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億難倒孫宏斌!融創陷入困境!
8個月前,手握1600億現金的孫宏斌,豪氣干云稱“融創現在是全中國最安全的房企”!8個月后的今天,交不出財報、股票已暫停,一筆40億元到期債券快成了壓垮融創的最后一根稻草,究竟發生了什么?讓身經百戰的“白衣騎士”,走進了麥城里?
來源/互聯網那些事
8個月前,手握1600億現金的孫宏斌,豪氣干云稱“融創現在是全中國最安全的房企”!8個月后的今天,交不出財報、股票已暫停,一筆40億元到期債券快成了壓垮融創的最后一根稻草,究竟發生了什么?讓身經百戰的“白衣騎士”,走進了麥城里?
01,40億都還不起?
孫宏斌的名字可能很多網友沒聽過,但如果論地產界最強“接盤俠”,他稱第二,無一敢稱第一!李嘉誠、賈躍亭、王健林、盧志強……等一眾大佬的重資產,都曾被這個男人接盤,人送外號“拿地狂魔”。
僅 2021年上半年,融創累計拿地83宗,總成交金額超1226億,其中僅一線城市的地塊就有10宗之多,不滿足于“地王”的他,還躬身入酒局,懷揣數百億,惦記起白酒的生意……不禁要問,就這樣一個自帶提款機的男人,也缺錢了?
2022年3月23日,融創一支規模達40億名為“20融創01”的債券,因擬到期無法償還,融創提出了“展期2年按季償付本金”的方案,但大部分債權人反對,第一次談判無果而終,不過由于彼時消息局限在小范圍的內部,外界知者甚少,也未引起大范圍輿情發酵。
屋漏偏逢連夜雨,除了這40億境內公募債之外,融創或還要承擔28億私募美元債因評級下調觸發的提前到期的空間壓力,終于,“雷”是包不住了:
3月25日,融創發布公告稱,融創地產一筆40億元的債券,將于2022年4月1日兌付回售資金和利息,但公司面臨階段性資金壓力,無法籌措到足額的兌付兌息資金,擬再次與債權人就展期與延期支付事項進行洽談,消息一出,該支債權的價格暴跌41.54%至36.83元,是為融創危機爆發的導火索。
3月28日,融創中國發布公告稱無法按時披露財報,公司股票將于4月1日起,在港交所被暫停買賣,財報交不出來,股票又停擺的當下,如果40億債券展期不暢,那等于融創將直接違約暴雷,這樣的結果,是孫宏斌和融創都萬不能承受的。
就在千鈞一發之際,孫宏斌押上了畢生信譽,豁出了身家,拿出了比肩許家印的決心與誠意,來應對這迎頭一擊!
為安撫債權人,孫宏斌同意為該筆債券提供無限責任擔保,融創還不上這錢,孫宏斌就自掏腰包,也要把“20融創01”號的40億深坑填上,如果按票面利率4.78%計算,2年所需支付總利息為3.824億元,到4月1日(今天),孫宏斌個人得為43.824億元買單,老板做到這份上,你說慘不慘?
財大氣粗的融創,是怎么淪落到連40億債券都還不上的呢?
02,融創的“黑天鵝”!
當更深入地了解到融創面臨的危局后,我們有理由懷疑,這40億的債券危機充其量只是一個伏筆,28億境外私募債券的提前到期也只能算是蝴蝶效應導致的薛定諤態“次生災害”,真正令孫宏斌寢食難安的,怕是融創真的已近“彈盡糧絕”的絕境了,如若繼續深陷泥潭,更大的雷,只是時間早晚……
地主家再無余糧
2021年6到10月間,融創通過拋售貝殼股票,獲套現約5.54億美元,而踩的時間節點,恰好是貝殼股價的低谷期,已從80美元/股的巔峰暴跌到不到20美元/股,若不是真的缺錢,想回血,誰忍心賣?
個中心酸淚,怕是只有孫宏斌能體會。
2021年9月16日晚,萬達酒店發展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兩家附屬公司和融創中國就提前終止21家酒店管理協議達成一致,對于終止的原因,公告表示“新冠疫情的影響及融創中國商業戰略的調整”,究竟是怎樣的戰略調整,讓本來就極度缺錢的孫宏斌甘愿冒平白無故損失2億元的代價(1.33億元賠償金+6859萬應付款)?
2021年9月24日,網絡瘋傳融創紹興公司“暴雷”,不得已向當地ZF求助的文章,欲緊急出手其手頭的住房項目,盡管隨后融創進行了澄清,表示融創會健康發展,該文稿不會發給ZF,但融創的經營狀況,已引發多方猜疑。
2022年11月14日,融創中國發布公告稱獲得了14.02億美元的資金支擋土墻,具體為融創中國通過配售股份籌資6.53億美元,融創服務通過配售股價籌資2.99億美元,加上孫宏斌以個人名義借給公司4.5億美元無息貸款三部分構成。
而籌措了90億資金,短短數月過后,連2022年4月1日到期的債券都還不上,錢都花哪了?
孫宏斌說了謊?
由于融創無法按時發布2021年年度報告,目前可供參考最新財務數據,來自于2021年半年報,數據顯示:
截至2021年6月30日,融創中國總資產為12054.53億元,總債債為9971.22億元,資產負債率82.72%,近萬億的負債,到底是如何累積的?
據公開資料查詢得知,2015年時的融創,總負債不過960億元,也意味著,短短6年間,融創的負債規模擴大了1000%,而造成這一局面的“真兇”,就是買買買:
2018年,融創創造了一年200起并購案的逆天紀錄,哪怕在行業下行的2021年上半年,融創光買地,就產生了83宗大筆交易,這些千億級支出也極度榨干了融創的存糧,也就是說,一路高歌猛進的地產擴張,才是把融創推向懸崖邊的元兇,但真正致命的,卻并不僅局限于此。
孫宏斌曾放言公司的流動性完全足夠覆蓋一年期內的所有負債,事實果真如此?
半年報數據顯示融創總借款達3035.3億元,但不容忽視的是,其中的短期借貸規模已達900億元,算上隱性債務(少數股東權益799.4億+應付賬款及票據2482.82億+對外擔保的400億+)3500億元,而公司流動性管理資金為1010億元,孫宏斌拿什么覆蓋這超4000億的資金缺口?
再來分析一下融創的營收構成,958.20億元的營收中,地產物業占比91.30%,為公司貢獻了875億元的營收,而像文創旅游(2.7%)、物業管理(2.50%)和其他業務(3.5%)板塊,占比就極其稀少。
在地產行業進入黑鐵時代的大環境下,房產銷售不理想,回款同期徒增,融創并未能構建起基于地產的延伸業務的強盈利能力,除主業外的業務模塊,造血能力嚴重不足,再加上債臺高筑,才是導致市場普遍認為融創缺乏增量想象空間和風險較大的主要因素。
股票交易停擺/東方財富
截至4月1日,融創中國的總市值已不足250億,距2020年1月份的43.224港元高點,股價跌近90%,市值蒸發逾2000億港元。
此外,對融創來說,還有一個壞消息是,因信用評級下調,已經無法再從銀行等金融機構貸到巨款了,信托和發債也是全面收緊,融資極度困難已成定局,三四線項目不斷停工,一城城市優質資產已到盤里,也就意味著,接下來,融創的自救只能是“賣賣賣”了。
為救融創,拋股權、“毀”協議、押上個人身家……都在所不惜,當“白衣騎士”已成往事,孫宏斌會等到救兵?還是成為下一個許家印?
參考資料:
1, 融創中國股價大跌20%,較2020年高點市值蒸發逾2000億港元——新浪港股
2, 孫宏斌押上個人的73.8億,能救融創嗎?——ZAKER資訊
3, 融創徘徊在“爆雷”的邊緣——財富
4, 圖源網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