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醫療市值創5年新高:是價值大爆發,還是蹭了市場熱點?
不過市場狂熱的背后,一部分所謂的相關概念股到底有沒有相關技術,是不是真正擁有“腦機接口”業務成為關鍵點,然而事實總是讓人細思極恐。
來源/財聞網
近期,A股市場中的“腦機接口”概念熱點不減,多家上市公司的股價出現連續多個漲停板。
不過市場狂熱的背后,一部分所謂的相關概念股到底有沒有相關技術,是不是真正擁有“腦機接口”業務成為關鍵點,然而事實總是讓人細思極恐。
截止6月1日收盤,已連續5個交易日漲停的醫療服務行業的上市公司創新醫療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創新醫療,股票代碼:002137)市值創下了2018年7月以來的新高,總市值達到了52.29億。公司股價一路“狂飆”的背后,便是創新醫療搭間接上了“腦機接口”的風口。
然而與公司股價形成背離的現象的是,創新醫療卻表示公司沒有直接開展腦機接口技術的研發工作,目前也只是通過參股腦機接口技術公司——杭州博靈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的方式,間接介入到了該前沿技術領域。
一方面是靠著“腦機接口”概念連續漲停,另一方面卻否認公司沒有直接涉及該業務。那么,創新醫療此次股價異動的邏輯到底是什么?
博靈醫療科技現到底怎樣?
企查查資料顯示,杭州博靈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2月8日,在2022年度公司更名為博靈腦機(杭州)科技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5000萬元,實納資金為2000萬元,參保人數為3人(2021年報)。
從持股比例來看,博靈腦機(杭州)科技有限公司目前的實際控制人為自然人許科帝,目前持有該公司51%的股份;第二股東為創新醫療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持有公司40%的股份,其余還有兩位自然人股東,分別持有7%和2%的股份。
博靈腦機(杭州)科技有限公司官網披露,公司由上市公司創新醫療和科研團隊共同出資設立。公司致力于腦機接口相關技術的研發、成果轉化及對外商業合作。公司重點以腦機接口和泛腦應用醫療儀器核心技術開發為主,聚焦國際臨床存在的高發病率、高致殘率腦卒中的治療和康復的社會問題,研發提高患者康復療效,使患者獲得最大限度的功能改善和最大限度的自理能力的腦機接口新技術。
然而,博靈腦機(杭州)科技有限公司的官網除了上述企業介紹之外,只有一則崗位招聘信息和聯系方式,以及一組辦公室照片之外,整個官網沒有任何的其他信息了。而該公司官網 的首頁只是顯示了網站正在開發中。
然而就是一家沒有任何產品披露,公司官網還在開發過程中的科技公司卻成為了資本追捧的“香餑餑”。而此前有媒體報道稱,創新醫療在接受調研時表示博靈腦機在過去一年實現了原理樣機的升級換代,并已經開始在患者身上進行在體測試,取得了一定的進展。而近期創新醫療在回復媒體提問時卻又表示博靈腦機尚處于業務發展初期階段。
目前來看,博靈腦機(杭州)科技有限公司的“腦機接口”產品到底是在研發的初期,還是已經到了量產前的檢測階段,以及是否研發創新哪些核心技術均不得而知。
過去四年虧掉了16個億
資料顯示,新醫療是一家以提供醫療服務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目前公司下屬有建華醫院、康華醫院、福恬醫院和明珠醫院4家醫療機構。其中,建華醫院是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康華醫院是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福恬醫院是二級康復醫院,明珠醫院是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
事實上,這上述的4家醫療機構便是創新醫療核心資產了。建華醫院基于專科專病的診療基礎,逐步實現醫院學科的精準定位、精準發展以及差 異化定位和差異化發展;康華醫院腫瘤外科、骨科、眼科等重點專科在本地區有較高的知名度。
此外,福恬醫院通過引進本地專家資源,配合優質的附加服務,以及與當地殘聯、省腫瘤醫院等拓寬創收途徑、強化自身醫療水平;明珠醫院稱力求成為齊齊哈爾市富拉爾基區及周邊百姓心中技術最好、服務最佳的二級甲等醫院。
其中,最具影響力的便是建華醫院了。作為創新醫療旗下4家醫療機構中,唯一一家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建華醫院在2022年度還相繼引入耳鼻喉科、婦科、呼吸科、兒科、神經外科等領域技術專家。創新醫療在年報中指出,公司重視人才隊伍建設,不斷推進醫院高層次人才培養和引進,實現優勢學科發展,夯實人才梯隊,不斷提升醫療服務能力,助力醫院高質量發展。
而在實際運營中,創新醫療旗下4家醫療機構并不盡如人意。根據2022年度報告顯示,創新醫療旗下4家醫療機構在報告期內全部為虧損狀態,其中建華醫院(含明珠醫院)為虧損最多,其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37,908.78 萬元,同比下降 5.20%;扣非后凈利潤為-5,482.39 萬元,較去年同比下降12.28%。
此外,福恬醫院和康華醫院相比于建華醫院的虧損,稍微顯得緩和些。報告期內,福恬醫院實現營業收入 2,562.72 萬元,相較去年同比上升 62.86%;扣非后凈利潤-1,106.84萬元,相較去年同比減虧 17.99%;報告期內,康華醫院實現營業收入30,282.86萬元,相較去年同比上升3.47%;扣非后凈利潤-485.14 萬元,較去年同比下降206.26%。
財報顯示,創新醫療在2022年度全年實現營業收入為7.10億元,而公司全年虧損了7369.72萬元,扣非凈利潤虧損了8420.60萬元。令人苦笑不得是,雖然在去年全年公司業績全面虧損,但與之前的幾年經營相比,創新醫療在2022年度經營數據居然是最好的一年。
過去4年間(2019年度至2022年度),創新醫療分別實現營業收入為8.72億元、7.24億元、7.12億元、7.10億元。從營業收入看出,過去4年除在2020年出現與2019年相差了16.96%下滑之外,疫情三年公司的營收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
在利潤方面,與營業收入的同一水平線相比卻截然不同。2019年度至2022年度,創新醫療分別實現凈利潤為-11.50億元、-3.15億元、-1.03億元、-7369.72萬元。雖然從整體來看,公司的虧損在逐年減少,但僅僅2019年一年虧損了11.50億元,就吞噬掉了公司上市以來的所有的利潤,而過去4年合計虧損金額已經超過16億元,這對于這幾年年均營收只有7億左右的創新醫療來說,何時才能補上這一虧損漏洞呢?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