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買菜:劇毒農藥殘留超標22倍,觸目驚心!
死魚當作活魚賣,不過冰山一角劇毒農藥超標殘留,才是觸目驚心內部采購腐敗,食品安全失守資本一味狂奔,不要忘記底線
來源/財經九號院??作者/胖虎
死魚當作活魚賣,不過冰山一角
劇毒農藥超標殘留,才是觸目驚心
內購采購腐敗,食品安全失守
資本一味狂奔,不要忘記底線
如果時間倒退5年,實在不敢想象賣菜能賣出一家上市公司。
這一切要歸功于技術的進步,線上線下的互聯,讓一切變得可能。當然,更離不開資本的助力,沒有資本的擴張,就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攏聚起一個行業巨頭。
從最初的互聯網電商,到共享經濟,再到現在的生鮮領域,20年過去,資本的邏輯似乎從未改變,無一例外的是,這種靠資本在短時間內迅速吹大的巨頭,都會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面臨持續性虧損,內部管理無序等等。
做企業,好比做人,都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步子邁得太快,容易扯到蛋。也正因為急功近利,才會顯得亂象頻出。
叮咚買菜,就是一個典型的觀察案例。
冰山一角:死魚作活魚賣被查處
日前,叮咚買菜北京站點將死魚當作活魚賣一事,被北京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公開查處。
3月17日,北京海淀市場監管發布消息稱:
針對媒體報道的“叮咚買菜”前置倉存在用死魚冒充活魚、擅自“翻包”換簽、從超過最佳售賣期蔬菜中回收蔬菜、日常消毒流于形式等問題,海淀區市場監管局高度重視、立即行動,于3月16日對其進行行政約談,同時秉承“四個最嚴”的原則,即刻開展專項行動,及時回應社會關注。
北京市場監管部門在對叮咚買菜北京運營主體北京不姜就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負責人進行行政約談的同時,還對該公司進行立案調查。此外還對轄區內其他生鮮電商平臺開展專項檢查。
對此,叮咚買菜(上海壹佰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在其官方微博上進行公開回應并致歉。
在公開回應中稱,已第一時間暫停該站點的運營,經以公司CEO梁昌霖作為第一責任人的專項調查和整改小組調查,該問題屬實。
此外,還注意到,致歉說明中叮咚買菜表示:“曝出如此嚴重的問題,更反映了公司深層次的管理問題,公司管理層應承擔主要責任。”
可不是,叮咚買菜如何對進倉的產品把關,如供應商的選擇、產品入庫前的質檢抽檢、入庫后的品控、產品運送過程等各個環節,是否做到位了?
我們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這次暴露出的問題可能還只是冰山一角。綜合各方面的信息來看,叮咚買菜內部深層次的管理,以及內部產品的質量問題,恐怕遠比死魚當作活魚賣還要惡劣。
觸目驚心:頻現劇毒農藥殘留超標
2021年9月份,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其官網上發布了2021年第41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
其中北京不姜就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叮咚買菜)第六十一分公司經營的螺絲椒,經北京市食品安全監控和風險評估中心(北京市食品檢驗所)檢驗發現噻蟲胺(一種殺蟲劑)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叮咚買菜申請復檢后仍然維持原結論。
在食品安全方面更公開透明的深圳市市場監督局,則每周都會通報全市的豬肉和蔬菜的抽檢情況。
像這種抽檢每次選取的對象、樣本不一,從幾率上面來講,本身還是一種小概率事件。
不過作者查詢了2021年全年51期(其中11月后8期未公布明細)深圳市豬肉產品和蔬菜質量安全例行監測結果后,發現叮咚買菜的產品出現不合格的概率相當高。
根據公開信息進行統計,去年1月至11月初,叮咚買菜旗下的蔬菜就被檢測出4次不合格,其中均為農藥殘留問題,且其中多起涉及到高毒農藥,或國家明令禁止使用農藥的超標殘留。
如,2021年1月7日從柿柿順(深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叮咚買菜南山科苑站)抽樣的豇豆被檢測出滅多威(0.68,檢測標準≤0.2,下同)、克百威(0.45,檢標≤0.02)、乙酰甲胺磷(2.46,檢標≤1)、甲胺磷(0.14,檢標≤0.05)等多種農藥超標,且超標2倍到20多倍不等;
2021年1月14日,又在叮咚買菜光明廣場新城站的抽檢樣品中,發現韭菜的腐霉利(0.85,檢標≤0.2)殘留,嚴重超標4倍;小白菜的水胺硫磷(0.79,檢標≤0.05)嚴重超標15倍;
2021年11月8日,四十六分公司的紅薯葉發現氧樂果(0.23,檢標≤0.02)超標10倍等等。
這些抽檢樣品均在叮咚買菜的前置倉抽取的,在檢測中發現超標數倍甚至十幾倍、二十倍的農藥中,有多個是高毒或者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
如在豇豆中檢測出來超標22倍的克百威,就是有劇毒,在2019年12月27日,克百威就已被列入食品動物中禁止使用的藥品及其他化合物清單。
超標2倍的乙酰甲胺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公告第2552號,自2019年8月1日起禁止在蔬菜、瓜果、茶葉、菌類和中草藥材作物上使用乙酰甲胺磷(包括含其有效成分的單劑、復配制劑)。
至于臭名昭著的甲胺磷,則早已列入國家禁止生產、銷售、使用的農藥名單;
其他如滅多威、水胺硫磷的毒性也為劇毒或有毒,過量殘留將對人體造成傷害。
真是觸目驚心!
除了北京、深圳,上海的市場監管部門也對叮咚買菜的食品安全問題開出了罰單。
據天眼查信息顯示,2022年1月7日,上海市浦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上海壹佰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罰款38.88萬元(滬市監浦處2022第152021002456號)。
事由為“生產經營致病性微生物、農藥殘留、獸藥殘留、生物毒素、重金屬污染物質,以及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含量超標的食品、食品添加劑。”據悉是銷售的鳊魚中含有獸藥恩諾沙星超標。
此外,叮咚買菜南京公司、廣州公司、重慶公司,上海第1005分公司均存在食品抽檢不合格等問題,不僅涉及到茄子、菠菜、韭菜等日常蔬菜,還有鵪鶉蛋、泥鰍、鱸魚等水產蛋類產品,同樣涉及農獸藥殘留超標等問題。
幸虧有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從中得以管中窺豹,叮咚買菜對于采購產品的品質把控竟如此兒戲,又如何能守住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
管理失序:接連兩位采購受賄入刑
日前人民法院的一則判決,為我們揭開了叮咚買菜何以在食品安全關口頻頻失守的原因。
那就是內部的腐敗!
2021年12月31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的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顯示,被告人陳某某在任上海壹佰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即叮咚買菜公司主體)水產部采購經理期間,利用負責公司水產品采購、引入水產供應商等職務之便,向多家供應商索要賄賂款共計人民幣279萬余元。
最終陳某某因涉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一審被判有期徒刑三年三個月。
區區一個采購經理,動輒索賄279萬人民幣,可見叮咚買菜內部廉政風險有多高!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叮咚買菜已有采購人員因涉嫌受賄被判刑。
據判決書顯示,2019年1月至9月,龐某任叮咚買菜采購部蔬菜采購主管、區域主管期間,利用其負責蔬菜供應商的進入與退出、蔬菜采購基地開發、決定供應商貨物是否進入大倉等職務便利,以幫楊某某、蘇某某、蓋后成成為公司供應商以及解決蔬菜質量監管等問題為由,向上述人員索要好處費等費用共計人民幣14.7萬余元,后將上述錢款用于日常開銷。
2021年4月,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做出判決,龐某因犯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七個月。扣押在案的贓款予以沒收。
所以說,叮咚買菜頻頻出現食品安全問題,甚至出現高毒農藥的超標殘留,就一點也不意外了,其內部的管理真的出了深層次的問題。
資本是逐利的,但不要一味逐利狂奔,失守了最底線的食品安全。希望叮咚買菜能以此為契機,進行一次深層次的治理。
別忘了互聯網是有記憶的。
END.
(特別說明:本文中對農藥毒性的表述和禁用情況的信息,均來自百度百科)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