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16億!上周,《羊了個羊》賺了多少錢?
上周最火小游戲《羊了個羊》賺了多少錢?
來源/鉛筆道? 作者/王方
最近一周,誰是熱度最高、最會賺錢的產品?羊了個羊。
自9月14日爆火以來,它在抖音的話題量就超過16億,每日的玩家數突破6000萬;而在收入上,有用戶傳出“圖片”,稱其月收入達2564萬,日收入達468萬。
如果數據為真,背后的開發者就真發達了。它的制作公司名叫“簡游科技”,團隊就3個人,而就這款游戲而言,他們開發了3個月。
3個人,3個月,2564萬。以該數字計算,刨去人力等七七八八費用,老板分得2000萬完全沒問題。果真是這樣嗎?
當然不是,虛火很大——連馬化騰都出來發朋友圈否認了。
首先,它不是一個“出大錢”的賽道。
“羊了個羊”是一款微信小游戲,而類別又是休閑游戲里的“消除游戲”。從賺錢權重上看,微信小游戲是游戲里的小頭,休閑游戲又是微信小游戲里的小頭。
據伽馬數據,休閑游戲的開發者中,47.3%的員工人數為1-5人,16.9%的員工人數為6-10人。這也是“小賽道”的核心特征——去中心化。大玩家看不上小錢,小玩家互相爭搶。
據伽馬數據數據,國內整個休閑游戲市場規模約300億(含端游、APP游戲、小游戲等),其中,微信休閑小游戲占很小頭,推測只有小幾十億。
據往年數據(2019年),每年月廣告流水破千萬的小游戲也就20多款。整個流水里,微信還得分去50%以上。也就是說,年收入超過6000萬就能夠打入行業的前1/5000——同時期的微信小游戲開發者大約10萬位。
其次,“羊了個羊”到底賺了多少錢,是可以相對預估的。
微信小游戲的主要賺錢模式是兩種:內購(付費道具)、廣告——休閑小游戲比較特殊,主要依靠廣告賺錢。
廣告又分為兩種:
一,banner廣告。據創始團隊披露,為保證用戶體驗,羊了個羊并未上線該廣告。
二,視頻廣告。比如羊了個羊游戲中,用戶“死亡”后需看廣告獲得復活道具。
視頻廣告的價格是動態的,好的千次點擊收入能到60元,但差的時候可能是20元。單日收入小于200萬,開發者拿70%;單日收入大于200萬,開發者拿50%。
以日值的最高峰計算:9月14日,有2400萬用戶參與挑戰。據阿拉丁數據顯示,休閑小游戲很容易陷入“有流量但不賺錢”的窘境:小游戲的廣告ARPU(每個用戶平均貢獻收入)每天平均6-7分錢,更差的只有2-3分錢。
如果“羊了個羊”的ARPU能達到平均值(6-7分錢),那么其廣告流水能達到144萬元,扣除微信30%分成后,純收入大約100萬。
要實現“傳說中”的468萬收入/日,其實也不難——羊了個羊只要將ARPU提升至3毛即可。當然,事實上可能并未實現,其背后的原因主要有:
一,廣告價格評估不高(千次展示價格)。比如當一人多次點擊廣告時,其價格會持續走低。
二,淺度用戶居多,真正點擊廣告的用戶過少。
并且這種賺錢狀態是短暫的。休閑小游戲的用戶多是“輕度用戶”,以打發時間為主,因此與其它品類相比(如仙俠),他的生命周期更短。
據騰訊數據,仙俠游戲的生命期一般為1.5-2年;而觀察過往數據可以得出結論,休閑小游戲很難紅過20周。據電競E族引用數據,《2048》的生命周期為7周,頭條酷跑的生命周期為17周。
因此,這是屬于典型的“高機動賽道”:方向、產品、獲客等環節需要隨時變化,3個月調整一次是常態。“高機動賽道”更適合高機動選手,比如3-5個人的工作室。
總的來說,“羊了個羊”的火爆是多方因素促成的:一,大家當下比較閑;二,短視頻帶來的獲客紅利;三,微信大平臺對休閑游戲的扶持。多方因素缺一不可。
這種前提下,“羊了個羊”背后的“3人小團隊”成了天時的幸運兒,賺多少錢都應該。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