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焦慮,是“不敢看上海人的朋友圈”!
真實且無奈。
來源/財視傳媒
上海此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一直牽動著太多國人的心。
?
尤其最近短短幾天,“不敢看上海人的朋友圈”,也一度成為很多人內心最柔軟的地方。幾乎每時每刻,我們都能從他們的朋友圈看到他們真實的狀態:有分享社區團購日常的,團購到雞蛋不舍得放開了吃的,希望可以團購到肉的,好不容易吃到豆腐的;有遇到困難向朋友圈求助的,也有當志愿者一天送了一百多份物資累到筋疲力盡的,還有家人在外地做手術不能陪護焦灼萬分的……
?
上海市衛健委今早(9日)通報:2022年4月8日0—24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015例和無癥狀感染者22609例。截至2022年4月8日24時,累計本土確診5800例,治愈出院899例,在院治療4894例,死亡7例。截至2022年4月8日24時,累計境外輸入性確診病例4551例,出院4490例,在院治療61例?,F有待排查的疑似病例29例。截至2022年4月8日24時,尚在醫學觀察中的無癥狀感染者141827例,其中本土無癥狀感染者141808例,境外輸入性無癥狀感染19例。
?
按照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顧洪輝的介紹,目前上海疫情還在高位運行,形勢極其嚴峻。
?
不過好消息是,4月8日,據《科創板日報》報道,阿里、美團、京東、拼多多等互聯網平臺已紛紛上陣助力,第一時間從各地增調人員和設備,馳援上海供應。餓了么、大潤發、盒馬、菜鳥等企業已積極組織符合條件的本地人員盡快重返保供崗位,并從外地調集增援力量,新增人員主要由騎手、快遞員、倉店揀貨員構成,近期共計將新增抗疫保供人員3000人。
?
相信企業尤其是市場化力量的助力,也能為如今或是超負荷運轉、或是部分區域運轉失靈的上海分擔一部分壓力,而這或許也距離上海人早日恢復正常的生活更近了一步,哪怕是很小的一步。
?
財視傳媒訪問了數位生活在上海的民眾,不妨聽聽他們講述自己的經歷,真實而無奈。
?
賀先生:鄰居什么菜都是用清水煮,每天都很痛苦
?
居住在上海浦西地區的賀先生是4月1日開始封控的,他表示自己平時有雙十一囤貨的習慣,生活物資方面問題不大。平時也會跟著志愿者進行一些團購,目前米、菜、肉、蛋等都能通過小區團購。
賀先生還向我們分享了鄰居的故事。前幾天社區發的帶魚,但是對面的鄰居因為不會做飯,用清水煮帶魚,最后發現鄰居什么菜都是用清水煮,每天都很痛苦。賀先生這兩天會把鄰居家的菜拿過來一起做,然后和鄰居一起吃。
?
“他為了感謝我們,還給了我一包咖啡豆,……有些人不會做飯,真的會死?!彼硎粳F在很多人去購買一些素食團購,但是又不會做飯,給再多的菜也沒有用,因為家里連調料也沒有,這種事情是沒有辦法的。
?
“哎,能活就是,但是你要說過得那么好,肯定是沒有以前好,是不是?我也不想在網上看這些東西了,真的太心煩了?!?/span>
?
陳小姐:你需要的話,我就送一點給你
?
陳小姐所在的小區位于浦東新區,從3月23日一直封控至今,她表示生活物資方面主要是靠小區業主自己成立的團購群。當然居委會也發放過三次物資,菜、肉、藥品等都包括在物資里面。
?
“現在大家就是相互理解。”陳小姐提到現在居委會就幾個人管幾千個人,既要組織核酸,還要組織做抗原,其中還要抽調一個人給負責的幾個小區配藥。居委會的人手是完全不夠的,所以陳小姐所在小區的業主自己團結起來采購日常所需的一些物資。
?
平時小區里的一些老人,都會由各個樓里的組長還有志愿者進行幫扶。一些老人不會參與的團購,都會由這些組長或者志愿者進行代下單。陳小姐說到,“我感覺就是封控了這么些天,我們整個小區比以前要團結很多,而且有很多非常感人的這種事情。”
?
前幾天有一個老人身體情況突然惡化,子女又不在身邊,小區里的醫生馬上趕到這位老人的家里對其進行了救治。但是第二天病情又突然惡化,起初叫不到救護車,小區里的人就撥打了110,有業主幫這位老人聯系了一個私人醫院,隨后在警察的幫助下老人成功住進了醫院。
?
“現在怎么講呢,就是像這種寒冬時期,相互依靠取暖?!标愋〗阋恢睆娬{大家現在非常的團結。小區里生活物資不太缺,但是像貓糧、狗糧一些寵物用品會缺,業主們也都會在群里相互幫助。“基本上就是你需要的話,我就送一點給你?!?/span>
?
劉敏娜:大家都在省著用、省著吃
?
歐洲音樂藝術交流中心項目總監劉敏娜表示自己所在的小區有兩棟樓被檢測出了陽性感染者。小區斷斷續續已被封了20多天,第一個星期還可以下樓活動,之后便只有做核酸的時候可以下樓了。
?
劉敏娜表示自己居住的小區屬于中小型,平時的生活物資會有居委會在門板上貼通知,上面有采購相關物資的電話,如果有需要的就撥打電話,會有專人配送、消殺。
?
剛開始封控的那幾天,劉敏娜的身邊也有一些朋友因為得病無法及時得到救治,但是后來政府的指導性文件下發到基層以后,現在社區里的人都可以正常去看病。
?
“大家都覺得物資比較緊缺,省著在用省著在吃。不可能像以前那樣,大家經常都在克服,比如說能少吃的就少吃,能不吃就不吃?!彼f。
?
bobo:不會主動上網接收有關疫情消息,看多了難受
?
“我們在4月2號就收到了街道發放的蔬菜包,我和另一個朋友合租,還有一個朋友逃難來了我家,三個人吃這個蔬菜包今天還沒有吃完?!蹦壳白≡诠⒗锏腷obo表示自己已經居家辦公一個月了,沒有封控之前陸陸續續囤了很多吃的,物資足夠,就是因為冰箱太小,沒有囤很多肉。試過各種買菜軟件,都沒有成功。
?
“我們公司也在前幾天給我們發放蔬菜包或速食包二選一,但是我覺得我的情況不危急所以沒有領取?!眀obo說。
?
但是因為bobo本人從事新聞資訊類的工作,上班也要一直閱覽有關上海疫情的內容,常常感到很憤怒也很無力?!俺爸S上海的、捕殺確診家庭動物的、因為醫療資源不夠而危及生命安全的、還有前幾天被網暴跳樓的,諸如此類的新聞,都讓我感到非常難受。我已經不會主動去上網接收這樣的消息了,看多了會很難受。”
?
bobo表示,畢竟每天還有那么多人在外面為了大家的生活生命努力,沒有什么好抱怨的,希望能盡快度過這次疫情。謝謝所有支援上海的醫護人員、地區、商家,也謝謝所有關注上海疫情的網友!相信上海很快就能迎接勝利!
?
馬先生:今天小區剛發放了第一批生活物資
?
馬先生居住的小區位于上海寶山區,4月1日開始封控。這是一個綜合類社區,住戶大約在5000戶。目前采購的生活物資,盡管騎手不能進小區,但是社區和物業會對這些物資進行統一配送。馬先生表示,目前生活物資比較困難,線上采購的軟件基本癱瘓,能夠搶到的物資比較少,今天(4月8日)小區剛發放了第一批生活物資。
?
“特殊情況下生活基本能保證,你想跟平常一樣肯定是有差距的。但是在一線工作者全力保障下居民的基本生活是能夠維持的。小區也有很多的年輕人去當了志愿者協助分發物資和協助醫生進行核酸檢測。”
?
馬先生表示生活上其實沒有太多困難,但是作為小微企業主,在這種環境下生存就比較困難。
?
王女士:現在大家都特別焦慮,但并不是因為怕感染新冠
?
王女士最近已經離開了上海,但是因為一些同事朋友都在上海,所以也為財視傳媒講述了一些她所看到的故事。
?
“現在上海的(朋友)都特別特別的焦慮,拿我一個患癌的朋友來講,他需要做透析。那現在醫院也封了,他也沒辦法去做透析,所以就是人的情緒就特別崩潰,就感覺是在家等死一樣。本來3月份要做的手術也無法實現。目前他媽媽在家陪他,但是爸爸因為當志愿者感染了新冠,已經被送去方艙醫院治療?!蓖跖空f。
?
她表示,現在上海的朋友并不是焦慮得病,而是不知道什么時候解封,許多人都屬于“失業狀態”。物資方面也是,部分人有一頓沒一頓,弄得大家比較恐慌。有些人表示即使是社區配送的物資,也就夠吃一兩天,但是基本上七八天才能送一次,之前還可以團購,但是現在有一些社區也不讓外面的菜送進來了。
?
(注:文中賀先生、bobo、王女士應被訪者要求,均為化名。)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