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和美團的秘密,不止1650億
近日,一則“騰訊將出售美團全部股權”的傳言,在社交平臺愈演愈烈,本以為騰訊的淡定回應能平息輿情,不成想,網友和二級市場并不買賬,騰訊和美團都一度遭遇大跌,直到昨晚騰訊公關總監(jiān)張軍的再度辟謠,美團才止跌回彈,久未露面的馬化騰和神隱許久的王興,是被無良媒體“算計”了,還是在謀劃一盤新棋?
來源/互聯網那些事
近日,一則“騰訊將出售美團全部股權”的傳言,在社交平臺愈演愈烈,本以為騰訊的淡定回應能平息輿情,不成想,網友和二級市場并不買賬,騰訊和美團都一度遭遇大跌,直到昨晚騰訊公關總監(jiān)張軍的再度辟謠,美團才止跌回彈,久未露面的馬化騰和神隱許久的王興,是被無良媒體“算計”了,還是在謀劃一盤新棋?
騰訊拋售美團?假的!
8月16日午后,美團港股一泄千里,一度跌超10%,究其原因,市場普遍認為與多家媒體報的“騰訊計劃出售美團全部股權,約合人民幣1650億元”的報道有關,16日下午,騰訊先是對部分媒體回應稱對傳言“不予置評”,不過,并沒能打消網友的疑慮,16日晚,騰訊公關總監(jiān)張軍又在朋友圈再一次辟謠,擴散到社交媒體后,這場輿情風波才有了消停之象。
不禁納悶,為何媒體和網友寧可輕信外媒的報道,卻不信來自騰訊的辟謠?
部分媒體首發(fā)報道時引用的信源皆來自路透社,而路透社的造謠我們,早不是一次兩次了,一如張軍所言,確實不像一個嚴肅媒體的作派,這條報道還備注了記者的名字,一個叫Julie zhu,一個叫Kane Wu,實際上,真要一查到底,很容易揪出所謂的“消息人士“究竟是誰,但問題并不在于此。
哪怕這次傳出消息的不是路透社,而是別的媒體,網友和二級市場的散戶仍會覺得不是空穴來風,為什么呢?
關注騰訊的都知道,一段時間以來,騰訊頻頻對所持“績優(yōu)股”對手,包括但不限于花式減持京東等,所以即便真要減持美團,似乎聽起來也不意外,此外,紅杉資本沈南鵬頻頻減持美團,截至2022年當前,沈南派減持美團股票已超過1億股,持股比例降至2.69%。
所以,簡單梳理,不難看出,正是因為騰訊此前有減持的先例,加上資本大咖沈南鵬對美團的頻頻減持,一度造成了騰訊減持美團合理性的假象,這也是“騰訊計劃出售全部美團股份”傳言空降熱搜的重要原因。
另據《螺旋實驗室》不完全統計,騰訊近4個月以內,有多款明星網紅產品停止運營,包括承載一代80后回憶的“QQ堂”、無數小說迷念念不忘的“搜狗搜索APP”、網紅剪輯軟件VUE等等。
這些知名產品的停運,也被解讀為騰訊降本增效的主動出擊,2022年Q1,美團實現營收462.69億,凈虧損-57.02億,看起來,騰訊和美團都各有各的難言之隱,但是否真如外在的表象那樣,這兩大巨頭,已經走到了“分手”的前夜?
馬化騰和王興的心照不宣!
七年前,美團和大眾點評合并,王興成為最高統帥;六年前,騰訊33億美元領投美團E輪;5年前,騰訊以40億美元領投美團…… 如果用錢來衡量的話,馬化騰對美團可以說是愛得沉深,如果談私人關系,烏鎮(zhèn)世界互聯網大會的座位,劉強東和王興更被網友夸成馬化騰的“左膀右臂”。
烏鎮(zhèn)“東興飯局”,圖源網
在商言商,馬化騰對王興的慷慨,更多源自于騰訊和美團的生態(tài)互補式利益綁定,美團是唯一一家在微信支付上擁有三個不同入口的第三方服務提供商,依托騰訊的社交流量、支付入口與地圖、云服務的互聯互通,美團的吃喝玩樂產業(yè)鏈得到了巨大的賦能。
反過來,美團除了在騰訊微信錢包、小程序等多個業(yè)務板塊上起到至關重要的助推作用外,更是遞給了馬化騰一張與阿里系本地生活抗衡的王牌,從戰(zhàn)術到戰(zhàn)略,騰訊美團協同共進,像極了親密的戀人和戰(zhàn)友。
如今,美團雖然財報上仍然虧損,但還有一堆亮眼的數據彰顯著其驚人的成長性,2021年,美團實現營收1791.28億元,同比增幅高達56.0%,餐飲外賣及到店、酒店及旅游分部的經營溢利由110億元飆至203億元。
截至2022年8月17日收盤,美團報170.000港元/股,收漲3.34%,總市值高達1.05萬億港元,是小米市值的3.6倍,不能簡單粗暴說美團比小比有價值,但至少說明,投資人與評級機構仍然十分看好美團的成長空間。
騰訊財報簡覽/百度股市通
再看騰訊,業(yè)績依然十分穩(wěn)健,2021年全年實現營收5601.18億元,同比增長16.19%,凈利潤2248.22億元,同比增長40.65%,盡管馬化騰曾在業(yè)績電話會議中強調要縮減業(yè)務,聚集主業(yè),但良好的盈利能力與充沛的現金流都可以讓騰訊很長一段時間內高枕無憂。
馬化騰即便真的下決定要出售美團股權,那必然不可能是缺錢,最多是響應國家號召,避免經營太過集中,截至2022年Q1,騰訊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的公允價值已從2021年末的9828億元降至6060億元,對風口的把握與對政策的解讀能力上,馬化騰無疑是學霸級理解。
又或許,馬化騰的系列舉動還一定程度上帶點“私心”,向潛在投資人或股東傳遞可以減持變現的訊號。
“不再寫詩”的王興比亦師亦友的馬化騰還要低調,沒有聲音、沒有圖像,同樣具備了在特殊階段干大事的沉穩(wěn)老練。
騰訊二季報發(fā)布在即,那這一備受爭議的謎題也終將揭開謎底,但無論騰訊對美團減持與否,馬化騰和王興都不會是輸家,而騰訊和美團,都有光明的未來!
參考資料:
信源綜合鳳凰網財經、財通社、每日經濟新聞、市界、美團&騰訊公開財報等,圖源網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fā)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fā)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