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資本,能否再造下一個“京東”
京東、餓了么、攜程……互聯網圈子里,徐新擊中了其中一部分頂級獨角獸。這種看項目毒辣的眼光,讓徐新收獲了風投女王的名聲。
今日資本創始人徐新
作者/阿布? 編輯/吾人??來源/融中財經(ID:thecapital)
徐新上一次刷爆投資人的朋友圈還是5月份。
當時,被封控在家的徐新在某個團購群求購面包。她在微信群中詢問:“請問哪位鄰居能把我拉到‘團子面包群’?我們家人多,需要面包和牛奶,謝謝哦!”一時間,這張求購面包的聊天截圖傳遍了投資圈,有人戲謔:“她可是叮咚、美團、京東的投資人!”
在強者如云的投資圈,徐新絕對可以算上一號人物。
過去,今日資本投資了大量頭部項目,包括京東、大眾點評、都市麗人、良品鋪子、美團、唯品會、知乎、蔚來等。
在這其中,京東無疑是一個標桿式案例。當時的報道稱,2006年徐新和劉強東第一次見面,劉強東想要200萬美元,徐新給了1000萬美元(A輪),要知道當時京東營收才6000多萬、員工50人,連個會計也沒有。
京東上市后,今日資本持有7.8%股份,投資回報率高達150多倍,賬面賺了100多億元。
不過,近幾年來,今日資本在募資、投資方面不似幾年前那樣“勇猛十足”。今天的今日資本和徐新,能否再造“京東”這樣的百億案例呢?
風投女王的“今日帝國”
在投資圈,徐新被稱為風投女王。
京東、餓了么、攜程……互聯網圈子里,徐新擊中了其中一部分頂級獨角獸。這種看項目毒辣的眼光,讓徐新收獲了風投女王的名聲。2022年胡潤富豪排行榜顯示,徐新身價160億元。在今年新鮮出爐的福布斯中國最佳女性創投人名單中,已經連續兩次位列第一的徐新,再次奪得桂冠。
早在1998年,徐新以5元每股的價格投資了網易,沒多久,互聯網泡沫席卷硅谷,讓網易為代表的一批項目大跌。尤其是2000年,網易股價低迷一度跌至幾毛錢,瀕臨退市的邊緣。股東也不滿徐新的投資決策,但她頂住了壓力,堅持到2004年才完成退出。這一案例,讓徐新收獲了巨額的回報,投資收益率高達800%,徐新也得以一戰成名。
徐新對投資生涯的經典案例進行了回顧復盤。徐新稱,最成功的投資案例應該算是京東、美團。“雖然美團賺的錢更多,但是京東我們的貢獻更大。”她說。
對于京東的投資,今日資本的助力堪稱是一筆“救火式”投資。
2006年秋天,徐新創辦了今日資本,當時,她在全市場搜索,試圖找到那些具備創新性的企業。她關注到京東后,做了一段時間背調后,決定見一見劉強東。
當時的京東已經捉襟見肘。劉強東曾回憶,他當時見了不少投資人,但沒人愿意出錢,急的頭發都白了。在見到徐新時,他想著多要點,于是報出200萬美元,結果徐新覺得太少,提出至少要500萬美元。徐新看來,500萬美元,可能不到一年就花光了,這次見面后,她給劉強東發了一封郵件,里面詳細列出了京東未來可能需要的資金量。2007年8月,今日資本以1000萬美元獨家投資了京東A輪。
拿到徐新的這筆救命錢,京東開始擴品類,京東的銷售額從2006的8000萬元躥升至3.6億元,2008年更是一舉達到13.2億元。
但好景不長,金融危機爆發,讓劉強東談好的新一輪融資告吹。劉強東心急如焚地找到徐新,告訴她自己已經兩晚沒有睡覺了。當時,今日資本對京東的估值是1億美元,但因為市場環境變天,其他人只給出了3000萬美元的估值。徐新決定,自己投資。
徐新拉來雄牛資本,以及徐新此前在百富勤集團任職時的上司——著名銀行家梁伯韜,共籌集了2100萬美金,幫京東渡過了難關。這筆錢幫京東建立起了京東物流這道護城河。
2014年5月,京東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首日,市值達286億美元,彼時,徐新持股市值為22.28億美元,賬面收益回報超過130倍。
而如今,投資京東已經成為今日資本的金字招牌。對于徐新而言,今天的關鍵是,如何投出更多的“京東”。
重倉零售電商、徐新的堅持和執念
縱觀徐新的投資風格,除了眼光精準之外,她對于看好的標的,會選擇長期持有。回顧26年的投資生涯,徐新坦言自己不斷在犯錯中學習。“我犯的第一個最大的錯誤,是偉大的公司拿的時間不長。”徐新說。因為基金的生命周期是有限的,那就沒法賺到巴菲特所說的時間復利的錢。
徐新是巴菲特粉絲,她看來巴菲特成功的關鍵是做了兩件事,第一,是投到了偉大的公司;第二,就是持有的時間非常長。
為了踐行長期持有的理念,徐新做了一只周期為28年的基金。
今日資本對外投資的這只基金有28年的周期。“這28年帶來了兩個非常大的好處,第一,我可以長期持有那些好公司,第二,當我遇到很優秀的公司但價格很貴時,我也可以等待它。因為你不可能天天貴,我有28年可以等待,也不是很著急。”
徐新是一個極為堅持的人,對投資,她堅持好公司就要熬得住,對投資方向,她也堅持在認知范圍內進行投資。從某種層面看,這幾乎成了她的執念。
?
圖片來源:IT桔子
截至目前,今日資本投資目前管理著25億美元的基金,主要投資行業包括零售、消費品、醫藥、互聯網。事實上,近兩年,美元基金紛紛調轉船頭,將投資方向逐步轉移到智能制造領域上,但縱觀近幾年的今日資本,投資方向仍然堅持著過去的一貫方向。
最近一年來,今日資本仍然在下注了不少電商零售項目,東邊野獸、奶蘿博士、Outer、植卡美、饞匪等。縱觀其整體投資策略,電商零售是一貫的重倉領域。
但是,投資行業一個悖論就是極強的周期性。
比如,曾火熱一時的生鮮電商行業,跑出了叮咚買菜和每日優鮮。當時,今日資本投資了U掌柜,在2015-2017年中,U掌柜完成3輪融資,每輪都有今日資本的身影。
但隨著行業競爭加劇,每日優鮮與叮咚買菜的崛起,U掌柜在2018年10月悄然倒下。徐新轉而將錢投給了同一賽道的后起之秀叮咚買菜。
但如今,叮咚買菜顯示被爆出陸續裁撤廣東中山、珠海,安徽宣城、滁州以及河北唐山等地服務。叮咚買菜平臺上顯示經營的城市只有27個,較其鼎盛時期減少約10個城市。
此外,根據財報披露,叮咚買菜累計虧損總金額約120億元。2019年至2021年,叮咚買菜凈虧損分別為18.73億元、31.77億元、64.3億元。
或許徐新賭對了一個行業的崛起,但是卻沒有看到,一個行業的衰落。
退出煩惱
雖然有著風投女王的加持,但最近幾年的今日資本也并非全無煩惱。
在賽道方面,今日資本仍然重倉電商零售。一個事實是,賽道的轉換、退出的邏輯,都在倒逼美元基金進行變迭。一個較為明顯趨勢,就是美元基金紛紛去投資智能制造領域了。
過去,這一領域是人民幣基金的強勢賽道,而美元則更偏向于互聯網、消費賽道。徐新在后兩個賽道投資戰績出群,她對這類項目曾進行歸納“舍命狂奔,迅速做大”,但是這種打法顯然不適用于智能制造賽道。同理,在投資中,也很難復制“給大錢,加速跑”的這種投資打法。
風口轉換,投資人的邏輯也在迭代。而專注于消費、互聯網的今日資本能否跟上節奏,仍需要時間驗證。從某種角度看,今日資本當前遇到的挑戰,亦是美元基金的煩惱。
除了投資賽道的轉換之外,退出也是當前美元基金集體的煩惱。
最近幾年,今日資本實現IPO的項目數量并不多,這可能與今日資本投資標的數量不多相關。
從投資節奏看,2022年上半年,今日資本投資了5個項目,過去幾年,今日資本每年出手的項目大多數都是個位數,唯有2016-2018年三年,投資了12、13、17個項目。可以說,在節奏上,今日資本并不追求高歌猛進的模式。
除此之外,在退出方面,今日資本近兩年也在爭取“主動”。比如,清倉減持知乎一案,似乎是急于套現。
4月11日,知乎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全球發售2600萬股。但實際上這2600萬股全部來自早期投資者。市場上,有人將知乎的上市視為對早期投資人的“精準幫扶”。
在港股IPO前,今日資本持有知乎1533.19萬股。知乎在港股成功上市后,今日資本的持股數量將變為333.19萬股,這就意味著今日資本通過此次港股IPO減持1200萬股,占其總持股數量的78%,可謂是“清倉式”減持。
過去,今日資本分別在2017年、2019年參與了知乎的D輪,F輪融資。
有媒體稱,其投資知乎的成本為5.83美元/股。倘若按照美元兌港幣1:7.84的匯率計算,徐新的投資成本為45.7港元。以51.80港元出讓1200萬股,該次徐新套現金額約為6.2億港元,投資收益為7300萬元。
除了這一案例,在Manner的退出上,亦是如此。
2021年6月字節跳動投資Manner coffee之后,之前連續7年投資的老股東今日資本則從該公司的股東列表里消失。據報道,今日資本退出并非主觀意愿,核心原因是投資方和創始人的意見不統一。創始人韓玉龍甚至表示,若今日資本不退出,他就再造一個相同定位的新品牌。
在Maaner coffee還是一家小店時,今日資本就給予投資,如今分道揚鑣,為這段投資畫了一個并不完美的句號。不過據統計,在退出前,今日資本在Manner coffee中持股約35%,到撤出時,已拿到了約7億美元的高額回報。
風投女王的投資神話仍在繼續,未來,能否再造“京東”這樣的經典案例,仍需時間考驗。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