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風擴張一年后,誰為2022年的奈雪買單?
是逆勢擴張實現經營佳話,還是復刻海底撈擴張危機?
來源/滿投財經
在3月的最后一周,于港交所上市的新式茶飲“奈雪”的母公司,奈雪的茶(02150.HK)發布了截至12月31日止的2022年度財務業績報告。距離公司2021年上市以來時間經過一年半,奈雪依舊未能擺脫虧損的現狀。
報告顯示,奈雪的茶2022年全年實現營收42.91億元,同比去年下降0.1%;實現歸母凈利潤-4.69億元,較去年同期-45.25億的虧損減虧明顯;經調整凈利潤為-4.6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45億元有所擴大。
作為新式茶飲中的代表性企業,奈雪的行業現狀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反映整個“奶茶業”的發展情況。2022年對行業而言無疑是一個無比困難的年份,投資者應當如何理解這份“不堪”的財報?行業未來又會有怎樣的表現?
收入持平去年,盈利結構轉向
2022年全年,公司實現營收與去年相差無幾,基本維持了持平狀態,下半年營收情況略好于上半年。奈雪的茶目前旗下主要子品牌為奈雪/臺蓋/其他零售,2022年對應品牌的營收貢獻分別為92%、2%、6%。而從產品類型來看,公司茶飲/烘焙/零售對收入的貢獻分別為72%、18.6%、9.4%。
對于餐飲行業來說,2022年國內的疫情爆發與出行限制是對收入沖擊最深的部分,用戶在出行遭到限制的情況下只能選擇外賣進行下單,對公司而言增加了成本壓力。2022年全年,奈雪的茶門店收銀/小程序自提/外賣訂單對收入的貢獻分別為19%、35%、46%,同比變動分別為-9%、-0.4%、+9.4%,外賣渠道占比因疫情提升明顯。
另一方面,公司自2022年以來的戰略方向轉移也使得公司的營收模式較過往有所區別。在上市之初,奈雪的茶主打高端茶飲,高價格和高品質是公司吸引用戶的主要招牌。但隨著2022年經濟下行的影響,新式茶飲進入到了明顯的存量競爭時代,高端茶飲品牌紛紛宣布降價,而奈雪也推出了對應的低價格帶產品以覆蓋產品。盡管公司的“高端茶飲”定位并未改變,但公司確實在走向更為“親民化”的經營模式上。
2022年全年,奈雪的茶茶飲店單筆訂單銷售均值從去年同期的41.6元下降至34.3元,訂單收入降幅明顯。但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單間茶飲店的每日平均訂單量也有明顯下滑,從去年同期的416.7單下降至348.2單。在門店訂單數&訂單價雙雙下行的背后,是奈雪的茶逆勢擴張,大增門店的野心。
逆風擴張,押注疫后茶飲市場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奈雪的茶在89個城市擁有1068家茶飲店,均為自營店面。其中新增門店數量300家,在除去部分因虧損而清退的門店后,公司全年凈增251家新門店,其店面均分布在一線、新一線、重點二線城市,在整體餐飲行業承壓的背景下,公司選擇了繼續逆勢擴張,布局速度較2021年進一步提升。
從門店模式來看,截至2022年底,公司一類茶飲店(位于高級別購物中心的店面)共 896 家,二類店(相較一類店地理位置稍差的店面)172家。相較于一類店,二類店具有更低的日均銷售額和更高的門店經營利潤率。從整體占比情況來看,截至2022年4季度,公司第二類茶飲店占比接近16%,較2020年擴張明顯。
根據招股書顯示,奈雪的茶在2022年幾乎所有的新增茶飲店均為PRO茶飲店,即精簡產品數量與內部結構,追求效率最大化的門店。根據公司在年報中的描述,PRO茶飲店將是奈雪未來門店的主要模式,現有的標準茶飲店也會在租約到期后向PRO茶飲店轉化。
在3月31日的業績會上,奈雪管理層表示公司在2023年計劃開店600家,繼續加密布局一二線城市,繼續加密高線城市。公司將持續維持擴張步伐,在一二線城市建立較強的品牌效應,維持門店規模優勢的領先,提升產品在商圈的議價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9年建立會員體系以來,奈雪的茶的會員數量持續增長。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注冊會員數量達到約5660萬名,月度活躍會員總數達到約322萬名,復購率亦由上年的24.4%提升1.9個百分點至26.3%。若門店數量和會員數量能夠實現同步增長,奈雪或許能夠憑借用戶粘性獲得較為穩定的門店收益。
誰來為擴張買單?
從營收成本端來看,公司在2022年是削減了一定成本的,但效果并不多。根據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的綜合損益表來看,除了員工成本和融資成本較2021年有所下行外,其他多項成本端均有所增加。從占比來看,成本端的主要支出項為原材料(33%、同比持平)、員工成本(31.7%、同比下降)、租金成本(15%、同比持平),配送服務費(8.9%,同比增長),員工成本較公司目標的20%尚有較長的距離。
?22年以來,奈雪在門店中推出自動排班系統、自動制茶機、通過數字化、自動化手段提升運營靈活度和效率。從結果上來說,對員工成本的削減是起到了效果的。但由于公司在2022年中的擴張政策,新店帶來的新增成本是難以被上述手段覆蓋的。而銷售收入的下降又存在宏觀因素,因此降費并未能帶來正向的受益。
經營現金流為負,那新店擴張的所花費的成本只能是來源于股東原有的資產。截至2022年末,公司流動資產較年初下降約15%、權益總額較年初下降約3%,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從40.52億元削減至13.87億元,在手現金快速削減。而截至2022年末,公司流動負債總額為12.02億元。由于不了解公司的具體現金流情況,因此筆者無法妄下斷言,但若公司明年繼續維持大規模的新店擴張,而營收未能隨門店數量實現增長,公司現金流壓力或將進一步加大。
從公司管理層的講話來看,奈雪在2023年沒有大規模融資計劃,公司終究還是需要通過正向的經營現金流來實現健康的擴張。得益于疫情的好轉,公司在2023年的經營有所提效,3 月公司平均店效同比恢復至約 115%,平均訂單量同比恢復至約 130%,當前復蘇勢頭較好。
寫在最后
2023年的茶飲市場較2022年會更好,但也更為復雜。一方面,現制茶飲賽道跨過了野蠻生長時代,存量競爭下行業集中率處于快速提升階段。處于頭部的奈雪并未選擇下沉市場,而是堅守直營擴張,一二線城市布局的策略,盡管目前未能實現盈利,但其顯著的減虧效果說明盈虧平衡點正在接近,若公司能夠優化門店的經營利潤率,實現2023年的盈利,公司估值或迎來較大的提升。
相較于蜜雪冰城的“農村包圍城市”,奈雪的策略孰優孰劣尚未可知,但從公司管理層的態度來看,公司對2023年的前景充滿信心。是逆勢擴張實現經營佳話,還是復刻海底撈(06862.HK)擴張危機,靜待23年中期財報的答案,看奈雪是否能從擴張和降本的矛盾中,找出一條屬于自己的出路。
?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