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級酒店虧損,我在直播電商找到事業第二春
普通人如何成為百萬粉絲主播?
來源/商業數據派??作者/黃小藝
2020年初,疫情突然爆發,為防控疫情,各地開啟封控隔離,大大小小的行業被迫按下停滯鍵。
在城里一家國企上班的張倩茹夫婦,隔離在老家,擁有了大把無聊時間;幾乎同時,在北京投資了星級酒店的王寶,面臨一次大考驗——封控導致酒店空房率達到頂峰,倉庫里有兩三千萬的生鮮食材積壓,還有數百名員工等待發工資;在山東的娜娜,經營著一家7、8年的十字繡實體店,也被封控在家,生意寥寥。
他們的人生在接下來的兩年走向了意料之外的方向。
張倩茹通過分享穿搭視頻,成了坐擁400萬粉的全職服裝主播,快手616大促期間單場銷售額從95萬增至125萬;酒店投資人王寶成立了直播公司,找到了酒店業在疫情下的第二增長曲線;主播娜娜把線上十字繡生意做得火熱,一個月能播24場,單場最高成績從18萬提升到50萬。?
從未接觸過直播電商的他們,為何能吸引百萬粉絲?又在供應鏈上踩過哪些坑,讓經驗得以化成壁壘?
吸粉的一萬種姿勢
?“49.9的棉褲,還有5秒咱們下架!已經快3000單了!”
沒有冗長的介紹,沒有閑聊,張倩茹喜歡快節奏直接賣貨??焓?16實在購物節期間,張倩茹每天直播5個小時,每場漲粉1萬多。
▲王寶做產品解說,圖片來源于快手
再劃到王寶的直播間,節奏猛然降下來。
伴隨著緩慢的背景音樂,王寶會耐心地和粉絲講解每個產品的功能、原理、用法,“這個太油,是氨基酸含量更高的固態發酵醬油,往米飯上面澆一點,一拌非常好吃,其實醬油的分級是...”有時看到彈幕內容,他還會停下好幾秒,慢慢讀。
而娜娜的直播間,氣氛更日常閑適。
“你喜歡這款是不是,真明智,這個邊角好繡又好看”“我最近確實感冒了,不知道有沒有發熱”...很多粉絲不是刺繡熟手,問題就特別多:怎么繡、哪個好繡、哪個好看、多久回收,還有很多家常嘮嗑。
風格各異,電商主播們似乎有一萬種與粉絲相處的方式。
商業數據派發現,直播間有很多粉絲會換上統一的頭像,或是將主播名作為自己昵稱的前后綴。
▲圖片來源于快手直播間
“我們喜歡主播才換上頭像和昵稱,這樣顯得一家人整整齊齊的。”王寶的粉絲還會制作直播預告視頻、發布直播錄屏,自發地幫忙宣傳;張倩茹停播了一段時間后,有不少鐵粉會去短視頻下“表白”道,“你不在,我都不知道去哪兒買東西。”
這屆粉絲,很擅長自我攻略。
他們需要買什么,會在直播間向主播“要”。本來只賣十字繡的娜娜,就因為粉絲的需要,去好物聯盟上挑選了相應的產品,掛到直播間。
每個主播都可以成為一個小百貨。這種信任的搭建,把消費從選貨比價的競爭中解救出來。
這種信任究竟是如何建立的?
“我們的圖樣都是精心挑選的,常買的人都知道我們性價比也很高。另外,我覺得信任是相互的。”剛開播時有很多人不會繡,娜娜會耐心解答、演示,后來專門請刺繡老師,開了新賬號直播講課。
除了賣原材料,她還會回收粉絲繡好的成圖,一個大圖500元。很多粉絲會在寄回成圖的時候,會附上自己想說的話,有些是感謝,有些是表達初次刺繡的忐忑。
“之前有個抑郁癥女孩,說謝謝娜姐,讓我對生活有了新的希望,每天靜下心來繡幾根,就不會再想亂七八糟的事了。”娜娜逐漸了解了這些粉絲的故事,“她們要么是在家帶寶寶的媽媽,要么是照顧生病的老人沒辦法出去工作的大姐,都是挺辛苦的?!?/span>
她們在家繡3個月完成一幅圖,再找娜娜換500元人工費,仿佛娜娜不是一個商人,而是提供寶貴機會的“老板”,托舉起想要去外面世界賺錢自立的心愿。
王寶同樣認為,主播與粉絲情感建立的基礎是真實的分享和平等的溝通。寶粉在快手的“寶多多”粉絲群已經有1900多人,全是10級以上的鐵粉,王寶會為他們登記生日,在生日月寄出禮物。
一旦出現了快遞停滯等問題,王寶都會和老鐵們商量,“溝通特別重要,他們非常在乎有沒有打一聲招呼,當然,這些都是加分項,前提還是大家感覺在我們這里能買到高性價比的東西?!?/span>
運營小白進化論
616大促期間,王寶的總計GMV達到千萬級;張倩茹的單場GMV從95提升到125萬;娜娜的帶貨領域最小眾,但GMV增長率達到170%。
亮眼數據的背后,是他們從小白開始,一直不斷地學習、模仿、復盤、測試。
張倩茹夫婦開始分享的穿搭視頻,基本沒觀看量;剛開始直播的前2個月,觀看人數也剛剛停在50多,一天只能賣出七、八十件衣服。
為了擴大銷量,張倩茹主導出鏡帶貨,丈夫朱立新開始全力研究運營策略。
平臺的投放工具越來越智能,使用門檻也不高,面對越來越激烈的競爭,主播們只能想辦法優化投流效率。
踩過坑,才知道怎么避過坑。
今年是第三年,張倩茹一場直播能有效地投5萬塊,朱立新總結道,“投磁力金牛,得建立在貨量充足的基礎上,不然利潤點回不來的?!苯?,他們升級了策略,“開始福利款不投,先跑自然流量。等到要上跑量貨品的時候,我們才接流量?!?/span>
投流除了要根據粉絲畫像、粉絲年齡、地域投,甚至可以精細化到每個商品的時段:主播可以提前排好上鏈接的順序,發給服務商,由他們制定出每個品類、每個產品在每個時間段應該怎么投放的系統策略。
如今應對616大促,夫妻倆更加得心應手了。先下手為強,他們提前一個月把反季清倉的服裝賣了起來,幾分鐘內,49.9元的棉褲就售掉了3000件。
相比張倩茹夫婦,王寶做616活動的目的很清晰——不賺錢、做消費者觸達。
“今年大促,我第一是做囤貨場,賣一些之前賣過很多遍的、日常能用的、能囤的爆款。因為這些東西大家已經買過無數遍了,所以都敢去買;第二個,是和更多品牌廠家合作,還要盡可能把利潤壓到最低?!?/span>
王寶發現,產品最重要的是復購率:“凡是有復購率的產品,大促期間不是要賺錢,而是要更多地觸達消費者,讓消費者對大促活動產生興趣。”
為了了解投流的效率,王寶嘗試了一次24小時直播,“我們也在測試不同時段,產品和投流如何達到最佳效果。”
關鍵的供應鏈
沒有好的供應鏈,曝光再多也不能帶來有效轉化。
通過直播平臺,酒店能將賞味期限短暫的泰國大蝦等生鮮食材銷出去,另外還會做一些面包、咸菜等產品獲得收益,王寶認為,“對大家來說,坐在家里就能吃到骨折價的五星級酒店伙食,是很劃算的,對酒店來說,也找到了疫情期間喘息的機會。”
為了清倉疫情期間積壓的兩三千萬貨品,誤打誤撞進入直播的王寶,在銷路拓寬后,還意外實現了對酒店供應鏈成本的壓縮。
王寶舉了個酒店羽絨被的例子,“我們每年需要兩千床被子,但在直播間里,一場直播就賣兩千條,量大后能拿到更低的工廠進貨價,成本能節省15%左右。”
“這個是一個非常非常偉大的數字,要知道,傳統行業也就掙5%—20%的利潤?!?/span>
除了占比百分之二十的酒店類產品 ,直播間百分之八十的銷量都來自于直播后搭建起的新供應鏈。其中,一部分來自于酒店業經營多年積累下的人脈;一部分來自于專門負責選品的新員工們。
但供應鏈的搭建并不容易。王寶需要花費不少時間解決供應商的擔憂,“老鐵們接不接受?價格會不會亂?會不會影響品牌?”
“有一家很大的食品公司,他們就是認知上的問題。”王寶舉例說道,“投資人會擔心價格賣低了、亂了,品牌價值受損?!弊罱K王寶通過一款產品的測試銷售說服了他們,“在所有平臺上的定價全部是16塊錢一盒,而在我直播間里賣29塊9四盒。但我一個月只賣一次這個價格,其他時間我賣23塊5兩盒或者不賣?!?/span>
通過這個策略,這款產品整體的利潤比之前在單一傳統電商渠道的利潤,翻了將近三倍。
“這個產品好吃、健康、實惠,是典型的復購品。粉絲來復購的時候,有時候直播間不賣,他們就會去其他平臺買,利潤很高;每個月促銷的時候,在我直播間賣又能走量,從賺利潤到清庫存,完成非常好的平衡?!?/span>
“其實就是傳統電商、直播電商和傳統商業間的互利結合?!闭腺Y源,多渠道搭配,王寶慢慢搭建起了自己的直播供應鏈。
這些寶貴的供應鏈,王寶不僅會用于自己直播公司孵化的帶貨主播,還會提供給其他合作主播,幫助主播成長和服務粉絲。
“新主播沒有供應鏈,可以用平臺的好物聯盟?!蓖鯇氀a充道,“但如果有主播想要我們的獨家貨盤,可以通過團長功能,給他貨盤樣品、機制和方案,走平臺分賬,抽取一定的利潤?!?/span>
張倩茹夫婦同樣重視供應鏈,他們已經有了一個2000多平的囤貨倉庫。616期間,張倩茹每天的GMV在100萬上下,倉庫要備200萬的貨,“基本上這邊塊賣空,那邊再進,形成一個循環。616期間每天庫房都進兩大掛車?!?/span>
▲張倩茹、娜娜展示倉庫存貨,圖片來源于快手
張倩茹賣的商品單價低,單品件數少,在直播間是炸場的福利,每每登場總能讓直播間熱鬧起來。但搭建起這條低價尾貨供應鏈,算是一波三折。
最初,夫妻倆通過多番詢問,在快手上找到了同城尾貨批發商,“他們主要是一些品牌尾貨,還有商場櫥窗的下架款?!币驗楫敃r本錢不多,夫妻倆按起批量買下幾百件,開始了直播。
后來直播間穩定人數漲到了160人,原先的貨量顯然不夠了,“品牌尾貨很多都只剩下S碼,并不是大眾的尺寸,不好賣?!边@也成為他們漲粉、漲銷量的一個瓶頸。
那時候,他們注意到同城批發老板們在朋友圈發的進貨圖,想到不如跳過這層中間商,自己去廣州找源頭好貨。
2021年9月,直播間的單場銷售量已經可以到達幾千件,朱立新加了一圈兒工廠廠主的微信,也有了專門的跑貨對接人,能幫他聯系義烏、廣州的工廠,直接從工廠發貨。
這段時間是夫妻倆在快手平臺漲粉最快的時候。
因為直播間主打性價比,客單價不高,供應鏈質量是關鍵。從批發商手上拿貨,中間還有賺差價的供貨商、渠道的中介,銷售價格也會跟著上漲。自建供應鏈后,張倩茹有了專人對接,直播間商品工廠直發,供應鏈逐級縮短,降低了成本。
朱立新慶幸自己早早解決了供應鏈問題,“去年感覺一起做的人非常少,今年周圍卻有很多。同行之間,你賣20他賣19,存在打價格戰的現象。像這種誰都有的市場通貨,我們只能把價格壓到最低,不能讓粉絲覺得買貴。”
面對競爭,張倩茹、朱立新夫婦在自建供應鏈的基礎之上,優化了直播間的投流策略。王寶開始將自己專業的直播帶貨能力向外輸出,賦能給更多的主播。相較日常,大促會給專業的電商主播更多的流量紅利,如何利用好大促流量,對電商主播來講,本身也是一次考驗。?
結尾
新變化下,總有人搶先一步嗅出機遇,而時代也總會獎勵這些先行者。
最近,張倩茹夫婦搬了新家,還打算再招一個短視頻制作的員工,把作品打磨得更精致;娜娜計劃加強下商業化投流;而王寶開始策劃做出自己的品牌,他說比起賺錢,目前更應該加速摸索,打通更多商業鏈路。
直播電商的時間并不長,但故事猶如恒沙沙數,普通人在這里開拓了不普通的事業。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