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女員工哭訴:一度崩潰割腕、卻等來了被開除的答案!
120天前,阿里女員工事件以火山噴發之勢,吞沒了社交媒體和朋友圈,120天后,快被淡忘的該起事件以“女員工被開除”的結局空降熱搜第一,到底誰才是受害者?說好的道歉呢?“出爾反爾”的阿里再度置身風口浪尖,人們終于窺見馬云離開后的危險……
來源/互聯網那些事
120天前,阿里女員工事件以火山噴發之勢,吞沒了社交媒體和朋友圈,120天后,快被淡忘的該起事件以“女員工被開除”的結局空降熱搜第一,到底誰才是受害者?說好的道歉呢?“出爾反爾”的阿里再度置身風口浪尖,人們終于窺見馬云離開后的危險……
01,“說謊”的周某,被開除!
從一邊倒的全網支持到如今涇渭分明的兩極分化,阿里女員工周某在過去的4個月,經歷了過山車般的輿情反噬后,又遭遇了來自阿里和前上司的雙重暴擊:
2021年12月11日,阿里女員工周某向媒體表示,已在11月底收到了阿里寄來的《解除勞動合同通知》,并且未支付任何賠償,周某表示,阿里高層甩鍋,心酸又無奈,自己沒犯任何工作上的錯誤,不能接受被開除的事實,阿里沒有這樣的權力!
2021年12月1日,因周某事件爆發后引咎辭職的原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李永和,突然一紙訴狀,將周某起訴上法庭,李永和起訴周某名譽侵權,并稱正因為周某發布的不實言言論,導致阿里巴巴陷入錯誤認識,才最終做出了讓自己引咎辭職的錯誤決定。
被公司開除、被(前)上司起訴,一時間,不明真相的網友都看呆了,到底誰才是受害者?
在多數吃瓜網友心目中,“信任已破產”的周某,這次還能得到支持嗎?
我們先來看,阿里關于解雇周某的理由陳述,阿里認為,周某通過在公司食堂拉橫幅、發傳單、用擴音器高喊以及內網論壇發帖等方式,散布相關虛假信息,給公司造成惡劣影響,違反了《阿里巴巴集團員工紀律制度》相關條令,據此解除與周某的勞動合同關系。
接著看周某的反駁,周某堅持認為,她并沒有對外發表不當言論,更沒有虛構事實,她的依據是涉案的王某文被處以最高行政處罰,張某涉刑事犯罪被移送起訴,而之所以造成了阿里口中所謂的惡劣影響,恰恰是相關當事人的惡劣行徑和相關人員(包括引咎辭職的李永和)的不作為。
目前周某對阿里的作為是痛心和無奈,她表示不排除后續會通過法律手段為自己維權,來捍衛自己的合法正當權益,目前網絡上支持周某的仍然不占少數,很多網友將矛頭直指阿里的管理問題。
從媒體這邊看,封面新聞發起一個投票目前熱度最高,從結果來看,支持阿里解雇周某的約4萬票,支持所有人都應正當維權的約6.4萬票,等待事件后續處理的約2.4萬票,其實可以看得出來,時至今日,多數網友,仍愿意支持周某的正當維權。
回到事件本身,周某有沒有說謊的成分?結合官方的通報來看,周某的《8000字控訴》長文中,存有多處與事實不符的描述,比如“強制出差”、“強行灌酒”、“送一個美女給供應商”等屬子虛烏有,還有王某辦房卡進入周某房間是經過周某允許的,并且還遺留了一個未解謎題,周某跟商戶張某到底什么關系?為何周某會打電話讓張某到自己房間?
當然,更應該看到,王某文涉嫌強制WX以及張某證據確鑿的強制WX皆已被坐實,一個被頂格拘了15天,一個在移送起訴階段,所以,即便這個周某夸大了部分事實,也抹不掉,周某才是最大受害人的事實。
周某的診斷病歷:重度抑郁
這起事件,阿里的問題在于,本來事情已經快被淡忘,影響已經快消除了,又整出開除的戲碼,再次引發輿論軒然大波,周某說高層甩鍋,說錯了嗎?在我看來,并沒有。
首先,起初事件出來后,阿里現任一號人物“逍遙子”張勇可是連夜震驚,表達憤怒和愧疚的,現在這波操作“卸磨殺驢”的操作,多少會讓人對該公司的管理能力產生懷疑。
其次,官方調查結論在9月份已經出來了,為何不那個時候底氣十足地開除周某?反而拖到快12月份?
更搞笑的是,周某事發時,阿里還聲稱連夜成立女員工關懷組織,一個世界500強和中國互聯網巨頭,就是如此關懷一個作為受害者的女員工的?起碼的包容呢?
阿里女員工事件引發強烈關注,還有一個深層次原因,那就是與馬云與阿里的價值觀息息相關,翻看阿里的歷史,蔣凡婚內出軌,P9養小三……,這些難道都是杜撰的嗎?馬云公開場合大秀葷段子,這些難道都是不存在的嗎?
當一個公司把造成“惡劣影響”的大鍋僅僅扣到一個受害女員工頭上,已經是一個很危險的訊號了。
02,巨震后的阿里,還好嗎?
螞蟻上市夢斷后,阿里的路多少走得有些磕絆,百億反壟斷重罰后,阿里的業績也屢顯承壓之態,萬億市值縮水后,這只巨獸還能逍遙快活多久?
11月18日,阿里巴巴公布了最新一季的財報,截至2021年9月90日止的三個月,阿里實現營收2006.9億,低于市場預期的2074億,如果不考慮合并高鑫零售的影響,阿里營收增速已降至16%,創下了自2014年上市以業的歷史新低,消息一出,阿里美股大跌11.13%,港股暴跌10%,再創上市以來新低。
在單季的凈利潤項上,阿里調整后凈利潤285.2億元,同比下降39%,幾近4成,而阿里賴以生存的電商賽道失速,恐怕可以歸結為凈利與市值遭遇“雙殺”的核心原因。
當下的電商江湖,拼多多、京東還有美團和抖快系等群雄逐鹿,個個都是財大氣粗,有下沉市場王者,有Z世代頭號俘獲者,四面受敵的阿里,淘系平臺受到不可避免的沖擊。
最新財報顯示,阿里核心收入來源的平臺廣告費和傭金收入,僅同比增長3%,相比上季度足足下滑了11%,廣告費和傭金收入是阿里傳統增收項目的大頭,如今這一數據已顯疲軟之勢,預示著阿里的基本盤正遭遇嚴重的挑戰。
當然,阿里還是有自知之明的,有瞻于競爭加劇和消費低迷的大環境,結合營收增速放緩的實情,阿里破天荒主動調低了2022財年的收入預期。
業績承壓之際,阿里又迎來了新一輪組織架構大調整,馬云關門女弟子戴珊成功上位,執掌大淘寶業務,成為第一話事人,統管淘寶、天貓和阿里媽媽,而“接班人”蔣凡則交出了阿里國內零售與批發業務的“生殺大權”,被委派專門負責全球速賣通和國際貿易這兩個海外業務,孰輕孰重?懂得都懂。
我們看到的是,阿里一直在嘗試主動擁抱變化,包括多元化業務布局和大刀闊斧進行組織架構調整,這背后可以解讀成是阿里對于基本盤邊際效益遞減的深深擔憂,也能理解為阿里未雨籌繆。
但我們仍然不解的是,在阿里尚處負面輿情漩渦,業績與管理飽受質疑之際,粗暴開除一個女員工,會是最好的答案嗎?
參考資料:
信源綜合阿里財報、紅星新聞、西部新資訊、上游新聞等相關報道,圖源網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