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價、高成本、福利保障...攜程倡導的混合辦公能解決這些生育難題嗎?
想要提高生育率,混合辦公真的能起到作用嗎?
剛剛過去的2月14日情人節那天,攜程送給員工一份大禮:在不改變薪酬的情況下,自3月1日起,每周三、周五,公司各事業部、職能部門可根據實際管理需求,實行或逐步推行1—2天的混合辦公制度。這項制度一出,打工人們紛紛擊掌贊嘆,表示“公司真的為員工著想”、“有人文關懷”,因為這條制度,打工人和公司瞬間站在了同一條線上。
不過,對于這項制度的推出,公司考慮的顯然不止這些。在制度推出的第二日,攜程創始人梁建章發文表示:當今中國正在面臨嚴重的低生育率危機,如果混合辦公模式能夠在中國得到普遍推廣,對于緩解育齡女性的焦慮、減輕壓力會有一定的作用,也可能提高育齡女性的生育意愿,對中國整體生育率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幫助。如此看來,提高生育率,才是該條制度推出的主要因素。
梁建章是誰?他是攜程的創始人,同時也是我國的人口專家,多年來始終堅持研究人口問題,對生育率降低的問題尤為關注。過去10年以來,梁建章出版了足足4本書,全都是和人口有關,其中甚至包括一本科幻小說《永生之后》,講的是實現長生技術的人類社會,是如何遭遇文明停滯的。甚至,他還曾在自己的個人微博上提議設立“生育節”,用搞運動、喊口號的方式來鼓勵年輕夫婦造人。可以說,梁建章為提高生育率的問題真的是操碎了心。
如今,他更是以攜程為平臺,走在全國企業前面,試圖通過實行混合辦公制度來提高生育率。只是,辦公制度和提高生育率之間真的有必然的聯系嗎?以實行混合辦公制度來提高生育率究竟是真的有用,還是只是他再一次試圖提高生育率的試驗田?
現實的大山
混合辦公制度究竟對提高生育率有沒有用?我們需要通過看它能不能解決導致大眾生育意愿下降的問題來判斷。
眾所周知,高房價、不菲的教育成本,以及人們生育觀念的轉變等是擋在人們生育面前的幾座大山。
比如高房價,大城市收入高,三四線城市收入低,但是大城市開支大,房租、房貸,開銷大,有效的可支配收入有時候反而有可能不如三四線城市。假設一個年輕人在北京工作幾年,租個不算太奢華的一居室,租金可能需要5000-7000元一個月。如果月工資在1.5萬元(稅后)已經不算低,房租占工資比例高達三分之一以上。而如果這個年輕人想在一線城市結婚,那么大多數情況下,他通常要準備一套房子,這個數字可能在500萬-800萬之間。
來源:攝圖網
而在三、四線城市,工資更低,年輕人掙錢的機會也少。如果結婚的話,除了彩禮,還要有一套房子,還有一部車,這個數字可能在100萬左右,也足以讓他們背負上一座大山。
更何況,為了還房貸,他們需要加更多的班,這不僅會導致沒有足夠的時間照顧孩子,連自身都只能忙的像陀螺一樣,同樣加大了人們與生育之間的鴻溝。
不止這些,隨著年輕人不斷涌入大城市,通過追求更高的學歷來給自己博得一個更好的未來,“競爭式的育兒”也越來越激烈。現在“雙減”之后,課外班競爭的發力點則轉移到了各類興趣班上。“別人都在學,不學怕落后”是眾多家庭報班的重要原因,體育藝術類培訓課程也隨之瘋狂漲價。根據媒體報道,有家長在社交媒體上曬出來“精英教育”賬單,其中,少兒級別的冰球訓練一節課450元,一周上課4至5次,一個月下來單學費就要8000多元,除此之外,各類樂器的學習也少不了,因此人們也將孩子稱為“四腳吞金獸”。
而辦公制度顯然無法解決這兩個不可忽視的難題,并且,攜程曾對其上海話務中心做過一次大規模社會實驗,結果表明在家工作確實能提高工作效率與幸福感,只不過另一個代價是以績效為評價指標的升職率降低了50%。
升職率降低意味著薪資增加的可能性減少,在居高難下的高房價和不斷內卷的育兒教育成本下,人們提高生育率的勇氣來自哪里?
改變人們的生育觀念?
如果混合辦公并不能從物質層面解決人們關于生育的阻礙,那么從提高人們的情緒和幸福感方面推動生育率提高也是可以的,但混合辦公對于增強人們的幸福感的正面意義究竟有幾何?人們愿意因此改變生育意愿嗎?
或許我們可以從不同的年齡段來分析一下。之前曾有專家將生育群體分為1975年~1985年出生的,以及90后和00后兩大群體,并且著重提出想要鼓勵生三胎還是要看75年-85年的這批人。
那么混合辦公真的能提高這代人群的幸福感嗎?未必。正如梁建章在文中所說,一般來說女性會在養育小孩方面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經歷,混合辦公模式,可以讓家長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小孩。
事實上,照顧娃的辛苦和壓力并不比工作小,雞飛狗跳、手忙腳亂是照顧孩子期間日常見到的情景。而對于大部分已經結婚并且養育孩子的女性來說,混合辦公無異于將照顧孩子和工作兩重壓力同時堆在了一起,這無論是對于工作還是對于個人情緒的積壓,恐怕都不是一個好的情況。
而對于90后以及00后的年輕一代呢?與前一輩的人們不同的是,他們對于生育的抵觸還多了一層觀念的轉變。隨著經濟的進步,以往“婚姻—生育—家庭”的觀念開始被年輕人們質疑,相比于以前人們生兒育女、傳宗接代的婚姻需求,現在,對情感的需求和滿足是當代年輕人步入婚姻的關鍵指標。
來源:攝圖網
根據權威統計機構的數據表明,目前進入適婚年齡的90后,他們并不急于結婚生子,在他們的意識里,自己的生活才是王道。而越來越多被報道的離婚悲劇,更是讓他們對結婚和生育望而卻步,對于習慣了自己一個人的無憂無慮,下班吃美食、逛街、追劇、打游戲,周末了再去旅個游這種生活方式的年輕人們,讓他們生孩子,先問問他們愿不愿意放棄當下舒適的生活方式吧。如果一定要和他們深究,最后一定會觸犯到當代年輕人的底線:我宅在家里打游戲,也惹到你們憂國憂民了?這種觀念的轉變實則上是最麻煩的。就連梁建章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曾無奈的表示:觀念的轉變,我確實是沒有辦法。
那么,混合辦公能改變年輕人的這種觀念嗎?恐怕也未必。它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他們的工作方式,而年輕人在主觀意識和情緒上對于生育的排斥并不會因為這種改變而輕易動搖。
說白了,房價、教育成本、彩禮、醫療、觀念的改變等等,這些才是導致當下人們生育率低的真正因素,而混合辦公制度和解決這些問題之間似乎并沒有直接關系。而梁建章在文中著重表示混合辦公有利于提高生育率,并大力呼吁,期待混合辦公能夠在主流中國企業推廣,從而產生更廣的社會效應,不知道是否有更有說服力的考量,還是只是站在人口專家的角度,將其作為再一次提高生育率的嘗試。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