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玩藍月傳裁員消息,頁游們迎來諸神黃昏了嗎?
近期“貪玩藍月”發行公司貪玩游戲大規模裁員,也有傳言公司取消了下午茶和年終獎,但該傳言并未得到公司的官方證實。
作者 /三金 編輯/史玉龍? ?
“兄弟”也救不了貪玩藍月?
2021年11月25日,據新浪等媒體報道,近期“貪玩藍月”發行公司貪玩游戲大規模裁員,也有傳言公司取消了下午茶和年終獎,但該傳言并未得到公司的官方證實。
貪玩的游戲廣告常常在電腦的彈窗或者網頁中出現,主要包括《貪玩藍月》、《原始傳奇》,配上張家輝、古天樂等魔性的廣告語“是兄弟就來砍我”、“古天樂綠了”,甚至是成龍大哥也代言了貪玩的游戲。
但也正是依靠魔性廣告,貪玩游戲依靠不斷買量,旗下游戲知名度大為提升,貪玩游戲公司也賺的盆滿缽滿。
據數據顯示,僅2020年1-2月,貪玩游戲的營收就超過10億,同比增長23%。
但根據貪玩員工的證實,目前公司員工待遇已經大打折扣,并且將雙休改成了單休,貪玩游戲這家靠著傳奇游戲吃了十幾年的公司,真的出問題了嗎?傳奇游戲究竟有何吸金能力?以貪玩為代表的頁游還有沒有未來?
且看下文分解!
一、貪玩的生意密碼:代言、流量與廣告
2021年,互聯網公司的裁員新聞屢見不鮮,字節跳動、高途等巨頭也難以幸免。
但很難想象的是,一向財大氣粗的貪玩出乎人的意料,要知道,“貪玩”可是大眾公認的“土豪”。
誰能想到,影帝張家輝、古天樂、孫紅雷、謝霆鋒,甚至是陳龍大哥都接下了貪玩游戲的廣告代言,并且是以極其粗糙的特效制作風格,喊著“系兄弟就來砍我”的蹩腳普通話,張家輝甚至因此因“渣渣輝”火爆網絡,讓一眾天王大腕俯下身來拍攝“辣眼睛”的廣告,可想而知,貪玩給的代價有多高。
據貪玩游戲品牌事業部劉洋提到,貪玩每年明星代言人費用僅占全年投放預算的0.4%-0.6%,這也可想而知,貪玩的營收多么恐怖。
據“貪玩藍月“游戲開發商表示,在巔峰時期,月流水超兩億,另一數據則顯示,僅2020年1月-2月,貪玩旗下游戲貢獻了超10億的營收,夸張的盈利能力更是傳出上市消息。
貪玩游戲一路狂奔。
二、流量失靈:貪玩們的諸神黃昏
貪玩游戲的增長邏輯其實很簡單。
從15年成立至今,貪玩游戲優先斥巨資邀請了明星打造“貪玩系列”的品牌,從PC端頁游到手游都吃到了信息流市場的紅利。
即進行信息流廣告投放,在百度、360、微博、后續拓展至短視頻平臺抖音、快手等平臺,實現轉化,依靠誘人的大禮包和獎勵廣告誘導充值和繼續玩,增加留存。
最為經典的則是,跟騰訊系游戲玩法的異曲同工的首充大禮包,讓眾多玩家心甘情愿的消費。
但這樣的買量,其實也為日后的衰落埋下了伏筆。
在前期由于太過重視信息流,市場成本逐漸增高,獲客成本逐漸拉升,但隨著潛在用戶逐漸減少,用戶付費能力并沒有明顯增長的情況下,就會陷入“流量困境”。
如果繼續買量,成本會越來越高,這并不是長久之計,如果放棄買量,缺乏了廣告的導流,產品的營收將會顯著下滑。
想要擺脫買量,需要在研發上做工夫,增加當前用戶的活躍度,并刺激消費轉化,一方面貪玩在業務層除了繼續請不用的明星推出不同的游戲之外,再無創新。
另一方面,貪玩旗下的游戲產品不論名字怎么變,其實更多的還是在“傳奇類游戲”這一個細分品類中運作。
“傳奇游戲”是大型多人在線角色扮演游戲(MMORPG),常有多個職業角色,玩家可以進行刷本、做任務等進行經驗、裝備的累計,屬于PC時期的熱門游戲品類,騰訊此前也曾發布過QQ幻想世界等。
貪玩游戲多圍繞情懷做運營,“是兄弟,就來砍我”、“加入我的隊伍”等廣告詞,面向潛在用戶也多為曾經的頁游愛好者,這類群體大多已成年成家,具備消費能力,也因此能夠支撐起貪玩游戲龐大的營收。
但傳奇游戲的用戶池并不大,基本上在這幾年中已經被瓜分干凈了。
其次傳奇類游戲在這幾年中主打裝備回收、交易自由、刷副本等玩法,在玩法上基本上與十年前并無二致,玩法單一,不僅很難留住用戶,也很難吸引到追求新潮的年輕用戶。
再次,在當下游戲產業蓬勃發展之下,一款游戲的生命周期往往只有三到六個月,像王者榮耀、陰陽師這樣的游戲更是不多,傳奇游戲并不具備保持生命長青的能力。
貪玩游戲們從頁游到手游,產品本身的劣勢并沒有得到解決,在紅利耗盡之后,只會迎來自己的生命黃昏。
三、固守還是變革:貪玩的傳奇IP要如何續寫?
傳奇游戲們的“內戰”也一直不斷,在貪玩之外,網易、三七互娛、騰訊也一直盯著這塊蛋糕。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自傳奇游戲誕生20年來,累計注冊用戶超過6億,并且保持著年流水超百億的規模,累計創造價值近千億,在未來,依舊有近400億的潛在市場價值。
一方面是傳奇類游戲研發成本很低,理論的凈利潤高,另一方面則是玩法簡單“打怪掉包、PK爆裝、萬人作戰”,開發門檻較低,可以不斷改名、開服,實現模式復制。
追求“原汁原味”帶來產品同質化,在沒有差異化競爭力的事實面前,其實就是“懶政”式的一勞永逸。2019年游戲版號恢復之后,對游戲版號的發放更為嚴格,在傳奇類游戲的細分領域中,將會對游戲本身品質有更大挑戰。
審核難、版號少、輕開發、獲客成本高、存量耗盡,當下的傳奇類游戲,可能連古天樂、張家輝也救不了。
毛姆曾有一句經典的語錄:“命運中所有的饋贈,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貪玩依靠簡單粗暴的買量創收、依靠首充紅包充當營收大頭的浮躁產品觀,終將會迎來反噬。
貪玩的當下要做的,是跳出傳奇的往日舊夢中,專注產品、打磨作品,成為游戲領域內的一方諸侯,也并未可能?
待到那時,貪玩還能說一句“以前我沒得選,現在我想做個好人”。
參考資料:
數據來源:天眼查
圖片來源:網絡
參考文章:
錦鯉財經:貪玩藍月們正在陷入“泥潭”
鞭牛士:貪玩藍月,要養不起兄弟了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