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砸鍋”的英特爾,要涼?
又一跨國巨頭翻車了!市值萬億的英特爾因不當言論空降熱搜第一,連外交部都被驚動回應,而英特爾語焉不詳的致歉聲明,更招來全網痛罵!不禁要問,業績承壓、已然“掉隊”的英特爾,能成功化解危機嗎?
來源/互聯網那些事
又一跨國巨頭翻車了!市值萬億的英特爾因不當言論空降熱搜第一,連外交部都被驚動回應,而英特爾語焉不詳的致歉聲明,更招來全網痛罵!不禁要問,業績承壓、已然“掉隊”的英特爾,能成功化解危機嗎?
01,英特爾:無辜還是無恥?
2021年12月20日前后,英特爾在官網宣稱“禁用新疆產品”,引輿情發酵,這無疑是對我們民族感情的嚴重傷害和赤裸裸地用工歧視,于情不通,于法難容,難以想象,作為一個世界500強,公然發出如此荒廖的言論,是可忍孰不可忍!
吃撐在明星瓜田的網友們,冷不防被跨國巨頭英特爾的不當言論震怒得無以復加,好在,在大是大非面前,流量小生和普通網友一起,狠狠打疼了英特爾的臉。
2021年12月22日深夜,王俊凱工作室突發聲明,宣稱“即日起,王俊凱先生解除與英特爾品牌的一切合作關系”,這是中國明星名人圈中,第一個站出來,以解約明志的態度,對涉嫌原則性言論錯誤的英特爾正當抵制,這份聲明一出,王俊凱受到了一邊倒的好評。
在媒體競相轉發,大V的積極助力和無數普通網友的力挺下,扛不住輿論壓力的英特爾,終于“認慫”致歉,可是英特爾的所謂致歉聲明,非但沒澆熄正義網友心中的怒火,反而澆了一桶油,令輿情一發不可收拾,截止本文發稿,#英特爾致歉#已沖上熱搜第一。
我們不妨來看看,這份壓根看不出誠意的聲明,寫了啥玩意,但凡是個語文高考及格的,通篇讀下來,大概心里只會不約而同冒出這樣一句話“我們要遵m國法,但我們也要賺中國錢”!
偶像明星和大V網友們都堅定地站在祖國的立場,對英特爾發出靈魂拷問,鑒于該起事件的廣泛影響,咱外交部都于23日下午進行了回應,并直言不諱,指出英特爾不當言論的原則性錯誤。
到此,遭遇了史詩級輿論大翻車的英特爾,被全網噴,是不是活該?稍有網絡記憶的網友應該知道,就在不久前,英特爾才因代言人事件翻過車,幾次三番在中國市場來這一手,已經分不清英特爾是無心之失還是刻意為之了。
但可以確定的是,如果將來出現替換完美英特爾的產品與服務,英特爾將是第一個被拋棄的對象,做錯事,總要付出代價的,中國人豈容這些洋品牌欺負!
在中國市場聲名掃地,全球市場業績承壓,市值僅有老對手英偉達1/4的英特爾,想翻身重回巔峰,談何容易?
02,群狼環侍,英特爾急了!
就在英特爾因不當言論深陷輿論漩渦之際,我們發現了英特爾北京分公司于近日清算注銷的消息,這難道又在悄悄釋放什么訊號?
據企查查顯示,近日,英特爾移動通信(北京)有限公司新增注銷備案,注銷原因為決議解散,成立于2010年12月英特爾北京分公司,2018年參保人數為3258人,2020年參保人數僅為3人,直到如今,大裁員已完成的英特爾,加速了清算注銷的流程,這背后是英特爾難掩的業績焦慮。
業績承壓
2018年~2020年,英特爾的營收分別為708.48億美元、719.65億美元和779億美元,英特爾的凈利潤分別為210.53億美元、210.48億元美元和209億美元,也就是說,英特爾最近3年營收持續增長,但凈利潤卻是微幅下滑的趨勢,增收不增利成了困擾英特爾的第一道難題。
2021年第三季財報顯示,凈利潤68億美元的英特爾,數據中心部門的收入低于預期,英特爾稱主要是因為“從中國云供應商處獲得的營業收入低于預期,所以造成了Q3營收的萎靡,不排除對全球業務帶來震蕩”。
那為何昔日的CPU霸主,如今業績卻失速了呢?
強敵環侍
英特爾最新市值2072億美元,英偉達最新市值7350億美元,如果按11月18日7919億美元的市值高點,英偉達的市值幾乎是英特爾的4倍之多,除了被英偉達甩開外,還面臨著AMD和高通的加速追趕。
從凈利潤增幅趨勢來看,2021年Q3,高通、英偉達和AMD分別創造了75%、84%和137%的凈利潤增幅,皆高于英特爾同期60%的增幅,更讓英特爾惴惴不安的是,在遭受AMD、安謀、英偉達聯合圍獵時,還弄“丟”了超級大客戶蘋果。
2021年11月,蘋果重磅推出的新品M1 Pro和M1 Max中,搭載的蘋果自研CPU芯片M1 Pro和M1 Max,并非采用英特爾X86架構,而是利用了安謀的ARM架構,無獨有偶,另一芯片巨頭高通也于12月份推出了基于ARM架構的計算平臺,準備在PC市場搶一杯羹。野心勃勃的英偉達并不滿足于PC市場GPU霸主的地位,早已將觸角延伸至CPU領域,而且,和蘋果高通一樣,玩得也是ARM架構,一時間,英特爾的X86多少顯得有些落寞。
調研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的數據顯示,2021年,基于ARM架構的筆電CPU收益將增長超300%,出貨量增幅超200%,目前已占到筆電CPU 總出貨量的10%以上,而蘋果、高通和聯發科是這一賽道的最大既得利益者,已經對X86的英特爾造成了威脅。
而在服務器領域的CPU賽道,AMD也是來勢洶洶,本來就是全球第二大CPU 廠商的AMD,份額有增無減,2021年Q3,AMD的霄龍處理器銷量同比增幅超100%,蘇媽自豪地宣布 ,AMD的第三代EPYC處理器出貨量飆升,包括谷歌、亞馬遜和微軟等在內的巨頭,都是AMD的大客戶。
AI賽道,競爭更加分散和激烈,除了有蘋果、AMD、英偉達、安謀(ARM)、高通、英特爾外,還有華為、OPPO、vivo和小米等垂直手機大廠,想一家獨大,難于登天。
存儲芯片(NAND & SSD)賽道,英特爾又遭遇了三星的強烈背刺,得益于存儲芯片的強勁銷售成績,據調研機構Omdia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Q3,三星電子已取代英特爾,成為全球營收排名第一的芯片制造商,打破了英特爾此前連續11個季度蟬聯世界第一的神話。
營收四成來自中國
最諷刺的是什么呢,英特爾此次得罪的,恰恰是最得罪不起的金主市場——中國!
據公開財報數據統計,自2015年開始,中國已成為英特爾的頭號營收腹地,在2018~2020的三年間,英特爾在中國分別斬獲了294.7億美元、300.84億美元和318.62億美元的營收,占英特爾總營收的比重分別為41.6%、41.8%、40.92%,看到沒有?近乎“半壁江山”啊。
三年以來,英特爾從中國賺得的總營收按人民幣統計已高達5823億元,賺著大把中國人的鈔票,結果卻干著“吃飯砸鍋”的事,英特爾哪里有你們想象的高大上?
互聯網有記憶,群眾的眼晴雪亮,如今營收全球第一地位不保、核心業務賽道又遭多個巨頭奪食、市值份額屢遭沖擊的英特爾,在第一大營收來源國又一手炮制出重大負面輿情事件,指望中國人民原諒?妄想!
重回巔峰已是奢望的英特爾,能否沖出眼前的輿情泥潭?
參考資料:
1,英特爾緊急回應求生欲滿滿,近三年超4成營收來自中國——中華網財經
2,冰火兩重天:英偉達市值是英特爾接近四——鈦媒體
3,央視新聞與英特爾中國相關微博動態
4,圖源網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