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廠年會靜悄悄,年終獎也卷不動了
除了節目表演,年會禮品、獎金也不含糊。
來源/易簡財經
時值年末,年會成了打工人最后的期盼。在期待中大獎的同時,還要承受別人家年會的碾壓。打工人常常酸成檸檬精。
?
能做到受人艷羨的主角,自然是各個領域的拔尖企業。年會的PK,瞬時變成了大廠實力的對決,公司業績好不好多少還是能表現一下。
?
不過,你有沒有注意到,今年大廠年會的聲音少了不小。
?
今年大廠年會靜悄悄
?
12月末,就有網友發出疑問,“今年互聯網大廠都不開年會了?”
?
以往,大廠的年終福利消息鋪天蓋地而來。無論真假,都能起到宣傳效果,彰顯大公司的格局。在職的員工更是不亦樂乎地分享,引得多少人想去大廠。
?
而今年卻顯得有些冷清,只有騰訊發了個送股票的公告。大家怎么不討論了?
?
據了解,包括阿里、百度、字節、網易等在內的大廠,至今沒有舉辦集團型年會的消息流出。還有部分大公司轉辦了在線“云年會”,比如騰訊、高途等。
?
此前,聯想被曝出計劃包場北京環球影城舉辦年會,還可以帶家屬,成了一眾大廠中最豪氣的一家。不過,受最新疫情影響,包場最終未能成行。
有業內人士向易簡財經(ID:ejfinance)表示,自疫情以來,互聯網行業的年會基本上銷聲匿跡了。像斗魚、騰訊,之前舉辦過大型年會的都取消了,騰訊只在管理層小辦了一下。受某頭牌游戲影響,騰訊的游戲部門整體不太好,年終獎也可能受到影響。而不愛辦年會的網易,連聚餐都沒有。不過,也有公司頂住壓力發了年終獎,例如滴滴。
不僅沒有年會,有的公司已經在縮減福利,甚至在裁員進行中。
?
有媒體報道,網易的下午茶標準有所降低,從滿記甜品和喜茶等,變成了普通的泡芙。同樣的,快手通過內部郵件宣布,取消下午茶和免費三餐,還縮小了租房補貼適用人群范圍。更有百度員工透露,年終獎三月底發放,比以往推遲了兩個月。
?
前段時間,大廠裁員的消息頻繁傳出,被稱為互聯網裁員潮。
?
有員工爆料和媒體報道,百度游戲部門有300多人幾乎全部被裁,直播業務被裁員90%;快手國際化裁員幅度達到30%,整體裁員幅度達到10%-15%;愛奇藝裁員比例在20%-40%之間,部分部門幾乎全員被裁;京東、字節、有贊也不例外。
?
陷入“寒冬”的互聯網大廠,在年終福利上或有心無力。打工人不被裁員已成最好結局,獎勵更是奢望。
?
年會PK已是多年前
?
回想當年大廠年會,可謂相當熱鬧。
?
馬云cos朋克范杰克遜,李彥宏打架子鼓,馬化騰跳女團舞。大佬們使出渾身解數,讓員工感受到老板的親切和活力,也給廣大的網友帶來無限的娛樂。
?
除了節目表演,年會禮品、獎金也不含糊。
?
2017年,恰逢阿里18周年,阿里直接將全世界的阿里人接到了杭州參加年會。為此準備了100多趟航班、32班次高鐵、1700車次大巴、100多家酒店......年會抽獎有雙11清空購物車18份(10萬元封頂)、一萬元家庭旅行基金102份等。
?
2019年,阿里在杭州奧體中心舉辦20周年年會,現場人數多達6萬人。當天,馬云宣布辭任阿里董事長,送給每位阿里員工一瓶“會說話的起泡酒”。這瓶酒還能顯示他的投影。
?
據阿里員工2020年的爆料,自己職級為P6,年終獎有34萬多點,漲薪4000,以及520股票,當時市值大概在75萬。
?
搞年會,辦演出,最專業的還屬騰訊。2018年年會和2020年新年晚會,騰訊直接邀請了黃曉明、胡夏、R1SE、火箭少女101、孫燕姿等明星助陣,陣容堪比演唱會。
?
在福利方面,2019年,騰訊云完成100億元營收,公司給騰訊云全員發了iPhone 11 Pro,價值在8600元到11000多元。還有員工爆料,微信支付團隊拿了公司創始人獎,有2個億,團隊人均獎金20萬,這還不包括年終獎。
?
騰訊年會北京分會場的特等獎是蘋果全家桶,包括手機、平板、手表、耳機四件套。微信團隊的年會,也是人手一部iPhone X。
?
送股票,也是騰訊的傳統。據媒體報道,2021年,騰訊給予做出特別貢獻的員工100股股票,按當時股價,市值折合人民幣6.1萬元左右。
?
除了阿里、騰訊,疫情前,大廠的年終福利指數都很高。
?
2018年年末,抖音的早期員工們,拿到了20個月薪資的年終獎金。有媒體報道,時任抖音負責人任利鋒拿到了100個月薪水。
?
2019年新浪年會,特等獎是2000股的新浪股票,按當時股價,價值77萬元。同年,小米的特等獎為小鵬汽車,價值16.58萬元,共計21輛。
?
反觀今年,鮮有看見大廠明確以某種形式發放福利,透露出的消息屈指可數。
?
低調行事,成了大廠的準則
?
大廠年會已在不經意間走散。自疫情以來,少聚集成為了大家的行為準則。遵循盡量不組織年會、節慶等活動的倡導,年末慶祝的氛圍自然減少。
?
但有互聯網行業觀察者分析,其實就算沒有疫情影響,在外部監管趨嚴、內部增長遭遇瓶頸的情況下,互聯網公司“慶功宴”式的年會短期內恐難再現。
?
2021年被譽為反壟斷大年,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是重點任務之一,公司面臨更為嚴格的監管。在此背景下,部分大廠的業務拓展會更加謹慎穩妥,業績表現略顯低迷,“降本增效”和“開源節流”成了它們發展的關鍵詞。
?
背負著不小的增長壓力,年會聲音減小屬實在情理之中。
?
此外,大廠們如此低調,也是在共同富裕目標的指引下,選擇讓炫富鋪張的年會、令人眼饞的獎勵及時回避。年終獎勵不再是外露的狀態,而是悄悄進行,還打工人們一片和諧。
?
大環境發生變化,今年看來,大廠不敢,也不能像以往那樣燥了。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