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要賺380億!贛鋒鋰業的業績目標誰“買單”?
5月25日,贛鋒鋰業發布了一份“年入百億”的股權激勵計劃,不少投資者表示,這屬于重大利好。然而,有人歡喜就有人愁,產業鏈的利潤是既定的,上游拿走了絕大多數利潤,中下游的日子便無法為繼。當下游需求被破壞,贛鋒鋰業3年380億的利潤又有誰會來買單呢?
來源/環球老虎財經
5月25日,贛鋒鋰業發布2022年股權激勵計劃,擬向激勵對象授予的股票期權數量為217萬份,約占公司股本0.15%,擬向113激勵對象總人數為113人。
?
業績考核目標方面,贛鋒鋰業本次激勵計劃共涉及4個行權考核期,行權比例分別為25%。第一個行權期需滿足的考核目標是,2022年凈利潤不低于80億元;第二個行權期需滿足2022年-2023 年累計凈利潤不低于180億元;第三個行權期需滿足2022年-2024年累計凈利潤不低于280億元;第四個行權期則需滿足2022年-2025 年累計凈利潤不低于380億元。
?
也就是說,公司2022年-2025年公司的凈利潤需分別達到80億元、100億元、100億元、100億元方能達成考核目標。
?
對此,不少投資者表示,公司設置的業績考核目標超出了市場預期。
?
或受此消息影響,5月26日,公司股價高開后持續拉升。截至發稿,公司股價報123.70元/股,股價漲幅高達3.96%。
?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
“低于預期”的激勵目標,“大超預期”的擴產計劃
根據wind數據顯示,市場對于公司2022年-2024年的一致預期數分別為,111.7億元、138.2億元以及185.9億元。公司給出的業績考核目標實際是低于市場一致盈利預期的。
?
不僅如此,根據公司今年一季度業績報告顯示,公司目前已經快要完成股權激勵計劃中今年業績考核目標的一半。財報數據顯示,公司2022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為53.65億元,同比增長233.91%;歸母凈利潤為35.25億元,同比增長640.41%。
?
公司業績大增的背后系公司鋰鹽產品價格較去年同期增長幅度較大所致。公開資料顯示,2022年一季度,國內電池級碳酸鋰市場均價為43.18萬元/噸,同環比分別上漲475.23%、103.63%;氫氧化鋰市場均價約為37.63萬元/頓,同環比分別上漲493.19%、88.84%。
?
值得一提的是,正值鋰鹽價格高位之際,公司拋出了一份擴產公告,擬以自有資金不超過20億元在豐城市建設鋰輝石提鋰生產基地,形成年產5萬噸碳酸鋰當量的鋰電新能源材料產能。
?
根據此前公司在投資者交流平臺中透露的內容顯示,公司目前擁有碳酸鋰設計產能僅為4.3萬噸,由此可見公司此次擴產力度十分之大。
?
以5月24日最新的電池級碳酸鋰市場報價46萬元/噸-48萬元/噸計算,若5萬碳酸鋰產能滿產滿銷,將會增厚公司營收230億元。
?
只不過,高額的回報是要建立在鋰鹽價格會維持在高位的前提之下的,倘若鋰鹽價格回落,對于公司的影響不言而喻。
?
2019年,公司就吃過鋰鹽價格下跌的虧,由于當年的鋰鹽價格表現低迷,業績一向以穩著稱的贛鋒鋰業業績出現了大幅下滑,當年僅實現歸母凈利潤3.58億元,同比下滑73.3%。
?
對于今天的贛鋒鋰業而言,雖然公司的經營狀況受益于鋰鹽價格回升出現了好轉,但倘若這五萬噸的碳酸鋰產能擴建完成之時碳酸鋰的價格表現不理想,公司的經營將會面臨更大的壓力。
?
對此,公司并沒有表現出過多的擔憂,反而以發布股權激勵的方式“表達信心”。公司的這份底氣究竟從何而來?
?
贛鋒鋰業疑似參與鋰礦“炒作”?
或許“鋰礦操盤手”的身份能給出答案。
?
2021年對于整個鋰鹽行業而言是見證奇跡的一年,一年的時間里,碳酸鋰的價格如旱地拔蔥般的從年初5萬出頭的均價上漲至50萬元/噸歷史高位,期間的漲幅接近10倍。
?
對此,不少從業多年的業內專家都表示,“從未見過(鋰鹽)如此瘋狂,當前的鋰鹽價格已經脫離基本面,已經完全看不懂了”。
?
而一切的故事都要從一場鋰礦拍賣開始,2021年7月PLS公開拍賣少量鋰輝石精礦,拍賣價格達1250美元/噸,遠超同期市價735美元/噸;無獨有偶,一個多月后,PLS在9月14日開始了第二次拍賣,在同期市價只有1000美元/噸的情況下,拍出了2240美元/噸的天價。
?
鋰精礦作為國內碳酸鋰價格的“錨”,其拍賣價格的節節攀升自然帶動國內鋰鹽產品不斷上漲。
?
Pilbara首次拍賣價刷出歷史新高之后,國內鋰產品全系進入加速上漲。短短一個半月的時間內,電池級碳酸鋰報價由9萬元/噸上漲至14.4萬元/噸。
?
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贛鋒鋰業先以1.4億元收購Pilbara公司4.3%的股權。2019年,增資2.42億,持股比例增至8.24%,成為Pilbara第一大股東。
?
此外,公司曾于2021年11月12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中公開表示表示,公司目前每年包銷Mount Marion 40萬噸以及Pilbara Pilgangoora 16萬噸鋰精礦。
?
除了公司與Pilbara的關系密切外,一起發生于2021年11月的鋰礦收購案讓公司被投資者冠上了“哄抬鋰價”的標簽。
?
2021年11月7日,美洲鋰業的一紙公告讓隱藏在幕后的贛鋒鋰業暴露在投資者的視野之中,公告稱,美洲鋰業同意以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總部位于溫哥華的千禧鋰業。這一價格比此前寧德時代的約2.99億美元報價高出約34%,較贛鋒鋰業報價高出近43%。
?
此外,美洲鋰業還將承擔應付給寧德時代的2000萬美元違約金。千禧鋰業,加拿大鋰礦企業,在阿根廷擁有兩處世界級鋰鹽湖項目,擁有約412萬噸的碳酸鋰當量。因相對豐富的鋰資源儲量,千禧鋰業曾被寧德時代、贛鋒鋰業等多家巨頭爭搶。
?
2021年9月,寧德時代曾宣布將以3.768億加元下場參與競標,價格略高于率先出價的贛鋒鋰業。這一收購計劃旋即被美洲鋰業“截胡”。而穿透層層股權關系可以發現,美洲鋰業與贛鋒鋰業關系匪淺。
?
贛鋒鋰業的公告顯示,其已經把美洲鋰業劃為重要的合營企業或聯營企業,間接持股12.51%。此外,贛鋒鋰業還表示,因集團目前派駐一名董事,對美洲鋰業的經營具有重大影響。
?
對此,贛鋒鋰業相關負責人回應稱,該消息完全是無根據的揣測。
?
上述負責人表示,由于同業競爭以及與千禧鋰業所簽保密條款的約束,此次美洲鋰業對千禧鋰業的收購要約事件,贛鋒鋰業實際上并未參與到美洲鋰業董事會的相關討論與表決中,“且根據協議,贛鋒在9月收到千禧更優報價后,可匹配價格擁有優先認購權,不需要付出更高成本進行競價。”
?
鋰價格過高存“隱憂”
對于贛鋒鋰業而言,碳酸鋰價格大幅飆升自然是喜聞樂見,只是對于一條產業鏈而言,上游通過漲價而獲得的利潤增長是需要產業鏈中下游企業“買單”的。
?
中游自然不用多說,即便是強如寧德時代,公司的一季度也出現了大幅低于市場預期的情況,而碳酸鋰價格漲幅過快、高則成了公司“暴雷”的罪魁禍首。
?
對此,公司董事長曾毓群更是在業績發布會上公開表示,碳酸鋰價格的上漲存在“投機倒把”等因素的存在。
?
為了轉嫁成本帶來的壓力電池廠無奈只能向下游整車廠提價,而這也使得眾多車企賣一輛虧一輛,苦不堪言,更有車企直接停產減少虧損。
?
比如2月24日,歐拉品牌CEO董玉東宣布“黑、白貓停止接單”,并表示,“雖然歐拉品牌背后有產業鏈的優勢,但仍然給公司帶來了巨額虧損!除此之外,一季度以來,包括蔚小理在內的多家新能源車企紛紛上調了產品零售價對沖電池價格的壓力。
?
為此,3月中下旬,工信部原材料司、發改委價格司、市場監督總局和反不正當競爭局四部委召開座談會,討論鋰資源保供穩價問題,會上提出要共同引導鋰鹽價格理性回歸,加大力度保障市場供應。
?
只是這樣的約談效果并不明顯,截至目前,國內電池級碳酸的鋰市場報價仍然高達46萬元/噸-48萬元/噸,相較于高點雖然有所回落,但仍處于較高水平。
?
事實上,碳酸鋰的拐點距離我們仍然較遠,主要是國內眾多鋰鹽場雖然名義的在建產能較多,但能真正開工生產的仍然較少,供需結構仍然較為緊張。
?
2021年共有17家企業新增碳酸鋰產能,預計到2023年完成產能爬坡;由于處于建設中,也就意味著今年碳酸鋰的產能供給仍較為緊張。英大證券預測,2023年新增產能將達到21.8萬噸,屆時國內碳酸鋰產能將達到68萬噸,產量將達到35萬噸。
?
?責任編輯 | 黃海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