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第一牙膏品牌改名!土生土長的國產,一直被誤認為“洋品牌”
現如今,隨著國內消費者對于養生健康的追求,人們越來越重視對牙齒的護理工作。因此,早晚刷牙已經成為大部分消費者養成的一種基本生活習慣。
來源/海西商界
基于這一點,牙膏已經成為消費者們日常生活中必備的剛需產品。牙膏行業也借此獲得了較為快速的發展。
根據中商情報網公布的相關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牙膏的產量基本上能夠維持在50萬噸以上,中國牙膏市場規模逐年擴大。
一直被誤認為是“洋品牌”
雖然說牙膏作為一種舶來品,最初是外資品牌帶入中國市場,在過去的很長時間里,中國的牙膏市場也一直被寶潔、聯合利華以及高露潔等外資品牌所壟斷。但是在黑人、云南白藥等國貨品牌的不斷發力之下,國產牙膏不僅在中國牙膏市場占據了一席之地,甚至于掌握了一定的話語權。
業內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牙膏行業中排名前十的牙膏品牌中,云南白藥、黑人牙膏分別拿下冠亞軍。
此外,根據歐特歐國際咨詢公司統計的中國牙膏市場零售量(截止到2020年9月份)顯示:黑人牙膏在中國牙膏市場的占比為13.1%,拿下市場第一。佳潔士、云南白藥以及舒克等牙膏品牌緊隨其后。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黑人牙膏在中國牙膏市場的銷量表現可圈可點,也為中國牙膏品牌與外資牙膏品牌的對戰扳回一局,但是黑人牙膏卻一直被誤認為是“洋品牌”。
土生土長的國貨制造
黑人牙膏之所以一直以來被國內消費者認為是“洋品牌”,一方面是因為“黑人牙膏”的名字具有誤導性;另一方面則是由于如今的黑人牙膏是高露潔旗下的口腔護理品牌。
實際上,黑人牙膏是土生土長的國貨制造,是地地道道的中國品牌。
公開資料顯示:1933年,寧波商人嚴柏林、嚴中立兄弟倆在上海正式創立了黑人牙膏。黑人牙膏創立之初,由于包裝獨特、牙膏口味清新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與認可。
在上海灘成功打響知名度之后,20世紀40年代黑人牙膏開始將銷售范圍拓展到香港、臺灣,甚至于出國奮戰東南亞市場。
雖然說初入東南亞市場的黑人牙膏展現出強大的競爭優勢甚至于打敗高露潔,但是后續與高露潔競爭中缺少核心競爭力的黑人牙膏還是敗下陣來。1985年,黑人藥膏主動求變以50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50%好來化工股份,成為高露潔旗下品牌。
不過,黑人牙膏的運營權依舊掌握在好來化工的手里。
黑人牙膏終于改名
值得一提的是,一直被認為是“洋品牌”的黑人牙膏如今終于改名了。
12月14日,好來集團發布了最新的“品牌煥新計劃”,該計劃表明:黑人牙膏即將啟動公司中文名字“好來”,寓意則是“美好因笑容而來”。
根據好來集團官方的說法,12月14日已經啟動新一輪品牌煥新計劃,好來對于黑人牙膏名字的替換,預計在2022年3月份前后即可完成。
除了改名之后,此后的黑人藥膏將不斷進行產品創新,目標是成為全方位的口腔護理產品。
從我國目前牙膏行業的發展來看,外資品牌與本土品牌的博弈始終未能停止。
外資品牌借助高中低檔產品豐富的產品布局,在我國牙膏市場中占據著相當可觀的市場份額。
此次黑人牙膏的更名,對于其在中國牙膏市場的發展究竟會存在積極還是負面影響呢?
筆者認為,黑人牙膏在如今激烈競爭的國內牙膏市場中改名,或許弊大于利。
無論消費者是否對黑人牙膏有一定的偏見認為其是“洋品牌”,不可否認的一點是黑人牙膏在我國的牙膏市場確實存在較高的知名度,在消費者們的印象中也基本上已經根深蒂固。
黑人藥膏此時選擇改名,或許在一定程度上會使得公司產品的知名度下降,進而影響相關產品的銷量。同時,云南白藥、高露潔以及佳潔士等藥膏品牌,或許會抓住這一機會搶占黑人藥膏所占領的市場份額。
寫在最后
不過,倘若更名之后的黑人牙膏能夠選擇一個更有文化內涵的標志促進與消費者之間的聯系,會在消費者群體中產生不同的化學反應。
至于黑人藥膏的改名是否明智,能否借此推動產品銷量的上漲,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