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汽車的“事故門”困境:隱患頻頻投訴眾多,三年多虧損近300億
看似有著一片美好前景的新能源汽車,一直以來都沒有完全打消大眾對產品質量的質疑。
來源/《港灣商業觀察》作者/王心怡
人們在接受新型事物出現的同時,也會對該事物提出質疑,在不斷探索中取得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出現亦是如此。看似有著一片美好前景的新能源汽車,一直以來都沒有完全打消大眾對產品質量的質疑。
小至鎖電、續航,大至系統故障及自燃問題,都是大部分新能源汽車的通病。
6月22日,蔚來測試車從高處墜下事件,使得新能源車質量問題再次回到大眾關注視野,“蔚來汽車墜樓兩名試車員身亡”話題更是沖上全民輿論,好幾個詞條直沖熱搜榜。
財務表現上,蔚來汽車(09866.HK)五月環比同比均實現新突破,卻“掉隊”新能源汽車,虧損情況依舊,研發占比不足13%,如何在行業中取得優勢?賺錢與研發難題擺在眼前,蔚來汽車的未來故事該怎樣講?
事故頻發背后,消費者不少質疑
2022年6月22日,一輛載著兩名試車員的蔚來測試車從上海創新港停車場3樓墜下,被救的兩名試車員中,其中杜某因搶救無效身亡,張某某經醫院手術后效果不佳,于23日凌晨宣布死亡。
蔚來汽車對此回應稱:“其中一名為公司同事,另一名為合作伙伴員工。事故發生后,公司第一時間協同公安部門啟動了事故原因調查分析程序。根據對現場情況的分析可以初步確認,這是一起(非車輛原因導致的)意外事故。我們對這次意外非常痛心,對罹難的同事和合作伙伴員工表示深切哀悼。公司已經成立專門的小組,幫助家屬處理善后事宜。”
而在此次回應前,蔚來汽車的首次回應就引發了熱議,蔚來汽車在回應的最后一句指明:“與車輛本身沒有關系”,被不少網友表示心寒,隨后此回應刪帖,蔚來汽車進行重新回復。
對于為什么要在停車場三樓聽上去就極具風險的地方試車?有業內人士向《港灣商業觀察》指出:“該選址其實在行業中屬正常情況。”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向《港灣商業觀察》表示:“雖然是試車環節出現事故,但是事件在輿論上造成的負面影響很大,不利于蔚來汽車的品牌、也可能影響蔚來與其他品牌的業績競爭,雖然試車本身就充滿危險,但消費者并不會特別注意其中的差別。”
此次意外并非蔚來汽車今年首次引起公眾對其質量的質疑。
今年6月初,有用戶在蔚來APP上表示,自己等了一年四個月的車,提車第13天,出現了趴窩故障:“提車的前幾天車門無法解鎖打不開、車輛無法上鎖、前后雷達故障等等小故障也就算了,提車的第13天正常行駛,沒有任何前兆,突然整車斷電,剎車失靈,只能依靠慣性緩慢停下,全部電氣設備失靈,雙閃沒法打開,更別提在后備箱的三角架。”
對此,蔚來量產產品質量高級總監“William_yao”在6月12日回應稱,“近期收到了兩起ET7用戶反饋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出現停駛的情況,我們質量團隊高度重視,第一時間成立了調查小組。經初步分析,原因是車輛的低壓蓄電池充電模塊發生了失效故障,該故障在車輛的儀表上有提示,但是不夠明顯,對于有效引導用戶停止駕駛并靠邊停車提示強度不夠。發生故障后,車輛如果再繼續行駛約10-15分鐘,低壓蓄電池電量耗盡,就會產生車輛停駛的情況。”
作為蔚來汽車旗下首款量產車型蔚來ET7,于今年3月28日正式開啟交付。綜合上述信息,這也就代表著,蔚來ET7交付不足三個月的時間就已經發生了兩起趴窩故障。
2022年5月,蔚來ET7的交付量已達1707輛,而在短短一月就發生了一起故障及事故,公司是否擔心未來的銷量?《港灣商業觀察》聯系了蔚來汽車,并無收到回應。
除了已經被大眾知悉的故障問題,《港灣商業觀察》在黑貓投訴平臺檢索蔚來汽車時發現,仍有不少消費者對產品提出質疑。截止2022年6月28日,蔚來汽車在黑貓投訴上共有125條投訴,已回復110條,已完成101條,完成率81%。
有消費者在黑貓投訴上表示:“本人2022年1月安裝的家充樁,之前因為一直換電沒怎么用,這個月用來充電發現定時充電不能正常使用,技術員說可能主板壞了,要更換主板,后來跟客服溝通才知道充電樁才保修三年,并不是終身保修,這么短的時間就不能正常使用了,可見充電樁的質量很差,本人強烈要求退掉充電樁,更換成換電權益。”
“一年時間內車機系統壞了一次,自動駕駛時,拐彎時候突然加速,差點撞到障礙物,維修了網絡模塊,然后雨刷感應壞了2次,出風口壞了6個,門把手壞了2個,無線充電模塊壞了,小電瓶壞了一次,突然把我全車斷電,扔在路中間,小電瓶沒有質保,自費,中控大屏當時用積分升級后有亮點,沒在意,現在又說中控大屏這種有亮點的也是屬于壞了的,我讓他自己去調當時升級后的照片,到現在都不給我回復。”
著名經濟學家、新金融專家余豐慧向《港灣商業觀察》表示:“交付不到三個月,事故率較高,對蔚來汽車的品牌影響還是非常大的,或許這與研發投入不太夠存在一定的關聯。另外蔚來汽車還要注意不要過度地注重市場推介宣傳,要把精力放在實際上。”
三年多294億虧損,增速下滑評級被下調
上海蔚來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蔚來汽車”或“蔚來”)為蔚來汽車主要運營主體,創立于2014年,致力于通過提供高性能的智能電動汽車與用戶體驗,為用戶創造愉悅的生活方式,打造全球范圍內的用戶企業。
在資本市場上,同花順顯示,蔚來港股股票(09866.HK)從上市至今,上漲了18.06%,而美股股票(NIO.US)從2021年6月28日至2022年6月27日,一年的時間,下跌了49.08%,市盈率為-32.54倍。
? ? ? ? ? ? ? ? ? ?(圖片來源:同花順)
如果說材料價格上漲等不可違抗因素,給整個新能源行業造成了一定沖擊,那目前來看,蔚來汽車重新站起來的過程還是慢了一些。
6月1日,蔚來公布了今年5月交付量,共交付新車7024臺,同比環比均實現增長。但如果對比同行來看,今年五月,理想汽車交付了11496輛,哪吒汽車交付了11009輛,小鵬汽車交付了10125輛,零跑汽車交付了10069輛。而蔚來卻沒能突破萬輛關卡,掉隊新勢力。
除此之外,在一季報發布前后,多家機構都對蔚來進行了評級下調,其中包括花旗銀行、大和、德意志銀行、摩根士丹利等。
大和認為,蔚來首季經調整凈虧損為12.85億元人民幣,較去年第四季的虧損約17.16億元人民幣有所收窄。期內汽車業務毛利率為18%,按年及按季均下跌,相信是由于電池成本增加。
財務數據顯示,蔚來汽車2019-2021年分別實現營收78.25億、162.58億及361.36億,實現良好趨勢。但對比凈利潤而言,蔚來汽車目前仍處于虧損狀態,同期,凈利潤分別為-114.13億、-56.11億及-105.72億。2022年一季度仍產生凈虧損18.25億。
換句話說,三年一個月的時間,蔚來汽車虧損總額超過294億元。
蔚來汽車在財報會對一季度虧損解釋為:“主要受車輛毛利率下降以及電力和服務網絡投資擴大所致。蔚來汽車2022年一季度共建成換電站107座,超充站122座,目的地充電站55座。”
蔚來的新建設并不止于擴產,今年似乎也在研發上做足了準備。據悉,5月20日,蔚來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正式開始掛牌交易,股票代碼為“NIO”。蔚來將借助新加坡的國際經濟與科技中心的優勢,與新加坡本地科研機構展開深度合作,在新加坡建立人工智能與自動駕駛研發中心,進一步完善蔚來的全球研發與業務布局。
但在過去研發投入上,似乎并沒有體現出蔚來對研發的愈發重視。2019-2021年,蔚來汽車分別在研發上投入44.29億、24.88億及45.92億,分別占比同年總營收的56.6%、15.3%及12.7%,占比呈直線下滑趨勢。
隨著新建的研發中心誕生,蔚來在未來或許會加大研發投入,沈萌表示:“研發在營銷占比,有計算方面的問題,即蔚來今年的研發投入基本上規模保持穩定,但是隨著營收的快速增長會讓研發在營銷占比的數字看起來‘不好’。”
“實際上一個企業的研發體系是相對穩定的、即使不斷追加投入也未見得可以實現更高的投入產出比,所以蔚來能繼續保持穩定的研發投入規模、更主要是實現對關鍵底層核心技術的掌握,就能夠形成一定的競爭差異基礎和壁壘。”
蔚來汽車在未來如何平衡取舍?沈萌認為:“在激烈競爭中,選擇品質還是業績,對于蔚來是一個很嚴峻的問題,如果過于追求業績、忽略品質,可能會導致品牌價值被削弱,只有先堅持品質、未來業績會呈現指數增長。”(港灣財經出品)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