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神秘新首富,身家是許家印兩倍,投資比亞迪大賺超1000億
但相比王傳福,呂向陽更為神秘和低調。
來源/易簡財經
6月8日,比亞迪總市值1292.3億美元再創新高,超越大眾,僅次于特斯拉和豐田。
比亞迪受熱議的同時,其創始人王傳福,以及更為神秘的“幕后推手”——其表哥呂向陽也被推到臺前。
在2022年胡潤中國百富榜上,呂向陽張長虹夫婦,更是以1250億的總資產坐上“廣州首富”寶座,是恒大許老板的2.6倍。
但相比王傳福,呂向陽更為神秘和低調。
呂向陽是融捷股份董事長,融捷總部坐落于廣州珠江新城CBD,廣州國際金融中心45樓。遇上低溫陰雨的天氣,云霧繚繞著廣州花城廣場周邊高層建筑,外界對于融捷股份的認知,也充滿了朦朧感。
殊不知,融捷股份在呂向陽的帶領下,早已形成房地產、礦產、資本運作、金融服務等的巨大資本版圖。特別是在對比亞迪的投資上,從250萬的注資到大賺千億,呂向陽還被稱為“中國巴菲特”“中國新能源產業之父”。
這位低調的廣州首富,可以說每一次都精準踩中了經濟發展的脈搏,在商界造就了一段又一段的佳話。
250萬的投資
1962年,呂向陽出生于安徽一個貧苦家庭,16歲初中畢業后,經人介紹進入了中國人民銀行安徽省分行工作。5年時間,呂便成為單位最年輕的科長,不到30歲,就被提拔為行長。
直到1993年,在時代浪潮帶動下,呂向陽來到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廣東創業。1995年,呂向陽創辦了融捷投資,從事房地產和紡織品制造,比如上海打浦路271弄面積超20萬㎡的東泰花園項目、深圳美萬嘉國際裝飾材料城等等,由此迅速積累了大量原始資本。
也正是在這一年,呂向陽的表弟王傳福,南下深圳創辦比亞迪卻苦于缺少創業資金,于是找到了自己的表哥。
呂向陽一開始是反對的,但王傳福堅持道:“我是研究電池出身的,也有電池企業的管理經驗,我相信自己,你也了解我的能力。至于市場方面,你可以不相信我的判斷,但你應該相信電池行業的潛力。”
最終,呂向陽慷慨出資250萬元,并以第二大股東的身份,與王傳福一同創立了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專注于鋰離子電池的生產。事實證明,呂向陽的眼光是精準的。
2002年,比亞迪上市,創下當時54只H股的最高發行價記錄,市值在短短兩月之內就上漲70%。
在資本助推之下,那一年,王傳福和呂向陽這對表兄弟雙雙沖上《福布斯》中國內地富豪榜,分別以1.52億美元和1.45億美元的資產,名列41位和48位。
上千億的回報
2003年,王傳福已把比亞迪做成了國內第一、全球第二大手機電池制造商,超越日本三洋成為世界電池之王。同年,王傳福宣布比亞迪要做國內最大的電動汽車企業,并稱“對電動汽車有200%的信心”。
2008年,折服于王傳福的行動魄力,巴菲特投資2.35億美元,購入比亞迪10%的股份,這也是其在中國投資的第一家公司。在巴菲特的影響之下,比亞迪瞬間成為全世界財經媒體關注的焦點,股價一飛沖天。
如今,比亞迪的市值已經超過7000億,14年時間里巴菲特賺了30多倍。而呂向陽則遠不止于此,這讓他也有了“中國巴菲特”的名聲。
巴菲特與呂向陽
目前,呂向陽個人仍是比亞迪第三大股東,呂向陽與其妻子張長虹共同控制的融捷集團,還是比亞迪第五大股東。呂向陽直接和間接掌控了比亞迪13.51%股份。
去年年底,比亞迪的收盤價為268元一股,呂向陽手中的股票價值已經達到641億。呂向陽與融捷集團,持有的比亞迪股份市值超過1000億元,還不算此前套現的股份。
當年呂向陽拿著250萬元,如今換來了上千億的資產,一次投資的回報超過4萬倍,賺得盆滿缽滿,外界也將王傳福與呂向陽的合作關系,稱作實業與金融親密接觸的絕佳版本。
鋰電布局
比亞迪不僅為呂向陽帶來了資本上的迅速膨脹,更令他的事業邁上了一個新臺階。比如,對于新能源領域的重要前瞻。
2001年,當投資者們還搞不清什么是鋰電時,呂向陽就以超前的眼光進軍鋰離子電池材料領域,投資成立融達電源材料有限公司。2005年,他又轉戰礦業,在四川甘孜州,花了1.1億元投資亞洲最大固體鋰輝石礦,并成立融達鋰業。
2007-2013年,呂向陽先后在老家安徽,成立多個新能源材料公司,開展鈷鎳銅、鋰電池正負極材料等等的冶煉生產。
2014年,呂向陽拿下路翔股份,并更名為融捷股份,一年后便借殼路翔股份上市。
路翔本以瀝青為主業,呂向陽接手后開始轉型鋰電生產。但當時鋰電行業發展平平,轉型初期的融捷股份經營并無起色,2020年4月還被實施了退市風險警示,成為*ST融捷。
而轉機也發生在這一年。前有2019年比亞迪入股,融捷股份一舉獲得比亞迪大量的鋰電設備訂單,后有隨著全球鋰資源緊缺和價格上漲,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游鋰礦及原材料供應商因鋰價走高賺得缽滿盆滿,融捷股份也不例外。2020年,融捷股份成功扭虧為盈,凈利潤2104萬元,ST成功摘帽。
2021年初到2022年初,碳酸鋰的價格一路飛漲,從5萬/噸一路上漲至50萬/噸。
2021年,融捷股份營收9.21億元,同比大增136%,歸母凈利6829萬元,同比增加224%。今年一季度,多家鋰電上游企業業績增速高達5倍甚至10倍,其中融捷股份更是加足馬力,凈利2.5億元,暴漲近140倍。
與業績一樣一路狂飆的,還有融捷的股價,從2021年4月的44.4元,一度攀升至193.9元的高位,區間漲幅近337%。
龐大融捷系
一位了解呂向陽的人士對易簡財經表示:因為有過央企銀行工作的經歷,呂老板在金融合規方面,有著很強的監管意識,審慎與及時止損是他在投資中的重要特性。
除此之外,呂老板很看重股權投資,換句話說,呂老板所投的公司,自己要有掌控權或者投票權,并且在投資初期,呂老板很樂意去給自己所投的公司站臺,幫助其拿下融資,而當公司發展到一定程度則愿意選擇放手。
“融捷秉承的是一種很市場化的投資方式,呂老板風格跟美的何享健其實挺相似”,上述人員說到。
帶著這樣“謹慎、先嚴后松”的投資思路,除了房地產、新能源等,融捷集團的業務還囊括金融、健康、互聯網科技等多個領域,并且都有著不賴的成績。
金融方面,2009、2010年,呂向陽先后成立深圳融資擔保和廣東融資租賃公司。2011年,成為安華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大股東。
而在這幾年火熱的健康賽道上,2018年,呂向陽從金道明、馬紹琴夫婦手中拿下了上市公司樂金健康控制權,并更名為融捷健康,主要生產銷售桑拿設備、空氣凈化產品、健身器材等相關產品。
前三年因為收購資產不達標,融捷健康不斷進行商譽減值,業績三連虧。但就在2021年,融捷健康處置了虧損企業參股公司的股權,轉虧為盈,實現凈利約為2420萬元。2022年一季度,融捷健康凈利潤約為516.3萬元,公司在呂向陽的運作下走向正軌。
不僅如此,2022年5月,融捷健康以2.12億元,轉讓參股公司中盛溯源15.58%的股權。此前融捷健康斥資1.1億元拿下,這也意味著,一買一賣之間,融捷健康賺了近一倍。
熟悉呂向陽的人曾說:“呂向陽的學歷不高,但是知識卻非常廣博,他幾乎什么都懂,而且一直保持學習習慣?!痹诓粩嗟膶W習與投資里,呂向陽總能精確走在發展的前沿。
比如,投資盛光微電子,進入數字成像智能視覺芯片領域,投資廣州文石,推動中國電子紙柔性顯示終端產業發展;成立融捷健康智能科技,進入健康可穿戴智能硬件和云平臺健康大數據服務領域;成立融捷視訊科技公司,進入智能視覺芯片多行業運用領域......
整整二十多年的時間,融捷現在已經發展成為了一家規模非常龐大的金融集團。
目前集團投資企業數量達到81家,實際控股公司數量達到405家,所投資企業的市值超過9000億元、資產規模超過3000億元、營業收入超過3500億元,涉及業務包括新能源、智慧教育、生命科技等多個比較火爆的行業。
結語
從辭職下海,到獨自創業,再到成功投資比亞迪造就佳話,呂向陽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勇氣與智慧之外,也包含著他前瞻性的智慧。
連續20年榮登福布斯,呂向陽這位低調的廣州富豪,一次又一次向眾人展示了什么叫做“中國巴菲特”的眼光。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