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科技被低估了嗎?
資本市場本就是一個極易受到各種復雜因素影響的利益博弈地,但只要核心優勢長存、經營業績穩健,企業便能行穩致遠,一切都會慢慢回歸到它原本的價值上。
作者?| 魏無羨??編輯?|?藍妹兒??出品?|?藍媒匯財經
近年來,伴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不斷突破和滲透,傳統智能家居市場保持了強勁的發展勢頭,而其中的智能清潔市場以其快速增長的態勢頗為引人關注。
以清潔家電領域中具有代表性意義的掃地機器人為例,根據中怡康中國零售數據監測顯示,2021年,中國掃地機器人的市場規模達到了108億元,同比增長22.2%,已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市場;今年5月,掃地機器人的線上渠道銷售額更是同比大增171.5%,是5月線上渠道中銷售額同比增長最高的家電類目。
尤其是放眼國內,這是一塊正處于快速發展中且未來大有可為的細分市場。對比洗衣機已經高達90%以上的滲透率,掃地機器人在我國各級市場還遠未飽和。相關數據顯示,我國2020年掃地機器人的市場滲透率僅為4.14%,尚不足5%。往小了估算,掃地機器人國內滲透率再提升個5-6倍,不是難事。
從科沃斯、iRobot到石頭科技、追覓科技等,一場圍繞地板的百億爭奪戰早已打響。
其中,成立于2014年的石頭科技最先以小米生態鏈企業的面目展現在外界面前,后期依靠核心技術突破不斷推新,同時加強自有品牌建設,于2020年2月實現上交所科創板上市。
上市后的石頭科技(688169.SH)股價曾長期在千元以上,當然也經歷過震蕩下行。但在業內人士看來,對于一家科技企業來說,上市本就不是終點,上市后的股價起伏波動也不可避免。
尤其是立足整體去看,智能掃地機器人的市場夠大。對于石頭科技來說,在足夠大的市場藍海,掌握引領行業的先發技術,同時又具備持續創新的機制和能力,伴隨其技術推動產業升級的價值不斷放大,股價回升只是時間問題。
與此同時,不管股價變化與否,應該看到的是,石頭科技近年來業績始終保持穩健增長。根據石頭科技2021年年報,公司實現營收58.37億元,同比去年增長了28.8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4.02億元。尤其是在大環境不利的背景下,石頭科技2021年的海外市場收入實現了33.64億元,同比增長超80%。
業績穩健,技術優勢明顯,且市場足夠大,不禁會令人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如今石頭科技的股價是否被大大低估了?
掃地機器人是如何一步步俘獲人心的?
近期,行業內發生了一件大事:8月5日,亞馬遜宣布已經和美國掃地機器人品牌iRobot達成協議,亞馬遜將以每股61美元的全現金價格收購iRobot公司,交易總額達到約17億美元。iRobot Corp(NASDAQ:IRBT)在當天的收盤價是每股49.99美元,這也意味著亞馬遜此次收購溢價了超過20%。
亞馬遜的收購令iRobot短暫地重回大眾視野,后者堪稱是推動掃地機器人行業發展的先驅之一。2002年,iRobot推出了可隨機碰撞式進行清掃的Roomba掃地機器人。作為業內最早進入掃地機器人賽道的廠商之一,iRobot至今仍穩坐全球掃地機龍頭寶座。
2008年和2016年是掃地機發展過程中另外兩個重要的發展節點。2008年,得益于技術創新,激光雷達的成本被美國掃地機器人廠商Neato降到了200多人民幣的水平,這為掃地機器人的進一步普及和發展提供了重要動力。
2016年,石頭科技則率先攻克了國內掃地機器人在智能感知和算法規劃方面的技術瓶頸,通過自研的LDS+SLAM激光雷達技術和其大規模應用,將行業產品的整體價格降了下來,一款具有導航及路徑規劃的智能掃地機器人,售價僅為1699元/臺,這一價格遠低于當時市場中其他的全局規劃類產品。
技術的不斷創新和產品的屢次迭代令行業蓬勃發展。近幾年,隨著AI技術、激光及視覺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智能掃地機器人與AI技術、激光及視覺技術相融合成為行業的主流發展方向之一。
科技創新在掃地機器人產品上不斷落地發展,也促使產品銷售猛增,越來越多消費者開始嘗鮮體驗。根據奧維云網(AVC)全渠道推總數據顯示,預計國內的清潔電器市場2022年的銷售規模將達到374億,總銷量突破3200萬臺。
掃地機器人實現智能的核心是什么?
雖然行業已經高速發展了數年,但因疫情影響下的“宅經濟”更為掃地機器人的發展“添磚加瓦”,很多居家時間更長的年輕消費者都陸續種草掃地機器人。
掃地機器人之所以能愈發受到年輕人青睞的一大原因是:它告別了過去的“電子垃圾”時代,變得越來越智能,真正具備解決用戶痛點的實用價值。那么,決定掃地機器人是否智能以及能否更智能的核心是什么呢?
答案是算法。從技術角度來看,智能掃地機器人是高度集成了人工智能、光電、機電、聲學、力學、材料學和流體動力學等多領域技術的行業,若想提升產品性能,根基在于算法,核心算法、數據積累和算法能力是行業的關鍵壁壘。
從來自用戶端的感知出發,掃地機器人能否在自動清掃的時候做到自如避障而不被卡住、能否真正做好全屋清潔、清潔效率是否既快又好,是決定其智能化水平的基本維度。另外,“無需手洗拖布”、“自動上下水”、“熱風烘干”、“自清潔掃拖洗全能一體”這些進一步解放雙手的功能也逐漸成為頭部產品的標配。
近年來,石頭科技不斷從解決用戶痛點出發,迭代新品。以近兩年推出的口碑爆品為例。2021年8月石頭科技推出首款自清潔掃拖機器人G10,它不僅能自動掃地、擦地,還可以自動洗拖布,水箱可以自動補水,而且基站還擁有自清潔能力,用戶只需按下“開始”就可以真正的解放雙手。
今年4月石頭G10S上市,相較G10進一步新增了自動集塵、抑菌、上下水及拖布烘干功能。吸力升級至市面上最高水平5100Pa,配合獨家的聲波震動擦地清潔效果更進一步。3D結構光+攝像頭避障能力卓越,還可以實時視頻,雙向語音通話,極大拓展了機器人的能力。
企業想要行穩致遠的關鍵是什么?
在業內人士看來,不同品牌推出的掃地機器人之間的競爭不是單一的硬件技術的競爭,更多的是先進算法的博弈,在由先進算法所打造出的各類路徑規劃和深度清潔解決方案的背后,反映的更是企業在AI技術、大數據和定位系統等領域展開的全面“戰爭”。
短短幾年便能發展壯大,石頭科技憑借的是在技術、算法和用戶積累。
首先,石頭科技是國際上將激光雷達技術及相關算法大規模應用于智能掃地機器人領域的領先企業,截至2021年年末,石頭科技已累計獲得知識產權近1000項。
其次,因為智能掃地機器人的工作環境復雜多樣,所以不同家庭環境之間的差異會使得樣本量對于驗證相關算法的魯莽性、穩定性和推動相關技術進步都具有重要作用,即大量且差異的樣本是智能掃地機器人品牌的重要資源優勢。
樣本量即為市場銷量,2021年,石頭科技掃地機器人銷量已達到了282萬臺;另據奧維云網的數據統計,在自清潔新品的拉動下,2022年二季度,石頭科技的掃地機器人國內線上銷售額市占率達到了23.57%,排名第二。
之所以能夠手握具有較高技術門檻的核心技術,這源自石頭科技擁有的強大人才儲備和對于研發不遺余力的持續投入。
據了解,石頭科技如今在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地設有產品研發中心、光電研究院、AI人工智能研究院、機電研究院等國內四大研發基地;截至2021年末,石頭科技研發人員占總員工比例達到了過半的58.29%。
財報顯示,2016年至2021年,石頭科技研發費用分別為0.39億元、1.06億元、1.17億元、1.93億元、2.63億元和4.41億元,累計高達11.59億元;2021年,公司的研發投入在總營收中的占比為7.55%,2022年一季度研發投入為1.17億元,占比更是升至了8.60%。國家對于高新企業的認證基準線是研發投入在營收中的占比不得低于3%,顯然,石頭科技已大大超越了這一基準線。
回到我們在本文開頭做出的設問,如今石頭科技的股價是否被資本市場嚴重低估?筆者認為,其穩健增長的業績及持續創新的技術能力,已經給出答案。資本市場本就是一個極易受到各種復雜因素影響的利益博弈地,但只要核心優勢長存、經營業績穩健,企業便能行穩致遠,一切都會慢慢回歸到它原本的價值上。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