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1美元 陸金所股價跌成狗 當年互金龍頭怎么了?
心臟不好的股民,快被干挺了。
來源/科技金融在線
“陸金所也夠倒霉的。當年干P2P,沒想到P2P行業黃了;轉型小微業務,如今又遇到經濟不景氣,貸款逾期率不斷攀升。股民用腳投票,代表了對公司的態度以及未來的預期。”
今年三季報公布后,陸金所控股股價經歷了一番過山車,股價暴跌近20%,第二天又漲了21%。
心臟不好的股民,快被干挺了。
遙想當年,陸金所背控中國平安這棵大樹,以互聯網金融龍頭姿態出世,一直戴著耀眼的光環,市值最高的時候將近400億美元。如今市值只剩下23億美元,股價不到一美元。
今年4月14日,陸金所在港交所掛牌,現在市值相比于當初掛牌交易價格,也縮水了三分之一,港股日均交易量不足1萬股。
股民用腳投票,代表了對公司的態度以及未來的預期。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說起來,陸金所也夠倒霉的。當年干P2P,沒想到P2P行業黃了;轉型小微業務,如今經濟不景氣,小微業務面臨的周期性壓力山大。消費金融業務雖然增長較快,但是仍然難挑大梁。
一步趕不上,步步趕不上,喝涼水都塞牙。
第三季度,陸金所控股營收80.5億,同比下降了39%,凈利潤1.31億,下降了90.3%。前三季度總營收273.99億,同比下降40.17%,凈利潤18.67億,下降80.51%。
不僅僅是營收數據,其他經營數據也不亮眼。
截至9月30日,貸款余額為3663億元,同比下降42.5%;第三季度新增貸款505億元,與2022年同期的1238億元相比下降59.2%。
消費金融業務發展還算有點亮眼的地方。
第三季度,消費金融業務新增貸款達206億,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15.3%和48.5%。截至第三季度末,消費金融貸款余額累計達 361億,較上季度末增長9.9%,較上年末增長29.4%。
消費金融業務不良率也呈現下降趨勢,三季度不良率1.9%,比二季度的2.2%下降0.3個百分點。
相比小微金融業務,消費金融業務更具穩健性與安全性。陸金所也對消費金融業務寄予厚望,表示可能成為陸金所未來業績增長動力。
不知道平安消費金融公司能否承擔起這個重任,沖進一線消金公司行列。
陸金所最近還花9.33億港元從兄弟公司金融壹賬通收購了平安壹賬通銀行100%股權。
平安壹賬通銀行2020年9月在香港開業,是香港首批拿到虛擬銀行牌照的8家虛擬銀行之一。通過電子渠道提供銀行服務,其服務范圍與傳統銀行類似,但并無實體經營分行。平安壹賬通銀行收入今年前三個季度收入為1.0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了39.6%。
陸金所目前仍然以國內市場為主,這筆收購對改善當前陸金所的財務,沒有太大直接價值,能否在激勵競爭的相關市場找到立足之地,這個還需要打個問號,否則金融壹賬通也不會把“金飯碗”轉手了。
2023年前三季度,陸金所共為17.9萬小微企業主提供了無抵押貸款服務。中國的小微企業數量龐大,得到的金融服務不足,毋庸置疑,這是一塊無比巨大的市場。
但是,這個行業不僅競爭激烈,而且與宏觀大環境息息相關。這兩年,小微企業面臨的生存壓力越來越大,就連陸金所自己也承認“處于一個復雜的、對小微企業特別具有挑戰的宏觀環境”。
貸款90天逾期率不斷攀升,2021年第四季度只有1.2%,如今已經攀升到了3.7%。預計這一趨勢仍將繼續。
陸金所經營的是信貸業務,本質是經營風險,在經濟拐點尚未看到之前,不知道陸金所的寒冬什么時候可以過去。
幸好的是,到三季度末,公司賬上現金儲備有400億,也算是一個較強的競爭能力吧。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