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用戶文檔“喂養”AI,金山辦公栽了?
辦公軟件WPS的運營商金山辦公再次遭受質疑。
撰文 | 張? ?宇??編輯 | 楊博丞? 來源|Donews
事情的起因是WPS官方微博在11月16日發布公告稱,金山辦公旗下具備大語言模型能力的人工智能辦公應用WPS AI開啟公測,而眼尖的用戶很快在《WPS隱私政策》的表述中發現了端倪。
WPS提到,“為提升您使用我們提供的包括但不限于在線文檔美化、在線PPT美化、在線表格美化的AI功能的準確性,我們將對您主動上傳的文檔材料,在采取脫敏處理后作為AI訓練的基礎材料使用”。于是很快引發了用戶對于WPS涉及用戶隱私的質疑。
輿論很快發酵。11月18日深夜,WPS官方微博作出回應,稱已經更新《WPS隱私政策》,去除了容易引起誤解的表述,并承諾所有用戶文檔不會被用于任何AI訓練目的,也不會在未經用戶同意的情況下用于任何場景。
向上滑動閱覽
圖源:WPS官方微博
盡管在最新版的《WPS隱私政策》中已搜索不到此前的內容,但用戶似乎并不買賬,有用戶吐槽,“訓不訓練用戶也無法知道”“這可不是容易引起誤解的描述”“用戶沒有隱私”。
事實上,WPS并不是第一次陷入用戶隱私爭議。
2022年6月,WPS曾因“被曝刪除用戶本地文檔”而登上熱搜榜,當時有用戶稱,WPS似乎帶了某種敏感詞和諧功能,被探測出來后,不單儲存在云盤上的會被刪除,就連本地文件也會被刪除。對此,WPS回應稱,“近期有一位用戶分享的在線文檔鏈接,涉嫌違規,我們依法禁止了他人訪問該鏈接。此事被訛傳為WPS刪除用戶本地文件”。緊接著,WPS再次發布聲明,重申WPS不會對用戶的本地文件進行任何審核、鎖定或刪除等操作。
自大模型浪潮爆發以來,金山辦公屢屢提及AI戰略,而WPS AI也成為了金山辦公在資本市場上的新故事,但不可忽視的是,用戶隱私絕對是一條不可觸碰的紅線。
業績增速下滑,市值蒸發千億
金山辦公是一家辦公軟件和服務提供商,主要從事WPS Office辦公軟件產品及服務的設計研發及銷售推廣,其產品主要包括WPS Office辦公軟件、金山文檔等協同辦公產品和金山詞霸等等。
根據2023年第三季度財報,金山辦公的總營收為10.982億元,同比增長9.4%;歸母凈利潤為2.94億元,同比增長0.18%;扣非歸母凈利潤為2.843億元,同比增長13.36%。
2023年前三季度,總營收為32.704億元,同比增長16.99%;歸母凈利潤為8.933億元,同比增長9.86%;扣非歸母利潤為8.604億元,同比增長29.85%。
需要指出的是,自金山辦公在2022年第三季度總營收首次突破10億元之后,其總營收連續四個季度均在11億元左右徘徊,2022年第三季度至2023年第二季度期間,始終保持著超過20%的同比增速,然而卻在第三季度首次跌至個位數,與此同時,金山辦公的歸母凈利潤幾乎與2022年同期持平,整體正漸漸滑向“微增收、不增利”的漩渦邊緣。
按照業務構成劃分,金山辦公的收入來源可以分為國內個人辦公服務訂閱業務、國內機構訂閱及服務業務、國內機構授權業務和互聯網廣告推廣服務及其他業務四個部分。
圖源:金山辦公財報
其中,國內個人辦公服務訂閱業務為第一大創收業務,收入為6.50億元,同比增長25.64%,占總營收的比例接近六成。對于該業務的增長,金山辦公稱,公司優化全線產品使用體驗,升級會員權益體系,個人用戶付費轉化與客單價不斷提升,帶動國內個人辦公服務訂閱業務穩定增長。
此外,國內機構訂閱及服務業務收入為2.48億元,同比增長36.13%。金山辦公對此稱,是打造政企客戶數字辦公標桿案例并不斷復制,推動了業務增長。
而另外兩項業務均顯現出了頹勢,收入分別為1.31億元和6782萬元,分別同比減少41.72%和14.38%。金山辦公對此解釋稱,主要受到去年同期高基數及本期黨政領域信創訂單不及預期影響,同時公司持續調整互聯網廣告業務。
業績增長乏力的背后,是金山辦公的用戶規模正在面臨考驗,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其主要產品WPS Office及金山詞霸的月活躍設備數為5.89億,同比增長僅1.9%,其中,WPS Office PC版月活躍設備數為2.59億,同比增長8.82%;移動版月活躍設備數為3.27億,同比下降2.68%。
作為對比,截至2023年上半年,金山辦公主要產品WPS Office及金山詞霸的月度活躍設備數為5.84億,同比增長2.46%,其中,WPS Office PC版月活躍設備數為2.53億,同比增長9.05%;移動版月活躍設備數3.27億,同比下降2.1%??梢?,金山辦公的用戶規模增長已經接近天花板,同時WPS Office移動版的月活躍設備數還在持續下滑,意味著未來其業績增長或將難以為繼。
圖源:百度股市通
在資本市場上,投資者對于金山辦公的信心也稍顯不足。2023年6月20日,金山辦公的股價達到了年內最高點529.77元/股,對應市值接近2500億元,但在6月之后,其股價便一路下滑,截至11月20日A股收盤,金山辦公股價較年內最高點下跌38.28%至326.97元/股,對應市值為1510億元,與頂峰時期相比,已蒸發近千億元。
押注AI大模型,WPS AI急救市
如何向資本市場講出一個新故事?金山辦公將目光瞄向了大模型領域。
2022年11月,OpenAI推出的新型AI聊天機器人工具ChatGPT在一夜之間火爆全球互聯網,引來了無數人的關注,截至2023年4月,ChatGPT的全球訪問量再創新高,達到17.6億次,僅次于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
ChatGPT的火爆讓金山辦公意識到了AI大模型將全方位改變業態,于是便迅速跟進,并且定位為大語言模型的應用方,金山辦公CEO章慶元表示,WPS AI錨定AIGC(內容創作)、Copilot(智慧助理)、Insight(知識洞察)三個戰略方向發展。
2023年4月,WPS AI首次對外亮相,隨后便進入持續優化迭代;5月,WPS AI對外展示了類微軟Copilot的能力,接入了文字、海外版表格、PPT演示文稿、PDF四大日常辦公組件;7月,WPS AI亮相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并在官網上線;9月,金山辦公在技術開放日上宣布WPS AI接入面向企業組織的一站式數字辦公平臺WPS 365;11月,WPS AI開啟公測,AI功能面向全體用戶陸續開放體驗,而安卓、iOS和Mac端將于11月底陸續開放。
目前,WPS AI除了內容生成、理解文意、輸入主題一鍵制作PPT之外,在表格場景中的表現較為領先,已具備書寫公式的能力,用戶選中數據后,以對話的方式向WPS AI描述需求,即可生成復雜的函數公式,秒出結果。
盡管WPS AI基本實現了落地,但金山辦公的新故事似乎并不容易講下去。
深耕AI戰略,燒錢是必經之路,龐大的資金基礎是必要條件。以OpenAI為例,有研究報告指出,OpenAI僅運行其人工智能服務ChatGPT每天就要花費約70萬美元,OpenAI目前正處于燒錢的狀態,若不加速自身商業化進程,很有可能在2024年底不得不申請破產。硅谷權威媒體The Information也在報道中稱,OpenAI在2022年總營收為0.28億美元,凈虧損為5.4億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前三季度,金山辦公的研發投入為10.76億元,較2022年同期相比增長10.68%,占總營收的比例為32.90%,同比減少了1.88個百分點。相比于微軟2023財年近2000億元的研發費用,以及其向Open AI陸續投資的上百億美元,金山辦公的研發投入顯然不是一個量級。
此外,金山辦公金對于大模型的態度也搖擺不定。
2023年5月,章慶元曾強調,這一次AI技術浪潮將顛覆軟件行業,全身心地投入擁抱AI,利用AI的能力改造我們的產品,這將是金山辦公未來幾年最核心的戰略。
不過,金山辦公在近期發布的一份《機構投資者調研活動記錄表》中表示,2023年上半年金山辦公在AI方面定下了AIGC、Copilot和Insight三大產品方向,但更看重后兩個,這兩個方向也和國內大模型的發展進度息息相關,對此金山辦公在做很多的研發工作,但進度會比AIGC略慢。
與此同時,辦公軟件市場的競爭格局陡然生變,不少競爭對手都在加大對AI及大模型產品的投入,其中不乏釘釘、飛書、企業微信、科大訊飛,甚至Microsoft 365等等。
可見,就目前而言,大模型加持的想象空間有限,WPS AI還很難成為金山辦公的新增長點。
監管趨嚴,用戶隱私紅線不碰觸碰
大模型帶來新故事的同時,用戶隱私和數據安全問題成為了大眾關注的焦點。
大模型需要大量的數據進行訓練和學習,而數據的廣泛收集和存儲增加了用戶隱私泄露的風險,這也是WPS AI引發輿論關注的關鍵所在,盡管金山辦公反應迅速,但還是陷入了信任危機。
大模型帶來的用戶隱私和數據安全等問題不容忽視,人民日報評論認為,越是一切都可以數字化、被收集、能分析,越要劃出底線,筑起信息安全的堤壩,給用戶選擇甚至說“不”的權利。
在全球各領域頭部企業對大模型業務的追逐下,相關部門對于人工智能的監管步伐也在加快。
2023年4月,國家網信辦發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明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定義,以及相關產品和服務提供者的合規義務,對生成式人工智能進行專項監管。在征求意見稿中,明確規定“國產ChatGPT”需注重數據隱私安全,不能非法獲取、披露、利用個人信息和隱私、商業秘密,不可侵犯知識產權;“國產ChatGPT”生成的內容應當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能生成歧視性的內容等等。
2023年8月,《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正式施行,其中明確規定,應當依法開展預訓練、優化訓練等訓練數據處理活動,使用具有合法來源的數據和基礎模型;涉及個人信息的,應當取得個人同意或者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各大科技公司要主動遵守相關規定,做AI訓練時,應嚴格遵循“最小化原則”,不得跨越紅線。
當然,保護用戶隱私和數據安全并不意味著“一刀切”地禁止,人民日報評論指出,發展和安全從來不必然是矛盾的、對立的。當前,全球不少科學家、企業家都呼吁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領域“慢下來”,這不是為了停滯技術進步,而且希望與之相關的隱私保護、科學倫理、法律制度等能夠盡快“趕上來”。在我國,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一直是處理這類問題的一個基本遵循。無論是監管者還是從業者,更好把握發展與安全的辯證法,平衡好各方面利益,才能推動生成式人工智能健康可持續發展。
大模型的發展前景毋庸置疑,但不可否認的是,大模型行業還處于發展的早期階段,尤其是監管力度仍然不足,在大模型這條賽道上,金山辦公想要實現彎道超車,保護用戶隱私和數據安全將是重中之重。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