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借殼”上市?Who Care!
自2020年11月與華為“分家”后,榮耀的上市傳言一直甚囂塵上。而榮耀在分拆兩周年之際引入新股東、獲得深圳國資加碼投資后,“借殼”熱度更是直線飆升。
出品|大摩財經
其中,傳聞可能會被“借殼”的深振業A(000006.SZ)近期連續走出4個漲停板,在11月25日至12月2日的6個交易日里大漲61%。
12月4日,深振業對近期股價大漲發布澄清公告,表示近期網絡上流傳有關公司重組傳聞不實,提醒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雖然深振業已經辟謠,但傳聞中的“榮耀概念股”在12月5日早盤還是大漲了一波。其中,深城交20%漲停,深振業、深紡織以及深賽格也一度觸及漲停。不過,已經通過公告辟謠沒有參與榮耀重組的深振業和深紡織并沒有保住漲停,深振業更是炸板后翻綠,收跌7.53%。
榮耀曾經是華為推出的手機雙品牌之一,主打性價比下沉市場,主要競爭對手包括OPPO、VIVO以及小米的紅米等。榮耀的產品除手機外還包括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智能電視和電子配件等。
2020年11月,華為分拆榮耀品牌,深圳國資聯合榮耀多家供應鏈企業集體接盤。華為并未公開這筆交易的具體金額。彼時,市場消息稱榮耀價值約為400億美元。
深圳國資委大手筆入主榮耀后,此后兩年并未對榮耀進行股改。直到2022年11月,榮耀獨立兩周年之際,深圳國資又通過旗下國信資本、深圳市寶安區投資管理集團等企業加碼了對榮耀的投資。同時入股的還有面板龍頭京東方等。隨之,榮耀上市傳言再起。
2021年8月,榮耀CEO趙明曾公開表示,“上市是榮耀的一個選項,不排斥在合適的機會上市。”2022年4月,外媒報道稱,榮耀考慮在2022年上市,尋求以450億美元的估值進行融資。不過,上述消息并未得到證實。
榮耀獨立IPO上市不香嗎?為何頻頻傳出“借殼”登陸資本市場的傳言?
最直接的原因,可能是榮耀的手機故事不好講了。如果要上市融資,借殼上市的速度比獨立IPO更快。
手機早已不再是朝陽行業。宏觀經濟下行,消費需求疲軟,行業分析公司Counterpoint發布的數據顯示,消費者的換機周期已經延長至31個月。
Canalys數據顯示,2022年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9%至2.98億部,是自2014年以來表現最糟糕的季度,國內市場同比下滑了11%至7000萬臺。頭部五大廠商中,除了蘋果靠發布年度新機提振了銷量,出貨量同比增長之外,安卓陣營的廠商們出貨量都在同比下滑。
從手機頭部廠商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來看,自小米在2018年上市之后已沒有手機廠商再獨立IPO。資本市場近兩年的熱點也主要集中于手機供應鏈企業特別是芯片企業,核心驅動因素是“國產替代”。
市場大環境的緊張情緒導致手機廠商不斷內卷。最近幾年,高端化轉型幾乎已經成為手機廠商的統一動作。不過,隨著行業內卷加劇,原本高端機型才有的配置,價格不斷向下兼容。
雖然手機廠商仍在拼命內卷,但產品創新和渠道資源,在短期內似乎很難發生質變。但是,投資方對榮耀上市的壓力是客觀存在的,榮耀如何盡快上市可能確實要開始打算了。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