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有化背后:雷蛇的困局與破局
素有“香港電競第一股”、“電競愛馬仕”的雷蛇近日發布消息稱,決定以2.82港元的價格從港交所退市,將最多支付107.88億港元實現私有化。
作者/三金? ?來源/互聯網那些事
素有“香港電競第一股”、“電競愛馬仕”的雷蛇近日發布消息稱,決定以2.82港元的價格從港交所退市,將最多支付107.88億港元實現私有化。
上市前三年一直處于虧損的雷蛇,終于在2020年迎來盈利,但股價長期低迷的狀態,并未讓投資人滿意。
據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01月12日收盤,雷蛇報2.22港元/股,市值為194.47億港元。除了一路下行的股價,還有近九成來自鼠標硬件的單一營收,在電競市場如火如荼之時,雷蛇為何步步艱難?退市就能解決問題嗎?私有化的雷蛇將如何走向未來?
且看本文分解。
一、聚焦高端玩家,股價卻一路下行
與打出“高端玩家都來網魚”的網魚網咖一樣,雷蛇也定位為“高端電子競技硬件制造商”,不論是網咖,還是鼠標,都理應隨著電競市場的逐漸火熱而“一榮俱榮”。
但有意思的是,今年11月,英雄聯盟世界賽中國戰隊EDG獲得冠軍,成為中國隊歷史上參與度最廣、含金量最高的一個獎杯,據嗶哩嗶哩數據顯示,決賽最高實時在線觀看人數最高超7000萬。
但與電競相生的網咖、鼠標,卻并未有太多波瀾,讓人不免懷疑,電競行業的故事,講不動了?
據數據顯示,2005年,陳民亮和Robert Krakoff共同創辦了雷蛇,并在美國和新加坡設置雙總部,從誕生之初,雷蛇就打出“高端電子競技硬件制造商”,旗下的筆記本、鍵鼠等產品均比同行平均高30%左右,性價比產品并不在雷蛇的產品矩陣中。
2017年11月,雷蛇登陸港交所,從3.88港元/股的價格一路上漲至5.49港元/股,漲幅高達40%,市值最高達405億港元,不過本以為是開始的雷蛇,卻在之后由巔峰股價一路走低,最低跌至1港元/股以下。
在上市之后,為了拯救低迷的股價,雷蛇也組織了多次回購,但多維持在2-3港元/股之間,而如今市值也幾近腰斬。
讓人不禁懷疑,雷蛇到底怎么了?
二、雷蛇困局:失落的“高端”
雷蛇的“高端”概念其實并不與業績掛鉤。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雷蛇在2015年-2019年間,連續實現負凈利潤,累計虧損28.7億元。在上市時的2017年,雷蛇虧了10.72億元。
上市之后,雷蛇虧損收窄,但依舊成效不佳,2019年,雷蛇依舊虧損5.87億元。
更為要命的是,多年掙扎的雷蛇已然迎來了自己的營收瓶頸。
據雷蛇財報顯示,雷蛇營收在2020年上半年收入31.68億元,同比增長29%,首次低于30%。在這期間,雷蛇毛利年增長率約為10.9%,將要掉出兩位數。
讓雷蛇得以喘一口氣的是2021年,據數據顯示,雷蛇上半年營收48.58億元,同比增幅達到53.32%,并且實現了上市以來的首次正向歸母凈利潤。只是雷蛇并未挽回資本市場中失去的信心,在10月,雷蛇的股價甚至跌至1港元/股的低價。
其實也基本體現了資本市場對雷蛇的質疑。
對雷蛇的質疑不無道理。首先是來自老對手羅技的數據對比。據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羅技營收與毛利增長均在25%以上,總市值為131.68億元,在全球游戲外設領域總市占率為16%,雷蛇為11%。
羅技與雷蛇的定位相對不同,羅技更擅長在產品上下功夫,產品線涉及高中低多個價位,涉及辦公、無線、游戲等多個使用場景,而雷蛇則更聚焦于游戲領域,定位為游戲生活品牌,主要為玩家提供硬件、軟件和服務的一體化生態系統。
例如在前不久英雄聯盟總決賽中,雷蛇就為EDG提供機械鍵盤服務支持。
據不公開數據顯示,羅技在全球市場已經占據了電腦外設的50%市場份額,從現實來看,產品線更為全面,雷蛇則更為聚焦游戲領域。
其次是,相比起羅技不斷在研發上進行投入,不斷出新產品,雷蛇則在營銷上略勝一籌。
據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雷蛇研發費用為1.98億元,但同期銷售與分銷費用高達5.54億元。在過去三年中,雷蛇的營銷支出分別為3.88億元、3.72億元和3.64億元,作為一家科技公司,“重營銷輕研發”運營模式已基本成型。
三、生態轉型:概念更響,聲音更小
雷蛇也在嘗試轉型用以改變當下的憂慮。
據數據顯示雷蛇目前收入主要分為硬件業務和軟件服務兩大業務。以2021年上半年營收構成來看,雷蛇硬件業務收入6.78億美元,占總營收比重超90%。
開設多元化布局雷蛇早已有之,早年大力發展的軟件業務當前僅占9.6%,而因未獲得新加坡數字銀行拍照,雷蛇的電子錢包Razer Pay也遭遇關停。不過在當下內卷嚴重的軟件市場,一方面是各式軟件服務接近飽和,巨頭林立的局面,另一方面則是來自硬件廠商的渠道抽成壓制,多元化概念雖響,難度卻卻很大,雷蛇想走這條路恐難一蹴而就。
據艾瑞咨詢《2021中國電競行業研究報告》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電競市場保持著高速增長趨勢,用戶規模已經突破5億,整體市場規模已經接近1500億。
即使在“云玩家”肆虐的當下,電競依舊是當下蓬勃發展的行業。隨著電競市場的逐漸規范與完善,相關產業上下游勢必會迎來一輪突破。
實事求是,在多元化成效甚微之后,首先當下的雷蛇在私有化之后,憑借在游戲領域的專業化,“投靠”游戲領域巨頭,組成“生態閉環”,猶如當年蘋果拿下beats一樣,雷蛇或許有二次增長的機會。
其次,則是在產品側尋求更多可能。據媒體報道,2021年12月2日,雷蛇宣布聯合高通發布首個基于驍龍G3x芯片的游戲掌機開發套件,意圖進軍掌機市場,選擇搭上高通,與Switch一同競爭,不失為一個新的增長方向。
私有化之后,雷蛇的下一步棋落在哪里,還得繼續觀望。
參考資料:
數據來源:天眼查、雷蛇財報
圖片來源:網絡
參考文章:
36kr:高通進入游戲掌機市場,與雷蛇共推開發套件
BT財經:上市五年即退市,雷蛇以后怎么辦?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