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順:場景物流重新定義物流價值
在場景物流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你是否看好日日順供應鏈未來發展?
作者李白玉? 編輯高巖
物聯網時代,物流行業的競爭焦點已轉移至用戶價值的釋放與增值。場景物流模式也正重新定義物流的價值,讓物流變得更有溫度。
1918年的世界剛從混亂走向秩序,第二次工業革命完成,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現代化浪潮席卷全球。英國猶尼利弗的哈姆勛爵成立“即時送貨股份有限公司”,把全國范圍內的商品及時送到批發商、零售商和用戶手中。
從此,物流和運輸業成為地區商品經濟發達程度的指標之一。
100年后,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雄踞東方,從電氣時代到物聯網時代,物流業規模產值不斷增加。
2018年,“場景物流”模式被一家中國企業提出,對這個古老行業做出了革新。此后場景物流被視作行業未來標桿,即以供應鏈服務為基礎,在與用戶交互過程中挖掘用戶新需求,并提供個性化場景解決方案及增值服務,打造物聯網場景物流生態服務平臺。
從無到有,從跟隨到領跑,曾經西風東漸,如今自主創新,巨大跨越如滄海桑田。
物流業的革新影響世界的方方面面,它打通了實體制造的供需場景,同時觸達巨量生產側與消費側,關系所有人的日常生活。而這個行業又是如此不被大眾所了解,以至于大學物流管理專業學生常被調侃為“畢業送快遞”,但實際上物流不該只是運輸工。
從微觀來看物流是實現商品價值和使用價值的物質基礎,是“企業腳下的金礦”;從宏觀來看是整合社會資源的支點。
而在當下,物流行業已完成智能化升級,成為服務打包者、場景設計者、信息收集者,一頭挖掘和滿足用戶需求,一頭促進供給側“智慧”生產,其涵義和科技含量大大增加。
如“場景物流”模式的提出者——日日順供應鏈,將自身定位于“中國領先的供應鏈管理解決方案及場景物流服務提供商”,從2018年起開始升級為“場景物流生態平臺”,圍繞不同場景下,用戶的個性化、多樣化體驗需求,聯合各資源方打造共創共贏的生態圈,實現用戶體驗迭代增值。
每一個場景服務師,都是日日順供應鏈抵達末端客戶的觸點;而科技進步撬動的生態發展是完成場景物流升級的底氣。
01 物流行業“內卷”,軟硬實力都很重要
這樣的發展路徑是大勢所趨,在物聯網時代,需求側變革向產業鏈上游延伸,對物流行業提出更高的要求。
今年2月9日,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公布數據,2021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335.2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9.2%。同時,物流業總收入實現較快增長,2021年物流業總收入11.9萬億元,同比增長15.1%。
行業高速增長的同時,物流企業的競爭力不僅體現在基礎服務的質量高下,更要求企業結合互聯網、新技術和產業認知,整合上下游資源提供一體化的解決方案,實現制造、流通和消費的無縫對接,創造新的價值鏈。
革新在疫情影響下被提速,跨境電商、直播電商、冷鏈物流、零售線上線下一體化等業態實現了快速增長。物流賽道更加細分,企業對物流企業也更挑剔。多面作戰壓力之下,供應鏈協同、倉儲資源、預售下沉、到家服務、物流新基建無不考驗企業的全面布局能力。
“東西買來怎么裝?怎么用?生活場景如何定制解決方案?”這些傳統物流送貨環節基礎上需要解決的問題每天都在發生。
而日日順供應鏈在具備全面布局能力的基礎上往前走了一步,推出針對C端的更人性化的場景定制服務。聚焦于健身、出行及居家服務在內的多個最后一公里場景,協同資源方提供個性化場景解決方案和增值服務。據相關資料顯示,公司還提供圍繞商用車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提供油品、保險、輪胎等與車后場景相關的增值產品及服務。
以健身場景為例,蘭州紀女士下單后不久就收到了日日順供應鏈送來的健身場景方案。敲開家門的不是快遞小哥而是日日順供應鏈場景服務師。穿好鞋套、帶上白手套、鋪開紅地毯,一套健身魔鏡、動感單車在內的健身場景方案順利入戶。場景服務師不僅為她做了安裝調試、通電驗機、激活指導、講解使用注意事項等服務,還根據紀女士的減脂需求為其定制了專業健身場景方案。如果紀女士有凈化家居、清洗家電的需求,場景服務師同樣可以滿足。
(場景服務師為用戶定制健身場景服務)
交互性、迭代性和開放性,這是場景物流區別于普通物流的最大特點;而定制化、場景化和生態化則是當代人消費升級的必經之路。當代人對健康、清潔、運動、出行、養生、智能家居等前所未有的重視,使得他們對各個生活場景下的硬件配置和居住品質都有了更高要求。
02 場景物流的技術含量
從結果上看,鏈條末端的用戶需求得到滿足,背后則是物流企業、品牌方、技術服務商多方參與構建服務生態,實現了價值增值。
對B端客戶而言,痛點同樣存在。大型耐用消費品企業或對倉儲要求高或對價格敏感。銷量和存貨的平衡、空間利用率的高低都決定了企業利潤多少。針對他們的需求,日日順供應鏈可以深度參與客戶產銷協同體系及采購訂單管理等,向原材料供應商提供供應鏈管理解決方案,向制造企業客戶提供供應鏈管理服務。
其多面能手的形象,靠的還是硬實力的深厚積累。
除了多年物流業積累的經驗,日日順供應鏈在倉儲智能化、物流信息化、人工智能、無人駕駛等技術領域進行積極的應用,構建出強大的智能物流體系。其“智慧物流引擎升級與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創新案例”也入選了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物流業制造業深度融合創新發展典型案例。
以大件自動分揀環節為例,在日日順供應鏈即墨智慧物流園區高達22米的立體倉里,龍門揀選機器人、AGV智能搬運機器人等根據訂單需求自主作業、自動穿梭,大件商品被分揀、運送到指定地點準備出庫。整個倉庫可以實現全自動無人作業。歷經多年發展,目前日日順供應鏈已經建成了以即墨倉、黃島倉、膠州倉、杭州倉、佛山倉、南昌倉為代表的智能倉群。
(日日順供應鏈智能倉)
除智能倉外,日日順供應鏈還建設了場景物流生態云平臺。在云平臺上,日日順供應鏈在全國的資源分配情況以及訂單執行情況一目了然,庫內智能設備的任務狀態以及出庫客戶單數、出庫訂單進度、進出庫單量趨勢等都可時時監控優化,大大提高倉儲的合理性和工作效率。
由此,日日順供應鏈實現了訂單預測和客戶個性服務制定的雙重需求。
總而言之,作為中國領先的供應鏈管理解決方案及場景物流服務提供商,日日順供應鏈在智慧領域布局起步早、起點高,首創大件物流智能無人倉,目前已完成供應鏈全流程管理系統數字化、智慧運力平臺網絡化、倉干配裝系統可視化、藏網運營系統可視化。
供應鏈物流科技領域分為多個:有科技供應鏈平臺、有規劃預測平臺、有算法公司、有智慧倉儲等等。而綜合多種技術集大成者當屬以日日順供應鏈為代表的科技供應鏈解決方案,涉足該領域的企業無不對供應鏈技術具有深度理解。
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貿易司副司長張國華表示,“十四五”期間,將會重點推進現代物流發展,為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奠定堅實基礎。目前,涉及供應鏈物流科技領域的企業亦是資本市場近來熱點,包括日日順供應鏈、京東物流、安能物流等一眾獨角獸企業在內將迎來發展新臺階。
03 重新定義各方價值,生態增值共贏
傳統印象里,物流企業和廠家之間既有互相依賴,又有互相博弈。廠家把物流費用看做成本,想方設法壓縮;而物流企業則先打價格戰搶占市場,然后抬高話語權。在此過程中,雙方并未實現增值和利益共享。
而場景物流時代,物流企業、品牌方、技術服務商多方參與構建服務生態,從而實現生態共創、價值共享,交付的是一套場景解決方案。送裝貨物從鏈條的結束變為鏈條的開始;物流服務從交易的“附庸”變為重要的參與者;末端客戶從一面之緣的陌生人,變為被服務、被關心的終身用戶,其需求成為技術革新的出發點。
從這個角度來看,場景物流重新定義了各方的價值,從更高遠的站位解決了博弈的困局。
有報告數據顯示,在大環境增長的背景下,消費者對物流服務的訴求在不斷攀升,27.2%消費者表示希望送貨后的服務能夠更加豐富,成為場景物流發展的核心驅動要素。而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機器人、AR/VR 區塊鏈等新技術的應用,則為場景物流的發展提供底層支撐。
如果說一次曲線是速度、廣度到深度;那么二次曲線必然是精度到溫度。當代英國管理大師查爾斯·漢迪的“二次曲線”理論至今都被奉為圭臬。而傳統物流到場景物流的升級又何嘗不是如此?
可以看見,行業天花板遠遠未到,而日日順供應鏈已經在時代的浪潮中占得了先機。
在場景物流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你是否看好日日順供應鏈未來發展?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