍋行業的內部變革,正在進行中。
但毋庸置疑的是,在火鍋界,誰能真正做好品質,誰才能真正抓住消費者的胃。資本剛剛出手,最終誰能主宰江湖,我們拭目以待。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