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超十億人次的試妝APP,要在納斯達克上市了
2017年AI作為十大流行詞時,我們大多數人都認為,距離AI在各大生活場景落地還很遙遠。
作者/永遇樂??來源/互聯網那些事
2017年AI作為十大流行詞時,我們大多數人都認為,距離AI在各大生活場景落地還很遙遠。
而如今,在玩美移動通過AI美容落地,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與全球超80個國家的420多家美妝品牌達成合作后發現,AI正在以我們“感受不到”的方式存在。
3月7日玩美移動與Provident Acquisition(PAQC.US)達成合并,玩美移動將完成SPAC赴納斯達克上市納斯達克上市。
并計劃于第三季度完成交易,本次交易中玩美移動的估值達到10.2億美元。
該交易預計將為 Perfect 提供約3億美元的收益,其中包括目前由 Provident 信托持有的2.3億美元、來自遠期購買協議的5500萬美元,以及來自同時進行的 PIPE 交易的近5000萬美元。
隨著AR和AI技術在美妝行業掀起巨變,從品牌商正逐漸在現實和數字世界之間架起橋梁,以及新的銷售模式多元化中,我們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一、融資上市“三步曲”
玩美移動擁有強大的商用臉部識別技術。
2015年6月自上市公司Cyberlink(全球領先的數字媒體研發團隊)分離出來開始獨立運營,主要專注移動美妝APP與云端美妝社群平臺的創新服務。
成立之初,玩美移動先后推出玩美移動彩妝?玩美移動相機?玩美移動Fun?玩美移動圈和玩美移動甲5個App,其中玩美移動彩妝和玩美移動相機在海外市場每個月的使用次數超過11億次?
與美圖秀秀等APP只為滿足照片需求不同,玩美移動要打造讓女孩可隨時獲得最新時尚美妝信息,并且即試即買的行動美妝平臺。
通過AR試妝?社交推廣及電商平臺,改變了美妝的銷售模式。
在玩美移動APP下載量達到4.5億的2017年,玩美移動得到由創世伙伴資本領投的2500萬美元的A輪融資。
輪融資后玩美移動開始加強擴張全球市場的品牌合作和地方落地,完成線下新零售的戰略布局。
最重要的是,應用方向的發展也從AR+APP轉向AR+AI,為了優化用戶體驗,玩美移動加大對AR和AI技術的投入。
而這也給玩美移動在接下來登陸二級市場,做了極大的一個鋪墊。
2019年,阿里巴巴為了提升用戶的購物體驗,領投了玩美移動B輪融資,與玩美移動結成戰略伙伴關系。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雙方的合作很顯然是一種典型的雙贏戰略伙伴關系,因為玩美移動與阿里巴巴合作,實際上也有助于玩美移動加強在中國內地市場的業務和網絡。
在得到資本與頭部電商品牌的合作,提升品牌影響力后,2021年伊始,玩美移動開始按下快捷鍵。
據天眼查數據,2021年玩美移動獲得了高盛領投的5000萬美元C輪融資。致力于將最高級的增強現實“AR”和人工智能“AI”科技與終端購物體驗相結合。
同年12月,玩美移動與Snap Inc.合作,以將增強現實(AR)美容試用體驗集成到Snapchat平臺中。
在此基礎上,玩美移動在有效地擴展其交互式AR體驗的同時,輕松地吸引Snapchat寶貴的Z世代受眾。
緊接著2022年,Provident Acquisition(PAQC.US)宣布將與玩美移動合并,登錄納斯達克。
如今,在美妝可視化領域摸爬滾打了7年的完美移動,似乎已經摸透了該領域的優缺,但隨著美妝、穿搭等一眾領域的不斷變遷,完美仍然會面臨著不同程度的壓力和難度。
二、“AR+AI”虛擬帶來的商業困局
美妝SaaS的并不好走。
當下,玩美移動的服務方案包含3D臉部及手部建模、AI肌膚檢測及模擬、AR影像支援諮詢、實時虛擬產品試用,和個人化臉部特征偵測及推薦,服務項目廣泛涵括各種美容及時尚領域,如美妝、肌膚保養、發色、珠寶配件等。
從玩美移動APP落地開始,為全球美妝品牌提供虛擬試妝產品已經超過300家,如雅詩蘭黛、貝玲妃、KATE、e.l.f 、Ardell假睫毛等。
\
根據數據顯示,目前玩美移動旗下“玩美移動”系列App已在全球擁有高達9億次下載量。
從全球整體數據看玩美移動似乎大有作為,但從線下品牌熱度看卻并不理想。
首先,回看過去,AR試妝前期在線下品牌中實際上算不上突出。
2017年初,絲芙蘭率先將AR試妝引入到中國市場;接著在同年4月份,屈臣氏在上海概念店推出“Style Me來彩我”,企圖借助AR試妝技術,提升門店購物體驗;第二年4月份,悅詩風吟在上海推出美妝智慧門店,同樣配備有AR試妝;2018年9月份,嬌蘭佳人推出新一代高端店C,店中也配備了AR試妝設備。
據報道,AR試妝剛在屈臣氏的上海概念店推出時,前來試妝的人流絡繹不絕,其中很多消費者是因為好奇而來,當熱潮過后用戶也失去了好奇心。
從更客觀的數據看玩美移動,玩美移動在整個產品矩陣推出一年多時間內,下載量早已突破5億,但直到2022年五年時間下載量才勉強翻倍突破10億。
其次,從目前AR市場看,AR+美妝模式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AR試妝局限于妝容的呈現,消費者無法感受到產品質地、持久度、皮膚使用感等真實效果。
比如在屈臣氏中,用來做AR試妝的工具其實就兩個,一個是一臺普通的平板電腦;而另一個是該平板電腦中安裝的AR試妝軟件,是由屈臣氏和玩美移動彩妝聯合開發的。不過玩美移動彩妝是做線上試妝起家,它的試妝APP用手機就可以免費下載。
也就是說消費者只需動動手指下載一個玩美移動彩妝APP,就可以體驗一樣的AR試妝效果,那她們為什么還要專門跑去門店試?
當AR試妝在消費者心中變成了和吃飯睡覺一樣稀松平常的事情,于是它對于化妝品店來說就失去了引流的效果。
當AR美妝在化妝品門店失去引流、銷售的狀況下,玩美移動在品牌的眼里也同樣失去了“效力”。
另一方面,即便消費者來到實體店,為什么不試用真實的產品卻還要用虛擬試妝呢?
而且線下化妝品店的優勢向來就是面對面、手把手地為顧客試妝。這樣不僅可以增加BA與顧客的互動,同時也能體現門店服務的專業性,從而增強與顧客的黏性。
此外,在服飾領域AR同樣存在不可避免的問題。
盡管近年來電商直播、AR試妝等形式興起,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電商在購物時較為單薄的觀感體驗,但對于服飾等SKU 豐富的非標品類商品,用戶仍然無法對其進行在線試品。
三、玩美移動AR缺乏想象力
事實上,在AR美妝領域部分頭部美妝品牌也正在研發屬于自己的“AR試妝”。
如無限極、東方美谷等就先后引入魔妝鏡,推出虛擬試用其旗下各款產品的試妝服務,實時展示了化妝品在臉上的3D效果;屈臣氏和絲芙蘭等彩妝連鎖品牌店也同樣放置了“試妝魔鏡”,以便為消費者提供試妝體驗。
為了滿足消費者的試妝體驗,進一步促進美妝產品的銷售,紛紛自研或與專業AI、AR技術開發公司合作研發了“AR試妝”的相關軟件。
另一方面,除專業選手外,一些跨界者如美圖公司、商湯科技、曠視科技等企業也正依托技術實力強勢入局。
據悉,曠視科技與美圖公司曾于去年同一天分別發布了FaceStyle美業云解決方案和美圖魔鏡Online,直指虛擬試妝領域。商湯科技相關負責人也向記者透露,他們曾為短視頻和直播平臺提供美顏、美妝、貼紙特效等創新應用,虛擬試妝也包括在內。
面對科技公司、美妝企業、電商平臺的協同并進,玩美移動似乎越發缺乏想象力。
此外,目前AR僅僅局限于“AR試妝”以及“AR試穿”層面,并且達到的效果也僅限于視覺,直接削弱了購物的體驗感。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AR確實可以達到不被打擾式購物,但對焦的消費者仍然有限。
綜上,玩美移動距離達到品牌引流、消費者體驗升級、AR多元化等,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這并非簡單的產品升級、迭代就能做到的。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