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喜茶”聯名翻車,會影響喜茶后續上市嗎?
近日,喜茶公司因涉嫌違反宗教事務管理條例,被深圳市民族宗教事務局約談。“喜茶下架佛喜茶拿鐵”的詞條一度沖上熱搜。
來源|雷達財經出品 文|章蘊琪 編|深海
近日,喜茶公司因涉嫌違反宗教事務管理條例,被深圳市民族宗教事務局約談。“喜茶下架佛喜茶拿鐵”的詞條一度沖上熱搜。
據悉,涉事“佛喜茶”茶飲是于11月28日上市,由喜茶與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推出的聯名款茶飲,包裝周邊含沉思羅漢塑像、伏虎羅漢塑像、歡喜羅漢塑像3款不同的定制款聯名杯和冰箱貼,其中“沉思羅漢”為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的新晉“網紅”,因其獨特的表情深受大眾喜愛。
“喜茶出售的‘佛喜’茶飲周邊有比較明顯的宗教標識,存在借用宗教文化進行商業化宣傳的嫌疑。”山東齊鼎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劉效宇提到,《廣告法》《宗教事務管理條例》《關于進一步治理佛教道教商業化問題的若干意見》等相關法律法規中有明確規定,禁止以宗教名義進行商業宣傳,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假借佛教道教名義開展活動、謀取利益。
目前,“佛喜茶”已經全面下線。
近年來,喜茶頻繁與其他品牌聯名。僅在今年,其就已經聯名過FENDI、NORITAKE、芭比、原神、喜劇之王等品牌、IP。其中,與FENDI的聯名更是成為新茶飲現象級事件。
然而,聯名多了,喜茶也出現不少翻車事件。據了解,在此次聯名被約談前,喜茶曾因聯名杜蕾斯引發公眾不滿,網友紛紛表示“太惡心了”、“無法直視喜茶了”、“有心理陰影了”。隨后喜茶公開致歉。
此外,喜茶聯名威猛先生被指“瞎搞”、“重口味”二次默默下架;與游戲《原神》聯名被吐槽“割韭菜”。
天眼查資料顯示,喜茶HEYTEA起源于廣東江門一條名叫江邊里的小巷, 原名皇茶royaltea(為了與層出不窮的山寨品牌區分開來,故全面升級為注冊品牌喜茶HEYTEA)。喜茶為芝士奶蓋首創者,有別于市面上制作粗糙、茶湯廉價的傳統奶蓋,喜茶專注于呈現來自世界各地的優質茶香,風靡珠三角地區。隸屬于深圳美西西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在發展歷程中,喜茶進行了5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高瓴資本、騰訊投資、美團龍珠、Temasek淡馬錫等,合計融資數十億元,2021年D輪融資后,估值高達600億元。
有市場人士認為,資本之所以選擇投資喜茶,主要是看好其發展前景,期待通過上市變現。
雷達財經注意到,市場上對喜茶上市情況猜測紛紛,2021年3月31日,喜茶創始人兼CEO聶云宸在朋友圈公開否認喜茶上市傳聞。
2022年年初,喜茶投資方之一、美團龍珠創始合伙人朱擁華曾表示,喜茶兩年內不考慮上市。
不上市的喜茶,卻面臨增長壓力。去年2月,有媒體報道稱,喜茶進行大規模裁員,涉及30%員工、有部門被全裁。對此,喜茶方面回應稱,相關傳聞皆為不實信息,公司不存在所謂大裁員的情況,年前少量的人員調整為基于年終考核的正常人員調整和優化。
有市場人士認為,喜茶所在飲品行業,并無太多護城河,喜茶之所以頻頻選擇聯名,主要是為了提高話題度和銷量。
其實不止喜茶,許多餐飲品牌都在今年“卷”起了聯名。如瑞幸和茅臺聯合推出的醬香拿鐵,一度引爆市場。
然而,跨界聯名雖然給品牌帶來了新的機遇和突破口,合作雙方的品牌價值和市場影響力可以進行互補,通過聯合推出的產品能夠吸引更多的目標消費群體。但跨界聯名也存在一些問題和挑戰。聯名合作也需要經過嚴密的合作協調和市場調研,以確保聯名產品符合消費者的需求和市場潮流。否則,聯名產品可能無法吸引消費者的關注和購買意愿。
另外,跨界聯名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破壞品牌的獨立性和消費者信任感。如霸王茶姬聯名《盜墓筆記》,后因設計、活動規則被粉絲吐槽,發布道歉聲明并修改活動規則。
在市場人士看來,此次聯名翻車,還不至于讓喜茶傷筋動骨,以至于影響IPO。但如果類似事件頻繁出現,將不可避免影響喜茶口碑,進而影響公司業績和后續的資本運作。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