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世紀華通成為“散裝游戲公司”?
“A股游戲王”,呵呵
來源/金角財經(ID:?F-Jinjiao)??作者/東籬
雖然第二十屆ChinaJoy剛剛閉幕,但以游戲為代表的數字娛樂產業仍是深坑與機遇并存高風險區域。
就在ChinaJoy開幕前幾天,7月24日晚間,被譽為“A股游戲王”的上市公司世紀華通發布公告稱,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已經立案。
今年5月,世紀華通就因商譽大幅減值、業績縮水等問題,收到深交所的問詢函,也因此被監管部門質疑業績“大洗澡”——也就是通過財務舞弊行為,把以前年度應確認而沒有確認的損失,或把以后期間有可能發生的損失,集中在一個會計期間確認,使利潤在不同的會計期間轉移,制造“虧過頭”現象。”
世紀華通雖貴為“A股游戲王”,實際上是以資本運作切入游戲賽道,在并購后熱衷追捧資本概念,并非聚焦產品制作與創新,導致僅能“吃老本”,鮮有新作出現,故有“散裝游戲公司”的嫌疑。
經此一問,世紀華通的如意算盤可謂是人盡皆知,這家以資本運作切入游戲賽道的公司,正在被自己的資本“騷操作”反噬。
“踩點”計提商譽減值,世紀華通欲蓋彌彰
上市公司業績不達標計提商譽減值本身無可厚非,但世紀華通計提的時間節點值得推敲,尤其是在其業績增速持續放緩的情況下,預計超60億元的高額商譽減值更有“財務大洗澡”之嫌。
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1年,公司營收增速從17.30%降至-7.03%,凈利潤增速從69.76%降至-21.03%。
2022年,世紀華通全年凈利潤由盈轉虧,虧損達到70.92億元,接近2019-2021年三年的凈利潤總和。
至于虧損原因,主要就是公司經營不達預期后,其持續并購積累的大額商譽開始計提減值,包括商譽減值、各類長期資產減值損失、存貨跌價準備和信用減值損失共計65.23億元。其中商譽減值54.28億元。計提之后,世紀華通財報上還有近120億元商譽。
上市公司收購另一家企業時,上市公司的投資成本超過被合并企業凈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這個差額稱之為商譽。如果收購后,標的企業的業績不及預期,上市公司就會出現商譽減值,相當于上市公司投資虧損。
2021年,世紀華通的游戲板塊收入大幅下滑,商業化的游戲版號審批出現暫停,但其并未選擇計提商譽減值準備。等到了2022年前三季度,在盈利的情況下,該公司卻在第四季度一次性計提大額商譽減值準備。
對此,今年5月10日,深交所下發了年報問詢函,要求世紀華通說明上述“反常舉動”的原因及合理性,以及是否存在利用當前市場環境計提大額減值準備進行業績“大洗澡”的行為。
隨后,世紀華通的回復表明其并不認同上述質疑,并稱計提減值準備均基于每年年末的減值測試決定。由于2022年游戲行業首次出現下滑,且新產品未達預期造成經營利潤持續下跌,因此認定游戲板塊商譽減值跡象出現在2022年第四季度的依據是充分的。
據《2022 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2022 年,我國游戲行業多項市場指標出現下滑。企業生產研發受限,項目進度嚴重滯后等問題接踵而來,導致 2022 年中國游戲市場面臨“寒冬”。《報告》顯示,2022 年中國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 2658.84 億元,同比減少306.29 億元,下降 10.33%;游戲用戶規模 6.64 億人,同比下降 0.33%。
但證監會隨后的正式立案表明,世紀華通的上述辯詞或許并未得到監管部門認可,世紀華通因盈利連續領跑A股游戲版而獲稱的“A股游戲王”稱號,或許也存在不少水分。
癡迷“買買買”
事實上,商譽減值本質上是投資并購留下的后遺癥。世紀華通巨額商譽的來源,就是其近10年來瘋狂地“買買買”投資行為。
世紀華通早期做汽車零部件銷售起家,產品包括保險絲盒、車燈飾圈、冷卻液容器、空調散熱器水室等,于2011年7月上市。后來因為主業經營慘淡,便在2014年年初走上了收購游戲資產的道路,一輪輪的并購下,世紀華通實現了業績的增長,但也因此形成了巨額的商譽。
據不完全統計,截止目前,世紀華通累計對外投資超過60家企業,總投資額近400億元。商譽也隨之不斷累加,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時,世紀華通的商譽一度超過220億元。
此后,世紀華通雖有一些剝離動作,但商譽過高的問題始終沒有得到妥善解決,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世紀華通的商譽凈資產仍達到176億元,在同期公司凈資產中占比過半,遠超當時15.73億元的行業均值。
在世紀華通的多起游戲公司并購案中,以世紀華通并購盛大游戲最受關注。
2019年6月,世紀華通以價值298 億元的股份及現金全資收購了老牌游戲巨頭盛躍網絡(盛趣游戲在國內的控制實體),這場交易的并購溢價高達196億元,并購完成后,世紀華通的商譽急速攀升至153.02億元,較2018年的78.96億元上升93.8%。
在此之前,世紀華通還接連收購了廈門趣游、深圳游影、重慶漫想族、文脈互動、點點北京、點點開曼、成都美繪等公司,覆蓋了從研發到發行的互聯網游戲產業布局。
世紀華通收購盛大,無疑是看中了盛大游戲的價值。
盛趣游戲前身是盛大游戲,被認為是中國網絡游戲的開創者,創始人陳天橋也成為了游戲行業的一代傳奇。2001年,盛大運營的《熱血傳奇》創下當時全球大型多人在線游戲運營紀錄。此外,盛趣游戲還先后推出和運營了《傳奇世界》、《泡泡堂》、《龍之谷》、《最終幻想14》等70多款精品游戲 ,注冊用戶超22億。
作為繼承了原納斯達克上市公司盛大游戲的網絡游戲業務、主要經營性資產與核心經營團隊的盛躍網絡,已深耕端游領域多年,擁有豐富的IP資源儲備,形成了手游、端游、頁游三個產品條線的完整布局。
并購完成后,世紀華通將在資源互通、IP互通、資本運作等角度為盛大游戲提供支持,盛大游戲旗下的IP資源和精品研發能力,也能鞏固世紀華通國內游戲的市場布局,同時增強世紀華通的海外發行能力。
至此,世紀華通實現了網絡游戲業務類型全覆蓋,游戲業務成為公司發展主要驅動力,公司來自游戲收入的占比一度達到80%以上。2022年度,世紀華通來自自主運營游戲收入79.88 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 70.92%。
世紀華通能否再造“傳奇”?
游戲收入占比過高,也說明世紀華通此前規劃的“汽車零部件+互聯網游戲雙主業”業務模式實際上是游戲業務的“單條腿走路”。相應的,游戲行業的起伏變化也將極大地影響世紀華通的盈利能力。
據報道,在2017年,中國游戲市場正處高速發展階段,收入增長高達22.98%,但隨之而來的游戲版號審批停滯,讓游戲行業徹底進入寒冬,2018和2019年,中國游戲市場收入增長只有5.32%和7.66%。中小游戲企業大量出局,投資方也更加謹慎。
同一時期,盛趣游戲并入世紀華通,并且據當初的高業績對賭協議約定,盛趣游戲需在2018年、2019年和2020年承諾扣非凈利潤為21.36億元、24.94億元和29.68億元。最終,盛趣游戲實現了21.40億元、25.18億元和29.85億元,踩線完成。
但2020年承諾期剛過,盛趣游戲和世紀華通的業績就驟降。2020年第四季度到2021年第一季度,世紀華通的扣非凈利潤就從8億元上下降至5億元左右。而到2021年和2022年,公司扣非凈利潤降至2.41億元和預虧55億元至78億元。
同在2021年,世紀華通創始人王苗通分別轉讓給林芝騰訊及CEO王佶各5%的股權,交易對價累計近56億元,此后至今,世紀華通便處于無實控人狀態,“大股東卷錢跑路”的論調甚囂塵上。這也讓人更加質疑世紀華通的真實經營情況,以及高額買進的盛趣游戲是否是門穩賺的買賣,但現實可能不及預期。
在產品層面上,世紀華通基本是依靠著盛趣游戲原有的“遺產”進行開發,鮮有新作推出。
2022年,盛趣游戲新開發的手游《慶余年》上線。憑借IP效應,上線當天取得了iOS免費游戲排行榜第一、總榜第二的成績。但“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慶余年》在玩法、活動等核心要素上的表現似乎有些不盡人意。“玩法創新不足”“氪金過多”“建模較粗糙”“互動性差”等問題頻頻被玩家質疑“割韭菜”,隨之整體評分下滑,后續表現乏力。
與此同時,商業化的游戲版號審批逐漸收窄,世紀華通開始在元宇宙、芯片產業和數字經濟的風口之下,將主營業務范圍也擴充至腦科學研究、人工智能、元宇宙平臺及應用開發和投資等多個領域。
世紀華通2022年財報
但上述業務在世紀華通的實際營收表現中還只能歸屬于“其他”類目,想要講好這些新概念,世紀華通不能單純依靠資本運作。
參考資料:
第一財經《曾“踩點”計提65億巨額商譽減值 世紀華通被查有何玄機》
鏡像娛樂《上市12年首虧,預虧60億的世紀華通走進轉型岔口》
觀研報告網《中國游戲行業現狀深度研究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2023-2030年)》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