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姐們紛紛轉行賣新能源車了?
這幾天,關于空姐轉行賣新能源車的話題挺火,在小紅書上有不少自稱是空姐的博主分享了自己轉行的經歷。
出品|三言Pro??作者|雨辰
我們只要搜索關鍵詞“空姐賣車”、“空姐轉行”或者“空姐+某新能源品牌”就會有大量的圖文消息。
其中尤其以蔚小理等新能源汽車品牌居多,而在蔚小理中理想相關的帖子最多,我們很容易就會搜到“空姐轉戰理想”的話題。
這不禁讓人好奇,是否真有那么多空姐轉戰新能源汽車銷售,或者這只是一種噱頭?
大批“空姐”轉戰新能源汽車銷售?
不少“空姐”談到了自己轉戰的理由,很多提到了空姐工作很辛苦,工資也不高,很焦慮。
比如這位“空姐”在“空姐轉戰理想人”的帖子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她稱做了4年空姐,“終于結束了不用再被早班的鬧鐘驚醒,不用再春節一個人呆出租屋里偷偷流眼淚,不用再為了第二天的檢查提心吊膽,不用再為了大練兵焦慮,不用再被黑名單煩惱......”
不過她下句就說覺得乘務的工作有點安逸,養老了,所以自己不想安逸就加入了理想。
聽著總有種奇怪的感覺,一會說焦慮流淚,一會說安逸。
在評論區,有網友問到空姐的收入,她回答稱國內普通艙飛滿的情況下月薪1.3萬以下,國際線最高1.8萬。
不過,她并沒有直接回答自己的收入,她給出的是行業大體薪資水平。
筆者翻了下她的其他帖子,這位空姐小紅書賬號中最早的帖子發布于今年2月份。
時隔幾個月后的11月24日,她發了第二篇帖子,她分享了自己當空姐的一些照片。當時她稱自己裸辭。
11月25日,也就是第二天她就宣布成為理想銷售了,也就是前面的“轉戰理想人”的帖子。
再后面,她還分享了自己理想培訓以及有關汽車銷售的信息。
不少“空姐”的理由是“挑戰更多可能”,還有說“辭去航天夢”(航空和航天都分不清),甚至有人說“脫去了孔乙己的長衫”,就換個工作扯得也太高大上了,就沒有上面那位空姐說的實在了。
她們中很多人都是最近幾個月入職成為新能源汽車銷售的。
筆者發現不少“空姐”的賬號其實并沒有發過幾個帖子。各種信息來看,她們應該是剛加入汽車銷售行業。
齊刷刷的空姐背景,然后成為汽車銷售,類似的轉戰的宣言。客觀地講這就是抓流量,然后引流賣車。
更有網友直言,這就是新能源汽車的廣告,吸引油膩男。確實很多文案都是大概的套路,一張空姐制服照再配上些轉戰某某的文字,歡迎找她買車,營銷味十足。
總體而言,對于她們“空姐”的身份其實很難核實,不少人也只是發了幾張所謂空姐制服照,然后一番空姐妝容。這本身并不能說明什么。
當然,筆者確實也看到有一些博主曬出了飛機上的工作照或者證件,但對我們普通人來說,也很難做出準確判斷。
其實我們先不管空姐身份的真假問題,單看空姐這個標簽就是流量密碼。
其實有時候我們很容易被流量裹挾了,只能看到我們想看的內容。就像你一直關注空姐和汽車,就會大量的相關內容推送給你,但是事實上真有那么多空姐轉行汽車銷售嗎?
我們換個思路,看看新能源銷售到底有什么吸引人之處?能不能受到空姐們的青睞?
新能源銷售真的吃香嗎?
空姐辭職了能干啥?
在小紅書上,有很多關于空姐轉行的帖子,當然不止汽車銷售,還有奢侈品銷售、帶貨、轉行HR,還有當老師的。
一位前航空公司從業人員、航空博主分享了他關于空姐轉行的工作類型,大概有這幾種:空乘學校老師、創業、公務員、在某公司做前臺、行政、助理、銷售、商務等工作。
空姐的選擇其實也挺多,她們經過專業的培訓,在待人接物、儀表姿態上等人際交往上有優勢。
說實話,她們相比一般人應該不難找工作。起碼像公司前臺、行政、助理、銷售、商務這種工作應該好找。
至于找哪個工作,其實很大程度要看薪資的問題了。
空姐的工資并沒有想象中的高,但確實是一個看起來比較光鮮的工作,可能也就看起來而已。
空姐的工作也很辛苦,黑白顛倒、滿世界飛,基本沒有交際圈,工資大部分也就1萬出頭。
那新能源汽車銷售待遇和前景如何呢?
筆者從招聘平臺上了解到了蔚小理的銷售人員的薪資范圍。
以北京為例,理想汽車銷售人員薪資組成是無責底薪8000元+提成,薪資范圍為1.2萬到4萬之間,不同崗位略有差別,但基本都在這個區間內。
該職位對應聘者除了要求熱情外,還對專業知識有一定的要求,但基本是關于銷售人員的普遍要求,并沒有特別之處。也沒有對空姐有特殊的說明。
筆者又看了蔚來和小鵬的招聘情況。蔚來的底薪稍微低一點,為5500元,但總體薪資范圍大體與理想近似,從1.3萬到3萬。
而小鵬的銷售薪資明顯要比前兩家低,底薪6400元,總體薪資范圍為1萬到1.5萬。
事實上,從“空姐”們轉行的帖子也能看出,小鵬的帖子就明顯少了很多。
從薪資上看,理想的底薪是最高的,綜合薪資也是第一梯隊,在蔚小理中確實更有吸引力。
這似乎也解釋了為啥會有“空姐轉戰理想”的話題,帖子也明顯多于其他兩家。
從職業的性價比上,空姐轉汽車銷售似乎有其合理性,但到底有沒有到達外界所說的“集體轉行”是個疑問。
筆者主觀感覺,遠遠沒有到達“集體”的程度。事實上要驗證這種觀點也有辦法,那就是問問真實的線下門店。
咨詢了多家線下門店
答案有點意外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筆者僅咨詢了北京地區的蔚小理的部分線下門店,結果僅代表北京地區的情況。
之所以做這個說明,是因為筆者看到“空姐們”的地位分布在全國各地,并沒有明顯的地域特征。
選擇北京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北京這種一線城市,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大,廠商的門店也多,薪資也高,能吸引打工人。
首先來看理想,說實話問人家銷售有沒有空姐是有點尷尬的,我只能盡量換著法問。
不過,對方還是對我的提問感到吃驚,最后只說了不知道。接電話的是位男銷售,聽語氣確實有點煩了。
再去問其他門店,我就聰明了,只說要找女銷售,和女生聊反而順利些。
蔚來的一位女銷售稱蔚來的門店男女銷售都有,但是據她所知絕大多數都是男性,也沒有聽說有女銷售是有過空姐經歷的。
小鵬的女銷售也告訴了筆者同樣的結論,她表示自己的店里總共10名銷售,僅有她一名女性,女銷售很少,空姐當銷售的沒聽說過。
這位女銷售認為空姐可能只是一個噱頭而已。
盡管我們不能得出一個確切的結論,但筆者覺得空姐轉戰新能源的勢頭也沒有想象中的猛烈,可能有部分空姐確實轉了這行。不排除有人在利用空姐的標簽博取流量。
空姐本身就只是一個普通的服務型工作,但確實有些人對這一職業有偏見。
在互聯網語境里,空姐確實容易吸引人的注意,究其根本還是大眾對這一職業缺乏認知,把空姐想象得過于光鮮。
別說空姐了,編制內的人轉行也不是什么稀奇事,現在哪有什么鐵飯碗。
是噱頭還是真趨勢,都在大家自己的判斷。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