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利預降超70%!“豬茅”牧原股份機構股東加速撤離,30萬散戶接盤
預計去年凈利同比大降超70%,"豬茅"牧原股份的近30萬股東慌了神。
來源/黑池財經
昨日晚間,牧原股份披露2021年業績預告,預計去年凈利潤為70億-85億,同比降超7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為65.00億元-80.00億元,同比下降70.86%-76.32%。
?
?
消息一出,股吧里的股民炸了鍋,有網友直言“芭比Q了”、“明天跌?!保€有網友表示,“主力開始出貨了”,值得一提的是,在"豬茅"去年一路下滑的過程中,有超17萬股民進場"抄底",如今牧原股份的股東戶數已有近30萬。
?
四季度最多虧22億,生豬價格仍持續下跌
值得一提的是,據牧原股份財報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87.04億元,這也就是說,2021年第四季度,牧原股份歸母凈虧損范圍在7.04億元到22.04億元之間。
?
要知道的是,2020年牧原股份曾大賺274.51億元,而自從2021年三季度錄得近三年來首次單季虧損以來,從四季度的凈虧損來看,有擴大的趨勢。
?
對此,牧原股份表示,業績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源于報告期內公司生豬出欄量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但由于國內生豬產能逐漸恢復,2021年生豬價格較上年同期明顯下降。
?
事實也的確如此,據中國養豬網數據顯示,2021年生豬出欄價格從年初的36.7元/公斤降至10月初的10.5元/公斤,降幅超過70%,進入2022年,在生豬產能恢復、養殖企業出欄增加的背景下,生豬價格仍持續下跌,據國家發展改革委最新監測數據,1月10日至14日,全國平均豬糧比價為5.75∶1,進入過度下跌三級預警區間。
?
因此,牧原股份還表示,生豬市場價格的大幅波動,都可能會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重大影響,如果未來生豬市場價格出現大幅下滑,仍然可能造成公司的業績下滑。
?
這也讓牧原股份的近30萬股民慌了神,“完了,撐不起這個市值了”、“韭菜拼命加倉,主力跑了,芭比Q了”,還有的股民直言,“現在最擔心的應該是第一季度業績預告”。
?
?
不過,也有股民直言,“這種行情還賺幾十億,牧原真牛”,行業的龍頭“老大哥”扛不住了,剩下幾位“難兄難弟”似乎只有“比慘”的份了。
?
數據顯示,截至去年三季度末,昔日的養豬大王溫氏股份凈虧近108億元,其中第三季度凈虧就達到了72億元,相當于平均每天虧損0.8億元;正邦科技凈虧近68億元,而其2018年至2020年的合計凈利潤也不過才75億元,也就是說,正邦科技去年前三季度已經把前三年掙的錢虧得差不多了;另外兩家養豬大戶新希望和天邦股份分別虧超50億元和28億元。
?
機構撤離散戶接盤,頻被質疑財務造假
而隨著業績“崩盤”,牧原股份在二級市場的表現自然也不好看,Wind數據顯示,牧原股份的股價自去年2月19日創下年內高點92.53元之后,一路下跌,一度跌破40元關口,截至1月19日收盤,暫報54.53元/股,已跌超41%。
?
而值得注意的是,機構股東的嗅覺向來都是最靈敏的,在牧原股份股價暴跌期間,已在加速撤離,截至三季度末,短短3個月間,牧原股份機構股東已從6月末的611家,驟減至109家。
?
而大量散戶則成了接盤俠,數據顯示,牧原股份股東戶數在二季度增加8.7萬戶之后,三季度時再度增加了近9萬戶,截至三季度末,牧原股份股東戶數已高達近30萬戶。
?
?
而與業績滑鐵盧相關的是,外界對牧原股份的質疑始終存在,今年3月,被外界譽為股票打假網紅的大V“天地俠影”發文《牧原會是驚雷嗎》,從財務數據、關聯交易、商業模式等方面,對牧原股份進行了強烈質疑,就此,交易所專門下發問詢函,要求公司解釋。?
?
幾天后,牧原股份以33頁回復,對毛利率顯著高于同行、與控股股東之間關聯交易的必要性,以及重資產模式等,進行了較為詳細的回應,但因在發行可轉債相關材料中,未如實載明這一重大事項,公司董事長、實控人秦英林被監管部門實施監管談話措施。?
?
一波剛平,一波又起,11月26日,某券商人士在投資者交流群中,提醒牧原股份“涉及財務造假風險,應該很快就要暴雷”,聊天的截圖信息傳出,隨后4個交易日,牧原股份股價連續下挫,累計下跌7%,市值蒸發數百億。?
?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