氪了幾百億,字節游戲停止了“跳動”
11月26日,脈脈社區的一個截圖內容引起大眾熱議。
撰文 | 雁? ?秋??編輯 | 李信馬 來源|Donews
朝夕光年,撲了
11月26日,脈脈社區的一個截圖內容引起大眾熱議。
從截圖內容看,字節旗下游戲板塊朝夕光年啟動“大裁員、砍項目”模式,所有在研項目解散,在一天內完成;已上線項目,給三個月時間尋找買家。在裁員賠償方面,除了會賠償N+1,還會把年終獎、股權進行折算,“賠償方面不會少給”。
包括爆料者在內,大多數人的看法都非常統一:張一鳴真的不想做游戲了。
圖源:脈脈
官方的回應很快就來了。
11月27日午間,字節跳動稱,旗下游戲業務朝夕光年將進行大規模業務收縮——對已上線的且表現良好的游戲,會在保證運營的情況下尋求剝離;對還未上線的項目,除少量創新項目及相關技術項目外,均會關停。
朝夕光年作為字節六大業務板塊之一,主攻中重度游戲領域,一直被視為是字節跳動“殺向”騰訊和網易“腹地”的一支奇兵。消息實錘,這是字節跳動繼在教育、XR等領域大撤退后,又一全面撤出主力軍的領域。
令人唏噓的是,一個月前,字節跳動招聘官方在社交平臺才發布了朝夕光年2024年的校招專場宣傳片,轉眼間,大量人員將被釋放到市場上。目前,朝夕光年官網的社會招聘崗位已經全部停止招聘,“開啟新的工作”一欄中顯示的職位數是0。
圖源:朝夕光年官網
據朝夕光年方面表示,將更加聚焦部分創新型游戲及相關技術的探索,同時也會做好已上線產品的持續運營,充分保障玩家的權益。
事實上,字節在游戲上早就動了大撤退的心思。
早在2022年,字節跳動就解散了位于上海的游戲開發部門101 Studio。今年11月16日,有媒體在《星球:重啟》上線前夕稱,字節跳動對游戲的投入期已過,接下來將把資源更多投入在直播電商等更具性價比、邏輯更順暢的業務。
另在11月21日,據雪豹財經社報道,字節正在尋求以不低于50億美元的報價出售旗下游戲公司沐瞳科技,而接觸沐瞳科技的收購方包括騰訊、沙特主權財富基金PIF旗下的Savvy Games Group(以下簡稱SGG)。
需要注意的是,2021年字節以4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沐瞳科技。據悉,雙方當時簽下了為期四年的對賭協議。協議約定,部分收購金將在沐瞳科技完成業績對賭后分期兌現,在此期間字節不得過度干預沐瞳科技的決策,創始人團隊享有高度的自主權。
從目前看,沐瞳在指標完成度上表現得并不理想,可能是導致此次字節裁撤游戲業務的關鍵導火索之一。
現在靴子落地,字節要剝離游戲業務的態度很堅定。
字節做游戲不“專業”
起先,字節跳動對游戲還是很有野心的,希望可以把游戲業務培養成新的增長點。
2017年底,字節跳動開始探索游戲業務,包括在今日頭條做HTML5小游戲,抖音成立游戲內容中心,商業化部門做超休閑游戲聯運等;2018年,字節跳動正式決定成立游戲事業部;2019年初,朝夕光年戰略部被命名為 “Athena”,成員大多數為投資咨詢機構出身,沒有游戲行業背景。
擴張期間,字節進入瘋狂“買買買”模式。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至2022年期間,字節跳動在游戲領域投資超22起,涉及19家公司,投資金額約300億元。其中8起為100%的股權并購,把產品和團隊直接納入字節體系。
沐瞳科技的《無盡對決》(MLBB)在海外影響力不小。截至2020年,MLBB全球總下載量達2億8100次,單單印尼市場就已經超過1億次。2021年,騰訊希望以20億美元左右的價格收購沐瞳科技,而字節以40億美元的溢價完成了收購,原因是看中了沐瞳科技的《無盡對決》在東南亞的價值。很明顯,字節對攻占海外市場充滿期待。
除了瘋狂投錢,字節還不斷招攬人才。2019年,字節跳動剛剛入局游戲行業的時候,開始了一場搶人大戰。
據晚點LatePost報道,一位資深從業者說身邊有五年以上工作經驗的游戲策劃和技術人士都被字節挖過,他也曾去面試過,面試官 “一直在提這兩件事情:有錢,有流量”。一位綠洲工作室前員工直接表示,他不相信字節游戲能夠做出好作品,但他還是選擇了加入,因為薪酬總包比過去漲了接近一倍。
不過,字節在游戲板塊一直沒能實現“大力出奇跡”的夙愿,始終沒有出現一款現象級游戲單品。今年7月上線的《晶核》,算是朝夕光年自研游戲的第一個“爆款”,據第三方數據顯示,這款游戲上線首周在iOS平臺流水就達到近7000萬元。
但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騰訊依靠《命運方舟》和《王者榮耀》等長青游戲,在2023年第三季度實現游戲收入460億元,同比增長7%。網易的游戲業務也實現了較好的增長,首席執行官兼董事丁磊曾表示:“《夢幻西游》系列仍是玩家的心頭好。”
「經典游戲打天下」,是字節游戲遠未達到的程度。
原因可能是,字節更擅長算法和流量,制造游戲并非強項。
據慢放在脈脈創建的“《晶核》成字節賺錢能力最強手游,騰訊慌了沒”話題顯示,超過65%的用戶表示字節并沒有游戲基因。
圖源:截自脈脈
游戲并不是一門容易的生意,需要有深厚的游戲文化底蘊、專業的游戲研發能力、靈活的游戲運營策略和敏銳的游戲市場洞察力。而字節擅長以流量、數據的思維去做內容產品,正所謂“一切決策都要有數據論證”,這在以算法為核心驅動力的產品上是成立的,不過在游戲上卻可能走不通。
以《晶核》為例,這款游戲上線后,玩家對于“氪”度設計過量的輿論紛至沓來,有玩家吐槽:“連背包的基本功能都需要收費。”
字節既想證明自己的研發實力,又想盡可能將流量變現,有份好看的數據,這在一定程度上與認真做游戲的理念背道而馳。
除此之外,近幾年互聯網大廠降本增效,字節在游戲方面也不得不節衣縮食。總而言之,字節前后在游戲領域投入了近五年,有所收獲,但不多,如今大幅裁撤游戲團隊的動作也并不奇怪。
押注更賺錢的業務
字節放棄游戲業務的消息一出,整個游戲圈都在“吃瓜”。但大家討論的其實不僅局限于字節,很多大廠的游戲部門都在裁員。
過去幾個月里,游戲廠商Ascendant Studios、Epic Games、暴雪、Twitch和Keywords都解雇了一批員工,其中Epic的裁員規模超過了800人,占員工總數的16%。
亞馬遜也計劃在其游戲部門再裁員180多人,關閉專注于流媒體和支持第三方游戲的部分業務。這是亞馬遜游戲部門今年第二次傳出裁員消息,此前在今年4月份,該部門曾裁員約100人。
亞馬遜副總裁在一封郵件中表示:“我們需要將資源更多地集中在那些最具潛力的增長領域,以推動我們的部分業務向前發展。”
“效率”在游戲行業的重要性顯著上升,這與字節的態度很相似——把錢投在更有性價比的業務上。
目前字節跳動是全球最賺錢的互聯網公司之一,憑借TikTok的廣告和電商業務,2023年上半年,字節集團實現總營收540億美元,遠超騰訊的414億美元。按照這個節奏,字節今年總營收將突破1100億美元,遠遠高于去年的850億美元。而且字節集團不僅是營收高,營業利潤也非常高。今年一季度,字節實現營收245億美元,營業利潤高達60億美元。
只不過,游戲在其中貢獻甚微。除了上面提到的部分主觀原因外,這兩年游戲行業發生了很大變化:2019年,游戲是兵家必爭之地;之后游戲行業遭遇寒冬并逐步收縮。
盡管目前國內游戲行業逐步回暖和進入爆發狀態,精品游戲、游戲出海的雙輪驅動效果,讓國產游戲有了更大的活力。但強者恒強,如果不能沉淀下來做出一款精品,想要破圈并非易事。
字節游戲的這腳剎車,體現了張一鳴的一個特點:遇事則當斷則斷。畢竟在2023年,整個互聯網行業都不再高歌猛進,而是進入到調整階段,大家都越來越“務實”。
不過,這也并不意味著字節跳動徹底拒絕游戲,創新項目仍然是字節跳動的關注點,未來是否能“跳”出一個爆款游戲也未可知。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