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紅漫撐起4成營收,只拿4.62%股份,壹九傳媒靠什么三闖港交所?
財經大咖背后的資本故事。
作者 | 飛流?編輯丨李逸明?來源 | 野馬財經
百萬股民粉絲,將要把“財經大咖”馬紅漫背后的公司捧入港交所了。
前不久,壹九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壹九傳媒”)通過港交所聆訊,由創陸融資獨家保薦。
壹九傳媒旗下最知名的IP,就要數馬紅漫了。馬紅漫本人2017年起供職于壹九傳媒,并為公司打造出《老馬日日評》《財經馬紅漫》等節目,深受股民喜愛。不過,這也使壹九傳媒遭受了“過度依賴馬紅漫”的質疑。
值得注意的是,馬紅漫對于公司的營收貢獻雖大,持股份額卻僅有4.62%。如今,趁著馬紅漫還在職,壹九傳媒三度沖擊港交所,能否講出一個為投資者所認可的資本故事?
三次闖關港股IPO
凈利潤逐年下滑
實際上,這是已經是壹九傳媒第三次闖關港股IPO了。2020年11月1日、2021年5月7日,壹九傳媒先后兩次遞表,但均已失效。而在此之前,壹九傳媒的境內運營實體——約珥傳媒曾于2016年在新三板掛牌。
新三板掛牌之時,公司上下風光無限,創始人王藝瑾發表演講說,自己以3人的“小作坊”起家創辦了約珥傳媒,雖然蝸居城市一角,但電視節目產品卻可以占據第一財經訪談類節目鰲頭。
不過,僅僅3年后,約珥傳媒又迅速摘牌,因為在新三板掛牌后,股票成交量極低,并且每年還要花不少的維護費用,這讓其萌生退意。公司退市時股價為7.25元/股,總市值1.71億元。
時至今日,壹九傳媒規模達到30多人,王藝瑾的商業版圖涉及視頻節目營銷服務、線下公關及其他營銷服務、新媒體內容營銷服務、廣告發布服務領域。雖然規模仍不算大,但也有了一定知名度。
這些年,壹九傳媒借著第一財經電視等“招牌”,“捧紅”了《醇享人生》《直面掌門人》《科創中國》等視頻節目;在喜馬拉雅FM、蜻蜓FM上上線了《老馬日日評》《財經馬紅漫》等爆款音頻,還舉辦了大大小小的各類峰會、論壇、典禮等。
其中,依靠馬紅漫IP,壹九傳媒斬獲了巨大流量。壹九傳媒在蜻蜓FM發布的音頻節目《老馬日日評》已累計超過10億次點擊,平均每集達30萬次點擊,訂閱用戶超過500萬人。此外,在微信公眾號、抖音、B站運營的“馬紅漫”“財經馬紅漫”賬號,粉絲合計超68.5萬人。
馬紅漫號稱是“最懂經濟的媒體人”,是知名財經媒體行業評論員。王藝瑾與馬紅漫曾同在第一財經共事,后來又把馬紅漫挖到壹九傳媒。2017年4月,馬紅漫于加入壹九傳媒后,打造出多款與股市財經相關的爆款節目。
值得注意的是,從新三板摘牌后沖擊港交所,壹九傳媒業績卻表現不太理想。
2016年、2017年,約珥傳媒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312萬元,9155萬元,對應凈利潤分別是1569萬元、3212萬元,兩年營收與利潤增速均超過100%。
近年來,壹九傳媒營收波動較大,凈利潤也逐年減少,且并未超過2017年的業績“巔峰”。2018年-2020年,壹九傳媒分別實現營業收入7604萬元、8296.8萬元、7876.2萬元;分別實現凈利潤3539.2萬元、2708.1萬元、2190.3萬元。
更為尷尬的是,2018年-2020年,壹九傳媒毛利率下滑態勢明顯,分別為66.1%、74.2%、60.1%。2021年上半年,進一步下滑至49.8%。對此,壹九傳媒解釋稱,這是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客戶削減了營銷預算。
馬紅漫撐起4成以上收入
持股4.62%
借助新媒體發展的“東風”,壹九傳媒的音頻節目做得風生水起。目前,壹九傳媒已經發布了27個音頻節目,并在蜻蜓FM、喜馬拉雅FM以及微信小程序等音頻平臺播放。同時,壹九傳媒還制作軟文、文章及短視頻錄像等內容,在抖音、嗶哩嗶哩等平臺上發布。
雖然傳統的視頻節目,仍占據壹九傳媒的收入大頭,但新媒體內容營銷,已成為壹九傳媒重點轉型領域。2018年-2021年上半年,壹九傳媒視頻節目營銷服務占比由58.4%下降到20.6%;新媒體內容營銷服務所占比重由7.4%上升到19.9%。
(圖源:《招股書》)
這里面值得一提的是,占據第一大收入來源的視頻節目營銷服務中,有馬紅漫出席的節目,平均每集收益從2020年開始超過沒有馬紅漫出席的節目。2021年上半年,差距更為明顯,有馬紅漫出席的節目,平均每集收益達到沒有馬紅漫出席節目的3.78倍。對此,壹九傳媒表示,最近幾年的平均每集節目收益,有無馬紅漫出席都有波動,每年節目特色各有不同,主要看節目的特色及復雜程度。
(圖源:《招股書》)
在新媒體內容營銷上,壹九傳媒的盈利模式,大致分別為兩種,一種是對內含廣告的免費音頻,收取客戶的廣告費;另一種是對無廣告的付費課程,收取學員的課程費。
實際上,由于壹九傳媒對線上音頻平臺依賴較大,往往要給平臺高比例的抽成。具體來看, 對內含廣告的音頻收入,除雙方另有協定外,壹九傳媒往往需要與平臺對半分。相比之下,付費課程可能更賺錢,壹九傳媒可以得到收入的50%至70%。
在音頻平臺上,《老馬日日評》《財經馬紅漫》等節目深受歡迎,前者在蜻蜓FM訂閱用戶超過500萬人,后者在微信上粉絲接近28萬。但營收上高度依賴馬紅漫,也成為壹九傳媒身上的“槽點”。
從收入上看,壹九傳媒依靠馬紅漫,確實賺了一大筆。2018年至2020年,馬紅漫參與了壹九傳媒發布的10個視頻節目及16個音頻節目,產生的收入為4120萬元、3860萬元及3170萬元,分別占有關期間總收入的54.2%、46.5%及40.2%。
目前,大部分股權還是牢牢握在王氏姐妹手里。王藝瑾和王慧姐妹作為一致行動人,控制了壹九傳媒約84%的股權,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同時,兩姐妹也控制了壹九傳媒境內運營實體約珥傳媒91%的股權。
但對于壹九傳媒,馬紅漫更多扮演公司“打工人”的角色。馬紅漫在壹九傳媒任執行董事、行政總裁。2018年-2021年上半年,馬紅漫的薪酬合計(除股份付款)分別為55.1萬元、55.6萬元、50.8萬元和28.6萬元。相對于其為公司創造的財富顯然差距甚遠。
為了留住馬紅漫,2019年5月15日,王瑩(即王藝瑾)將100萬股公司股份(約珥傳媒5%股份)以每股1元的價格轉讓給了馬紅漫。這部分股份當時價值592.5萬元,條件是馬紅漫2019年5約16日至2024年5月15日在約珥傳媒任職。如今,時間已然過半。目前,馬紅漫在壹九傳媒的持股份額為4.62%。
項目的核心人物只是小股東,這種情況并不鮮見。2012年底,羅振宇與獨立新媒創始人申音合作打造了知識型視頻脫口秀《羅輯思維》。節目播出后,迅速走紅,成為運營公司——獨立新媒(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頂梁柱,公司的估值很快飆升至1億元。但是在公司的股權分配上,申音占股82.45%、羅振宇占股17.65%,二者份額相差懸殊,僅僅運營了1年半左右,兩人分道揚鑣的消息就開始傳出。此后于2014年6月,羅振宇與新搭檔李天田,注冊成立思維造物公司,次月,徹底退出獨立新媒。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壹九傳媒為了減少對于馬紅漫的依賴,已經采取了一些舉措,比如減少馬紅漫擔任主持人的頻次,在節目中安插其他主持人。同時,與馬紅漫簽署了不競爭協議、由集團運營及檢核馬紅漫有關的社交媒體賬號、視頻/音頻節目的知識產權以非馬紅漫的名義注冊等。
本次IPO,壹九傳媒募集的資金,也將主要用于“招兵買馬”,包括購買頻道資源、擴招團隊成員、成立自有錄影廠、通過并購謀求增長等方面。
大客戶依賴高
公司市占率不足萬分之一
《招股書》顯示,2020年,壹九傳媒所處的綜合營銷服務行業,因疫情受到一定沖擊,行業市場規模同比減少15.9%,降至1.03萬億元。不過,行業整體處在穩步增長階段,2015年至2020年,行業復合年增長率為3.3%,預計2021年至2025年的復合年增長率將提高到7.9%。
這也是一個競爭格局高度分散的行業。2020年,行業前五大參與者的總收入為821.68億元,占市場的8.1%。同期,壹九傳媒的市占率僅約0.0028%,與頭部企業相差甚遠。
在綜合營銷服務行業中,壹九傳媒的優勢主要體現在渠道多元、擅長內容開發等方面。壹九傳媒常常是做一個節目賺多份錢。例如,壹九傳媒的醫療保健電視節目《大醫精誠》,就由一家醫療公司和一家汽車制造商一起贊助;《地產大家說》由一家電梯制造商、多家房地產開發商共同贊助。廣告的形式,可以是冠名贊助,也可以是橫幅、滾動文字及鳴謝廣告。
同時,壹九傳媒還有多元的渠道,打通了電視、線上視頻平臺、新媒體、戶外媒體,這樣一來就能產生協同效應。特別是憑借第一財經電視、上海廣播電視臺紀實人文頻道的“招牌”,能夠吸引到優質客戶群體與之合作。
此外,壹九傳媒的客戶復購率比較高,他們之間是常年合作的關系,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經營風險。《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壹九傳媒重復客戶的收益,分別占總收益約70.3%、61.6%、51.5%及61.7%。
但是,大客戶的收入占比過高,也使壹九傳媒收入的不穩定性加劇。2018年-2020年,壹九傳媒五大客戶的收入分別占總收入的68.3%、52.9%及45.8%。其中,壹九傳媒2018年、2019年最大的客戶A,所在房地產行業風向突變,客戶A的財務狀況在2020年開始出現倒退。
要知道,單這一個客戶,2018年給公司貢獻的收入達到3260萬元,收入占比達42.8%;2019年也達到2300萬元,收入占比達27.7%。但到了2020年,跟客戶A的交易直接歸零,公司的視頻節目營銷服務收入驟減。甚至于,之前的款項也存在無法收回的可能。2019年,壹九傳媒對客戶A計提的減值虧損約為630萬元。
(圖源:《招股書》)
新的競爭者還在源源不斷地涌入,而行業中的老牌頭部企業如藍色光標(300058.SZ)、省廣集團(002400.SZ)華揚聯眾(603825.SH)等,它們或有更高的知名度、更大的客戶群、擁有更多的資源。在激烈的競爭形勢下,壹九傳媒面臨不低的競爭壓力。
你看過或聽過馬紅漫的節目嗎?留言區聊聊吧。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