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停車解決停車難發揮突出作用,無人化停車場成新發展趨勢
不僅停車場會壓力倍增,停車場附近的道路也會被擠得水泄不通,交警或者安保管理人員除了維護停車場內的秩序之外,還要抽派人手在周邊道路上疏導舒緩交通,費時費力。在又一輪新基建和智慧城市建設下,將尋找破局之路。
來源/財聞網
隨著國民在享受便捷出行,泊車卻成為新的困擾,根據國家城市交通中心數據披露,當前我國車位缺口已達8000萬個。
物聯網技術與傳統停車場景結合應運而生,展現出IoT應用的智慧與便捷,雖然智慧停車省時省力,但智慧停車的前景撲朔,仍然面臨使用門檻提升、配套基礎設施成本提升的種種困局。
不僅停車場會壓力倍增,停車場附近的道路也會被擠得水泄不通,交警或者安保管理人員除了維護停車場內的秩序之外,還要抽派人手在周邊道路上疏導舒緩交通,費時費力。在又一輪新基建和智慧城市建設下,將尋找破局之路。
政策加大對停車行業支持力度
當前,停車已經成為城市民生的重要領域,也是影響經濟支柱產業汽車消費的重要因素,因此停車行業越來越得到宏觀政策的關注和重視。
自2015年8月開始,國家聯合出臺《關于加強城市停車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從頂層設計明確了城市停車場建設思路、原則和具體方案。隨后幾年我國停車產業相關政策紅利集中爆發,相關部門及各省市區又分別從規劃、建設、收費、標準等角度出臺政策。
2021年5月,在《關于推動城市停車設施發展意見的通知》從更高政策層面規劃停車行業發展。目標提出到2025年,全國大中小城市基本建成配建停車設施為主、路外公共停車設施為輔、路內停車為補充的城市停車系統。
同時鼓勵社會資本廣泛參與,信息技術與停車產業深度融合,停車資源高效利用,城市停車規范有序,依法治理、社會共治局面基本形成,居住社區、醫院、學校、交通樞紐等重點區域停車需求基本得到滿足。
預計到2035年,布局合理、供給充足、智能高效、便捷可及的城市停車系統全面建成,為現代城市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此外,《通知》從保障基本停車需求、優化停車信息管理、推廣智能化停車服務、鼓勵停車資源共享、強化資金用地等政策保障等多方面進行明確的規劃和部署,并為各項目標的落實明確具體的責任主體和落地要求。
智慧停車迎來整合發展期
智慧停車作為停車行業的發展趨勢已經是國家政策層面和行業發展層面的一致共識。
經過幾年來的持續發展,智慧停車的市場滲透率持續提升,其在提升車主的停車效率和便捷度方面作用明顯,也較大幅度提升停車場的運營質量和管理水平,受到廣大車主用戶和停車場運營方的歡迎。
同時智慧停車通過信息拉通,提高停車效率和車位周轉率,對于解決城市區域的停車難問題也發揮了突出的作用。
目前,智慧停車已經在國內主要城市已經形成一定的規模化的應用,覆蓋車場范圍和車主用戶規模不斷擴大,市場普及率在快速提升,加上本次國務院《通知》的強化,智慧停車行業迎來快速規模化發展階段。
隨著智慧停車行業度過初期的粗放發展期,行業的業務模式逐步清晰,客戶也更加成熟,行業迎來整合發展期,一些規模小、能力弱的智慧停車公司已經或將會退出市場。
以捷停車為代表的行業頭部企業,會以其已形成的規模優勢、模式優勢、經營能力優勢,在市場的競爭力會更加強化,市場份額也會進一步向頭部企業聚集。
隨著頭部智慧停車企業覆蓋停車場規模、車主用戶數量規模的增大,開始具備運營能力,并形成規模性的運營收入,進而強化自身的優勢,實現進一步規模化發展。
無人停車場發展趨勢顯現
國內停車場管理行業目前仍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雖然智慧停車的發展已經大幅提升了停車場的智能化程度,需要人工參與的工作大幅降低,但是因為停車應用線下場景的特點決定了,會存在少部分單純依靠系統仍無法解決的事項。
當前絕大多數的停車場基本上還是采用線下有人管理的方式,也就給停車場管理方帶來較高的運營成本。如一個停車場出口需要設置崗亭和管理人員,一天三班倒的模式下就需要三名收費員,在一線城市這一個出口一年的收費人員人工費用就有20多萬。
對于停車場管理方來說,人工成本在經營成本中占據比較高的比例,隨著國內勞動力成本的不斷上升,希望從事停車場線下管理工作的工作人群也越來越少,停車場的經營壓力和管理難度均不斷提升,靠線下人工管理停車場的方式將越來越遇到挑戰。
綜上停車場管理方對于停車場無人化的需求越來越迫切。而停車場行業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特點及運營管理模式,使其具備良好的無人化改造基礎。
其中,停車場云托管就是很好的應用方式,通過停車場云托管可以有效實現停車場線下管理 向少人化、甚至于無人化方向發展,這已經成為停車場行業新的發展趨勢。
停車場云托管模式在給停車場管理方客戶帶來降本、增效的同時,也為停車行業帶來更闊的市場空間,給行業帶來數倍于停車場設備銷售的云托管服務市場規模,并推動行業從單純的產品銷售向更有價值的運營服務轉型。
新能源汽車給行業帶新機遇
2021年,在政策的支持和市場發展的共同推動下,國內新能源汽車迅猛發展。
根據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批發銷量達到350.7萬輛,同比增長165.1%。同時根據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統計數據,2021年全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經達到14.8%。
截止2021年年底,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達784萬輛,按照當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預計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會持續高速增長。
而且在此過程中,新能源汽車的增長已經從最初的以運營車輛為主轉變為以私人 乘用車增長為主,這將會帶動停車場內充電設施及充電服務的需求增長。
基于線下應用場景與線上車主用戶的高度重合,未來停車場內的充電設施建設和充電服務將給智慧停車行業帶來的新市場機遇。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