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爛尾的土巴兔,二道販子兩頭“吸血”,上市只為割韭菜?
裝修爛尾的土巴兔,二道販子兩頭“吸血”,上市只為割韭菜?
來源/摩根頻道
2月28日,深交所恢復土巴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土巴兔)發行上市審核,中金公司為其保薦機構,擬募資7.0401億元用于公司平臺運營維護。
不同于早早上市的競爭對手齊家網,土巴兔作為互聯網家裝平臺的“二巨頭”,上市之路跌宕起伏。
2018年,因連年虧損,土巴兔于12月撤銷了在港交所的上市申請。2021年1月,土巴兔轉戰深交所,又因財務資料過期,于2021年9月30日被深交所中止上市審核。
屋漏偏逢連夜雨,2022年1月26日,土巴兔的上市進程又受到了樂視網財務造假余波的影響,證監會對土巴兔律師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發起立案調查,港交所隨即中止了土巴兔的發行上市審核。
作為萬億互聯網家裝行業內為數不多的互聯網家裝平臺,土巴兔的上市之路為何如此艱難?除了意外因素外,又有哪些自身問題是土巴兔上市坎坷的主因?
一、充當“中介”賺差價?互聯網家裝平臺監管缺位
以互聯網的角度看,家裝是一個消費低頻且幾乎沒有復購率的生意,又因為家裝行業的產業鏈條過于復雜,用戶對裝修的需求不統一,非標準化的家裝市場屬于典型的檸檬市場,就連迫切尋求增長的互聯網巨頭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愿意深入家裝行業。
但也因家裝行業競爭少,以化解傳統家裝行業頑疾為己任的齊家網和土巴兔迅速發展壯大,成為了家裝行業舉足輕重的互聯網家裝平臺。
然而,從齊家網上市即破發以及土巴兔的招股書來看,互聯網家裝似乎并不是個好生意。齊家網上市后股價持續下跌,截至2022年3月2日收盤,從上市發行價的4.85港元跌至0.480港元;土巴兔此前披露的招股書也不盡人意,進一步降低了市場對互聯網家裝平臺的投資熱情。
沒有重塑家裝行業,擺脫傳統家裝的買量生意,是市場不看好互聯網家裝的主要原因。
比如土巴兔,盡管土巴兔聲稱其提供一站式家裝解決方案,但其本質仍是信息聚合平臺,做流量撮合生意。具體來看,土巴兔通過平臺營銷等方式獲得知名度,以相對低廉的裝修價格吸引用戶,再將準客戶分發給合作的裝修公司,只要促成交易的完成,土巴兔既可以向用戶收取服務費,也可以向合作的裝修公司抽取分成。
業務模式決定了土巴兔的合作對象大都是迫切需要訂單,溢價能力偏弱的中小裝修公司。中小公司雖然在裝修價格上相對低廉,但出現質量問題的概率相對較高。且由于平臺對下游合作伙伴的監管力度有限,很難杜絕下游裝修公司在裝修時以次充好的現象發生。
比如在2021年4月份,土巴兔就曾深陷輿論。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有用戶付款13萬后裝修公司倒閉導致裝修工程爛尾,裝修進度僅完成了水電工程。對此土巴兔承認裝修公司出現了資金危機,但僅退回了該用戶三萬元,未退全款的理由是有部分款項存在用戶與裝修公司私自轉賬行為,平臺無法監管。據天眼查APP顯示,目前土巴兔被起訴的開庭公告有300條,其中裝飾裝修合同糾紛和金融借款合同糾紛為主要糾紛。
對下游合作商的監管力度不足,無法保證服務質量,一旦個例化裝修事故轉向常規化,就會導致平臺口碑的全面下滑,其影響是任何一個雙邊平臺都無法承受的,需要大量營銷才能保證平臺用戶的正增長。
據土巴兔此前的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0年其流量成本分別為1.42億、2.06億和2.15億。其中2020年流量獲客成本占營收比例超過了三成,是凈利潤的2.5倍。并且土巴兔表示其未來也將加大對營銷的投資,上市募資的7.04億中,有3.57億將用于運營中心建設和全渠道營銷建設項目。
做信息撮合的平臺,如果沒有自生流量,少不了營銷的大筆投入,但流量生意的紅利期已過,流量將會越來越貴,相同的營銷支出很難達到早期的獲客效果。家裝平臺不同于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很難通過全品類的商品平攤營銷成本,獲客成本居高不下的弊端,在短期內難以解決。
至于通過自營業務做口碑,產生自生流量,這條路已經被土巴兔主動放棄。
二、拋棄自營做減法的土巴兔,舍本逐末放棄競爭力?
在港交所和深交所的兩次上市嘗試,土巴兔最大的不同在于業績轉虧為盈,拋棄自營業務是土巴兔盈利的主要原因。
在2015年上線了自營業務時,土巴兔表示其目的是為了管控線下施工流程,保障服務質量。但在2017年末,土巴兔開始收縮自營業務,并于2019年末全部終止。
土巴兔上線自營業務或許就是為了尋求高毛利業務,然而探索后才發現,自營業務的水太深,不僅沒有取得更高的盈利表現,反而深陷泥潭,資金壓力太大不得不早日止損。
據招股書顯示,不同于2015-2017年3年虧損24億,逐漸放棄自營業務的土巴兔,在2018-2020年三年內持續盈利,凈利潤保持持續增長,分別為3862萬元、7967萬元和8659萬元。
對于土巴兔而言,拋棄自營發力平臺真的是棄車保帥的選擇性正確嗎?或許未必。
不同于標準化較高的其他行業,在家裝領域開展自營才能深入產業鏈底端,對前端的獲客、設計、簽單和后端的供應鏈、服務、硬裝、軟裝、主材、輔材等眾多環節有著更清晰的認知,才能重塑家裝行業,對行業進行標準化的探索。
建立新的行業標準才是撬動萬億家裝市場的核心驅動力,而非浮于表面的流量撮合。
最為重要的是,只做流量撮合,很難建立企業壁壘。一旦互聯網巨頭們看上了家裝行業,土巴兔和齊家網的先發優勢就會被后者的流量優勢抵消。
京東和阿里等巨頭從2020年就開始陸續開展家裝業務,進軍家裝行業對巨頭來說更像是流量的再分發,長遠發展大于盈利的巨頭們,有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去對家裝行業再塑造,建立相對統一的行業標準。
互聯網巨頭在產業鏈上觸及更深,可以為用戶的個性化提供更加豐富的選擇,做到從選擇-購買-售后的一站式服務。其強大的供應鏈整合能力可以對家裝行業產業鏈揉碎重組,砍掉不必要的環節,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價格優惠。
對于用戶而言,裝修的高價、重決策特性,自然使其在選擇平臺時更傾向于口碑較好、個性化、一站式服務、價格優惠的大平臺。
對于供應商和服務商等供應鏈B端企業而言,在平臺擔憂第三方可能倒閉從而影響平臺口碑的同時,B端企業也在考慮平臺的抗風險能力。相對于家裝獨角獸,巨頭們無論在服務框架還是財務透明上更加正規與靠譜,并且互聯網巨頭還可以為其提供金融方面的支持。
綜合比較下,土巴兔等獨角獸很難與互聯網巨頭們抗衡。
家裝行業的上游供應鏈極其復雜,整合難度極大,土巴兔本可以在巨頭們全面進入家裝市場前對產業鏈抽絲剝繭,建立一定的先發優勢,但因為各種原因放棄了自營業務,亟需新的故事保證自身競爭力不下滑。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