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新晉打工人現狀:轉換職業、迎合喜好、輸給現實……
那些對大城市趨之若鶩的年輕人們,他們每一次選擇都會期待苦盡甘來。
來源/柒財經
“古者重冠禮,將以責成人之道。”古代,冠笄之禮是成人的象征。而現如今,成人禮依在,是為了承認年輕人具有進入社會的能力和資格。
成年后,學海無涯的真諦之下,很多年輕人順利從大學畢業。他們躊躇滿志,懷揣著夢想去了大城市打拼,希望憑借自己的能力過上想要的生活。
他們或曾感嘆青春歲月如詩,可當下卻被現實的職場狠狠鞭打。特別在疫情之下,新晉打工人中有些終究“卷”不動了,選擇回到三四線城市“躺平”。
還有的年輕人仍堅守在一線城市,面對高昂的成活成本,焦慮著未來。而對于即將畢業的大學生,雖有疫情阻擋,不過有人還是希望來到大城市,學著讓自己變得更強……
昔日教培人變為短視頻運營:
從月入7千到如今的4千
有人說,職場就像游戲,需要努力打怪升級。可但凡你選錯了“戰場”,很可能一切都需要推倒重來,再次從“新手”做起。
去年7月某一天,鄭州二七地鐵站附近的出租屋里,妮妮(化名)心情異常低落,其所在的某K12教培公司正在裁員,而她不幸被列入的優化名單之中。
2021年,新聞與傳播專業的妮妮迎來了屬于自己的畢業季。這之后,她選擇留在大學所在的城市——鄭州,在教培行業里做一名學前教師,并銷售相關課程。
有了獨立的經濟來源,妮妮本是高興的。不過,她卻成為教培行業由盛轉衰的見證人,“眼看他迎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據Boss直聘研究院發布《2022年春季就業市場趨勢觀察》,受學科類培訓機構全面轉型的影響,2022年春季,整個教育培訓行業的崗位規模收縮幅度超過30%。
其中,受影響最大的是鄭州等新一線城市。教育培訓行業崗位吸納能力的下降,直接提高了新一線城市白領群體,特別是高校應屆生的求職競爭激烈程度。
妮妮去年被裁員后,并不想再當老師。“老家的教師薪資比較低,可考編制又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成功,所以就想著跨行業找找工作。”
可屋漏偏逢連夜雨,突來的疫情,讓她被封控隔離21天。“剛剛畢業,自己手里沒有多少積蓄,無法找工作這段期間,生活很是艱難。”妮妮回憶道。
嚴峻的疫情以及河南那次天災,令很多剛進入職場的畢業生萌生了退意。與妮妮經歷相似的李娟(化名)回到老家這座三線小城市尋求工作。另一位徐林(化名)打算在家備考讀研。
而妮妮也曾一直喊著要回老家,不過考慮之后還是想要留下來。“我沒有繼續深造的打算,鄭州相對于家而言,工作機會更多。跟北京大城市比起來,生活壓力小了很多。”
鄭州疫情穩定后,妮妮去了一家服裝公司,做起短視頻運營工作。在她看來,任何一家公司都可能需要做宣傳,這證明了短視頻行業是有前景的。
她也表示,因首份工作與短視頻無關,在新職場上,難免面臨工作壓力大、薪資不高的情況。
據妮妮闡述,現在這份短視頻運營工作月薪4000元。而彼時在教培行業,加上提成,她平均每月薪酬達到7000元左右。
“落差還是很大的,可疫情當下,我覺得需要積累一定的技術能力,畢竟自己不再是剛畢業學生,HR首先看的是工作經歷與崗位匹配度,從事崗位有一定門檻會比較好。”妮妮稱道。
挖掘本地生活樂趣
畢業學生愛上探店
隨著短視頻的爆火,就此衍生出一些相關職業。除了妮妮所從事的短視頻運營外,還有一類職業備受佳佳(化名)喜愛,那就是探店達人。
佳佳是2022年石家莊某高校動漫制作專業的應屆畢業生。由于一線城市就業機會多,她尚未正式畢業,以實習生的身份“闖進”北京這座繁華的城市,做了一名北漂。
作為今年的重點就業群體之一,2022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達到1076萬人,同比增加167萬,總量和增量均為近年新高。
Boss直聘方面表示,2022年春招,應屆生求職競爭壓力較大,自1月份以來,應屆生群體活躍度在穩步提升。
而在招聘端,受部分行業企業收縮、裁員影響,過去屬于熱門崗位的數量較往年有所減少。
不過,2022年春招節前的整個2月,平臺企業招聘崗位數量及人才需求規模較去年同期仍有明顯上漲。
對于身處畢業生大軍中的佳佳而言,沒有壓力是不可能的,迷茫也確實有過。不過,好在她查看招聘信息時,被諸如“探店達人”“探店主播”等字眼所吸引。
這些職業令本就傾向于從事短視頻行業的佳佳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最終,她通過線上面試,順利進入了北京一家公司工作,成為一名探店達人。
事實上,所謂探店達人,是指短視頻平臺上的創作者拍攝并發布本地同城吃喝玩樂的實拍視頻內容,附帶商家團購鏈接,進入從中賺取傭金。
既能全程體驗服務的過程,又可以通過推薦方式獲得收入,這一職業對于初進職場的佳佳充滿了誘惑,而且能夠鍛煉自己剪輯視頻的能力。
不過,北京疫情影響下,堂食服務的停擺,也讓佳佳工作一度被暫停。好在,部分店家陸續開設外賣服務,于是佳佳所在團隊將美食“搬回來”,重啟了這忙碌而又快樂的生活。
而另一邊,網絡上對探店達人充滿了負面聲音,不乏有人將其稱為“網絡乞丐”。
“這其實是一種偏見。”佳佳稱,探店工作與直播帶貨類似,向粉絲和大眾安利商品,而這背后有達人們為之付出的努力。“前期的拍攝,后期的文案、剪輯,我們都需要花很多心思。”
她還認為,沒有一個真正的達人枉顧苦心經營的粉絲和商譽,而隨意去接單,不管菜品及服務的質量。“而且自己本身也是個吃貨,愿意嘗試各種美食,并將好的分享給大家。”
音樂表演畢業
藝術生在金融業再成“新生”
“高薪資”是王琳(化名)下定決心從短視頻直播領域換崗至金融領域的重要原因。
2021年7月,剛畢業的王琳離開老家,只身到了北京這座“大佬云集”的大城市。
彼時,音樂表演專業的王琳想要尋得一份演員或歌手的工作。可是她投出去的簡歷總是石沉大海,個別公司約見面試,也就沒有后續。
“初到北京,找不到工作的時候,我壓力很大,因為工作尚未確定,所以也只能暫住在朋友家。”王琳講到,諸多崗位中,她發現直播與自己專業相對比較匹配,所以便開始試水。
可在經過多次面試后,王琳放棄了直播,而是轉到自己曾從未想過的金融業,在某家私募公司做一級市場的股權銷售工作。
王琳發現,主播的薪資在招聘平臺和HR口中都很高,不過實際工資與直播時粉絲打賞有關,認為自己不太適合這個行業。而作為藝術生,善于社交的性格給了她成為金融從業者的信心。
“當然,薪資高是我做出這樣選擇的重要原因。做直播時,平均月薪在6千到8千。而股權銷售的工作高出很多。”王琳稱。
且股權銷售的專業性更高,對未來發展有很大的幫助。不過,金融行業的競爭壓力非常大。王琳表示,自己也在慢慢學習中。“而北京目前這輪疫情,對我工作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
因王琳的工作是面銷形式。受疫情影響,她約見客戶受阻,通過線上聯系的效果并不理想。
不過,雖暫處困境,王琳并未氣餒,“正好趁這段時間補補知識,北京生活成本高,必須得有一技之長才能在這個行業立足。”
于工作而言,在長輩眼里,教師、公務員…..“鐵飯碗”備受他們追捧。因為他們要么是這樣一路走來的,要么希望晚輩過上穩定的生活,不再像他們那般為了生活而漂泊。
而對大城市趨之若鶩的年輕人,他們或許頂著“初生牛犢不怕虎”模樣,可不看到“神仙打架”,又怎知自己的不足。有了夢想,他們會去奮斗,每次抉擇都會期待一場苦盡甘來。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