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財險新董事長“出身”陜西國資,復星系股權爭奪戰“失利”淪為財務投資人?
自前任董事長陶光強因違紀落馬后,永安財險正式董事長一職一直空缺,此番常磊的走馬上任將填補這一空缺。不過從常磊的背景來看,其“出身”于陜西國資委,這表明永安財險的控股權和經營權仍舊把握在陜西國資委手中,而曾經主導經營的復星系如今更像是一個處處受掣肘的“財務投資人”。
來源/環球老虎財經APP
2月22日,陜西省人民政府網站發布消息稱,同意常磊為永安財險董事長人選,陶光強不再擔任永安財險董事長職務。
?
與永安財險前董事長陶光強以及臨時代行董事長沙春枝相比,常磊有獨特的優勢--金融業從業經歷。
?
從常磊的從業背景來看,此次董事長的任職仍由陜西國資委“主導”。而此前“落敗”的復星系仍未在人事變動上有所動作,甚至總經理一職仍舊空缺,復星系更像一位股權爭奪戰“失利”后的甩手掌柜。
?
新董事長仍由陜西國資委“主導”
?
不到一年時間,永安財險的董事長職位已變動三次,先是陶光強涉嫌被調查、后是沙春枝臨時代行董事長職權之后,時至今日,永安財險的掌門人再次生變。
?
2月22日,陜西省人民政府的另一則任免通知也透露出常磊的來處。陜西省政府表示,同意常磊不再擔任陜西金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陜西金融資管”)副總經理職務。
?
在此之前,常磊還曾任陜西金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風險總監,陜西投融資擔保公司(現更名為陜西信用增進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兼)。
?
與永安財險前兩任董事長陶光強、沙春枝相比,常磊“更勝一籌”。
?
據資料顯示,陶光強此前先后擔任西北飯店黨委書記、副總經理,在2006年-2016年十年的時間曾在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延長石油”)任職,先后擔任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以及延長石油集團油田股份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等職務,在2016年2月成為永安財險董事長之前并無金融行業從業經歷。
?
2021年11月起代行永安財險董事長職權的沙春枝,此前曾任陜西延長石油財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在進入永安財險前也沒有金融業從業經歷。而常磊曾擔任地方資管公司的高管,有豐富的金融行業從業經歷。
?
有意思的是,陜西金融資管與永安財險有著共同的大股東延長石油。據企查查顯示,陜西金融資管的第一大股東之一陜西延長石油資本控股有限公司的大股東是延長石油,而永安財險的第一大股東也正是延長石油。這意味著常磊也是“出身”于陜西國資委。
?
復星系“落敗”
?
陶光強的違紀讓其從永安財險董事長的位置上退下,取而代之的仍是陜西國資委主導的常磊。從結果來看,復星系似乎再一次落敗,而空缺三年的總經理之位仍未有下文。
?
2007年,彼時復星以4.69億元收購永安財險14.6%的股份,隨后便不斷增持永安財險,從此永安財險的“控股權”爭奪戰拉開帷幕。
?
復星系蔣明的上任與解職便是雙方股權爭斗的結果。2012年9月,經保監會批準,蔣明正式擔任永安財險總經理,而他此前的職務是復星集團副總裁。以副總裁之職赴任,復星對永安的重視可見一斑。
?
蔣明走馬上任的前提便是公司的經營主導權要歸復星,而這份三年期的協議在2015年到期后并沒有續簽。但因為蔣明仍為復星總裁,這表示永安財險的經營主導權仍在復星手中。
?
永安財險的人事震蕩發生在2017年。當時股東內斗達到高潮,這一年董事會決定解聘復星系蔣明的總裁職務,同日,復星系多位高管聯名提議罷免“出身”陜西國資委的董事長陶光強。
?
事后看,復星系落敗,總經理之位至今仍然空缺。
?
表明上是董事長和總裁權力的較量,實則是陜西國資與復星系的一場“斗爭”。永安財險的19名股東主要分為兩方,一方是陜西省國資委控制的企業。主要包括6家公司,分別為延長石油、陜西興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陜西省國際信托股份有限公司、陜西化建工程有限責任公司、陜西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及陜西秦龍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為20%、5.96%、5.56%、5.02%、3.49%、0.23%,共計40.26%。
?
此外,陜西省人民政府、國務院國資委以及陜西省財政廳也是永安財險股東背后的實控人。
?
具體來看,陜西省人民政府控制的企業有兩家,分別為陜西有色金屬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及金堆城鉬業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達10.33%;國務院國資委控制的企業分別為國網英大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西安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持股比例為0.75%;陜西省財政廳控制的企業為陜西省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1.16%。
?
"復星系"的持股主要包含亞東杉控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上海復星工業技術發展有限公司、上海復星產業投資有限公司、亞東翼航創業投資有限公司4家公司,這4家公司背后的實控人均為復星控股有限公司。
?
據永安財險去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以陜西國資委為代表的國有法人股持股52.49%。社會法人股占比47.51%,其中,“復星系”持股40.68%。可想而知,股權爭奪戰之后,陜西國資委通過超過復星系的股權使其話語權更強。
?
股權爭奪戰后,永安財險業績遭遇滑“滑鐵盧”
?
“奪權”的背后促使公司管理層不穩定,這對永安財險的業績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
細觀永安財險過往六年的數據,不難看出公司的業績表現并不理想。從營收來看,成立26年之久,到2018年保費收入才首次突破百億元,比其成立時間晚的陽光保險、大地財險等后起之秀在2017年的保費收入都已高達三四百億元。隨后營收在2019年增長后又繼續下滑,2020年實現營收為109.35億元,基本回到兩年前的水平。
?
而公司的凈利潤更是波動較大,自2016年以來,凈利潤大幅下降,僅兩年時間就下滑至2018年的1.81億元,之后2019與2020年的凈利潤均在2.8億元徘徊,分別為2.89億元和2.83億元。
?
雖然2021年永安財險保持盈利,凈利潤為2.1億元,但相較于去年同期出現下滑趨勢,同比下降25.8%。
?
股權斗爭只是影響業績的因素之一,業務結構單一同樣也是關鍵因素。以2020年為例,車險業務收入為66.73億元,占總營收的比例超60%。
?
隨著車險綜合改革的推進,車險的經營壓力不容小覷。在“降費、增保、提質”目標指引下,中小險企的日子并不好過。永安財險也不例外,近些年,公司不斷降低車險業務收入的占比,2020年車險收入占比明顯低于2019年的65%。
?
而且,永安財險加大布局其他險種,發力健康險、安責險、訴責險等重點險種。在今年2月永安財險召開的財產險管理部工作會議上也表示,緊緊圍繞“改善傳統業務、鞏固重點業務、緊盯法定業務、探索新型業務”為中心,推出萬萬級、千萬級產品項目。調整非車險業務的發展,或許將成為永安財險未來發展道路上的重中之重。
?
而業績表現不及預期是永安面臨的問題之一,公司還需在合規經營上還有待加強曾多次登上監管處罰名單,或被點名批評警告等。
?
2021年銀保監會的第二張罰單就開給永安財險,直指其存在的編制、提供虛假報告的違法行為。雖然當時永安財險僅被罰款26萬元,但這也暴露出永安財險在合規經營方面的漏洞。
?
2021年全年,永安財險多家分支機構更是被罰款,涉及河北、上海、陜西等省市。違規事由包括虛列費用、虛構保險中介業務套取費用、編制虛假投保資料、給予投保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利益等。
?
永安財險面臨的股權紛爭不止、業績表現欠佳、合規經營有待加強等問題,新董事長的到來能將其拉回正軌嗎?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