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又遭大股東拋售!三個月套現250億 暴賺7000多倍
近一個月來,騰訊進行了多達20次的密集回購,全年回購次數也達到了96次,合計回購金額約310億港元,遠超去年全年。
來源/黑池財經
在騰訊不斷回購股票提振股價之時,其南非大股東又又又來減持了,據港交所最新文件顯示,騰訊大股東Naspers(南非報業集團)再出售99.3萬股騰訊控股股份,持股比例從27%減少至26.99%,套現超3億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近三個月以來,Naspers已總共減持超9500萬股騰訊股份,而騰訊自身還在不遺余力的回購護盤,據不完全統計,近一個月來,騰訊進行了多達20次的密集回購,全年回購次數也達到了96次,合計回購金額約310億港元,遠超去年全年。
一邊是大股東的不斷減持,一邊是騰訊的回購護盤,騰訊的股價表現到底怎么樣?
三個月套現250億
事實上,騰訊大股東Prosus及Naspers(南非報業集團)減持并不意外,今年6月曾宣布將開啟長期回購計劃,而回購資金來源于減持騰訊股票。
9月8日,港交所披露Naspers對騰訊減持了111.5萬股,減持價格每股303.98港元略低于此次價格,套現金額約3.39億港元;最新的一次是在12月16日,Naspers減持了騰訊99.3萬股,每股平均價格約320港元,合計減持金額約3.18億港元,持股比例從27.99%下降至26.99%。
值得注意的是,在9月9日至10月28日期間,騰訊股價持續承壓之下,Prosus暫停實施減持動作,不過,騰訊股價也是一路下跌,累計跌幅超過30%。
據中國基金報統計,從2022年9月9日至12月13日,Naspers總計減持1%的騰訊控股股份,總計9575萬股,以該階段的最低價和12月13日的減持價格綜合估算,該階段的減持均價約為259.3港元,則最近三個月,其減持總金額在250億港元左右。
更早之前的2021年4月,Prosus曾大筆減持騰訊控股股份。當時騰訊公告,減持完成后(預期4月12日),Prosus將間接持有27.69億股騰訊股份,彼時,在2021年4月7日Prosus的新聞稿中,Prosus曾宣布,至少未來三年將不會進一步出售股份。
根據上述各時點的持股比例可計算出,從2021年4月中旬大筆減持完之后至2022年12月13日,Naspers總計減持1.87%的騰訊控股股份,總計17905.25萬股,如果以每股300港元的減持均價計算,則減持金額約為500多億港元。
投資騰訊獲得超7000倍收益
資料顯示,南非報業集團是一家位于南非的跨國上市傳媒集團,該公司在2001年向瀕臨困境的騰訊拋出“橄欖枝”,以3200萬美元從李澤楷、IDG資本和騰訊創始人團隊收購46%的股份,其通過控股的Prosus子公司MIH TC Holdings Limited位居騰訊第一大股東,截至2021年12月31日,持股騰訊控股股份比例約28.82%。
據券商中國統計,投資騰訊20年中,Naspers已從騰訊獲得超7000多倍的收益,作為騰訊主要股東,Prosus及Naspers曾在2018和2021年進行過兩次減持,獲得巨大回報。
除了減持騰訊獲得高額回報之外,2022年,Naspers還通過騰訊的派息獲得豐厚收益,根據Naspers發布的消息,騰訊此前以京東股份派發特別中期股息,Naspers通過子公司共獲得1.3億股京東股份,約占京東4%股權,Naspers在2022年6月24日完成出售從騰訊處獲得的京東股份,實現總收益約為36.7億美元。
11月16日,騰訊宣布將向股東派發近10億美團股份作為特別股息,11月23日,Naspers發布公告,“收到股份后,我們會將其(美團股份)視為持有待售。”這意味著,Naspers在收到以特別股息發放的美團股份后將考慮進行出售,業內預計,Naspers出售美團獲得的套現將遠超京東。
騰訊不斷回購 金額已超去年全年
在被大股東減持等一系列事件影響下,騰訊的股價走勢非常不樂觀,10月28日,騰訊股價幾乎達到今年以來的最低點198.6港元/股,不過,后續在騰訊的不斷回購護盤之下,股價如今反彈超50%。
值得一提的是,騰訊一度因為每個交易日盤后回購余約3億港元被叫做“騰三億”,就在12月16日,騰訊控股公告,于當天又回購了111萬股,回購價格為311.6-321.2港元,共耗資約3.5億港元,這已經是騰訊12月以來的11次回購。
統計數據顯示,在騰訊三季報披露前,截至10月14日,騰訊合計回購了76次,回購耗資金額245億港元;在披露三季報之后,11月18日以來,騰訊又進行了多達20次的密集回購,即全年回購次數達到96次,合計回購金額約310億港元,遠超去年全年。
此外,知名投資人段永平也在不斷買入騰訊,自2022年2月至10月,已經先后7次買入騰訊。
截至12月19日收盤,騰訊股價為320.4港元/股,相較于10月28日的最低點198.6港元/股,反彈超60%。
聲明:文章不構成投資建議,轉載請注明出處。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