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份額連降!OPPO還有什么大招?
2024年伊始,手機機圈迎來一波新機發布潮。
文 | 金衛??編輯 | 張佳儒? 來源|尺度商業
過去十天,一加Ace 3、榮耀X50 GT、榮耀Magic 6系列等發布,共同掀起新一年的機圈大戰。
1月8日,OPPO召開新品發布會,正式發布Find X7系列全球旗艦,起售價3999元起,加入手機大戰中。
OPPO在兩個多小時的發布會用近半的時間講述了其最新產品在AI方面的布局和優勢。按照OPPO的說法,Find X7是全球首個端側應用70億參數大語言模型的手機,并且通過了端云協同的先進部署。此外,Find X7系列搭載OPPO自研的潮汐架構,通過將性能研究深入到芯片底層,實現異構計算單元的超動態調度。
OPPO首席產品官劉作虎在發布會上表示:“Find X7不僅影像超Pro,而且性能、AI體驗、屏顯、國際出行體驗都超Pro。”可以看出,影像、潮汐架構、大模型是OPPO這款新機的賣點。
2023年,對手機廠商而言可謂是“卷生卷死”的一年,由于缺乏變革性的創新,主流手機品牌為了爭奪存量市場火力全開,在各個細分領域競技拼殺,從拼性能、卷內存、比影像、押折疊、衛星通訊、再到卷大模型……
OPPO的高端化
Find系列是OPPO重要的高端化產品線,至今有十年的時間。
近年來,手機市場下滑,高端手機逆勢增長,在存量競爭之下,各手機廠商不遺余力地投入資源向高端市場發起沖鋒,Find系列手機則是OPPO高端化的重要籌碼,而AI大模型則高端機的新潮。
劉作虎在發布會上表示,OPPO已集中內部資源成立AI中心,“手機公司再不布局大模型就沒戲了”。
不過,在大模型方面,OPPO的壓力并不小,因為發力大模型手機廠商不只有OPPO一家,vivo和小米早已入局。
2023年11月1日的vivo開發者大會上,vivo發布了其自研AI“藍心”大模型和大模型矩陣,同時開源了70億藍心大模型7B,成了國內首個開源大模型的手機廠商。
2023年10月,在小米澎湃OS暨Xiaomi 14系列新品發布會上,小米正式宣布將AI大模型植入系統;同月,榮耀CEO趙明也表示,即將推出的Magic6系列手機,將支持自研70億端側AI大模型。
此前的2023年7月,華為在開發者大會上發布了面向行業的盤古大模型3.0,最高版本高達1000億參數,并官宣新一代智能操作系統HarmonyOS 4已接入了盤古大模型。
大模型不約而同地成了各大手機廠商們進軍高端化賽道的重要選擇,但回到現實來看,主流廠商們還是主要選擇高通、聯發科兩大芯片廠商,很難說哪家具有更突出的優勢和推出更加差異化的應用。
2023年5月,OPPO宣布不再造芯片,目前也沒有了自研芯片。這次新發布的OPPO的Find X7采用聯發科天璣9300處理器,Find X7 Ultra采用高通第三代驍龍8處理器。OPPO推出了自研潮汐架構,希望能夠給予處理器帶來更好的體驗。
劉作虎強調,OPPO不做芯片了,卻保留了之前的架構團隊,此次的自研潮汐架構正是出自哲庫團隊。“從技術層面來講,并不是說大家使用同一個芯片就可以做出同樣的事情,將模型部署到端側本就是非常核心的技術,算法與GPU、NPU如何適配和部署,本質上就是差異化。”
對于"OPPO Find X7 Ultra 有信心打贏這一年的影像嗎?"劉作虎表示,必須有,你看今年有誰能打贏我們,我可以把這個牛先吹在這里。"
這是 OPPO 首席產品官劉作虎在 2024 年立下的第一個 Flag,對于高端手機市場,劉作虎認為“產品足夠好,銷量不會錯。”
OPPO市場份額持續下滑
近幾年,在高端化層面做得更好的廠商更具備市場穩定性和長期成長性已是共識,OPPO 在高端之路上一度重點押注折疊屏。
2023年8月底,OPPO 發布了Find N3 Flip,不巧的是,華為9月“突襲”發布Mate 60 Pro,引發全網搶華為手機,10月,OPPO又發布了第三代折疊屏旗艦產品Find N3,其后,華為又“梅開二度”發布折疊屏手機Mate X5。
兩場新機發布,接連被華為閃擊,OPPO獲得了“機圈汪峰”的稱號。
2023年,中國手機市場迎來最大的變量:華為手機回歸。借著Mate 60和折疊屏 Mate X5,華為打響了王者回歸的第一槍,迅速占領高端市場。
隨著華為高端機的崛起,過去占據中國手機市場多年的蘋果+“OV榮米”的格局一同被打破。而蘋果、小米等手機廠商則發力搶奪存量智能手機市場,尤其是Xiaomi 14大獲成功,在高端價位市場收獲了亮眼的增量。
據Counterpoint Research數據預測,2023年在全球高端智能手機(批發價≧600美元)的市場上,華為和小米的市場份額均有輕微提升,而OPPO的份額卻保持不變。
手機存量市場,不進則退,尤其是高端智能手機市場整體萎縮,競品的增長則意味著OPPO的下滑。
2023年一季度,OPPO 以 19.6% 的市場份額再次回到國內手機市場第一的位置,其中折疊手機為OPPO作出了不小的貢獻,但好景不長,二季度市場地位出現動搖。
IDC數據顯示,2023年二季度,OPPO在國內手機的市場份額從一季度的19.6%下降到了二季度的17.7%。到了三季度,OPPO的市場份額不但繼續下滑到了16.2%,出貨量排名也從第一名下降到了第二名。
最近有媒體援引國內機構數據顯示,2023年第四季度中國手機市場,蘋果、小米、華為、榮耀、OPPO、vivo為銷量排名前六的手機廠商,其中,小米、華為和榮耀都呈現同比增長態勢,而OPPO(含一加、realme)激活量為1044萬臺,市場份額為13.9%,同比下降15.1%,降幅明顯。
也就是說,2023年OPPO的市場份額實現三連跌,呈現“高開低走”的局面。
OPPO市場份額下滑,競爭對手們的發力是直接動因,而OPPO并未能夠成功應對競品們的市場擠壓。
以折疊屏為例,原本OPPO在折疊屏領域保持了相當的市場規模,2023年第一季度OPPO折疊屏銷量同比增長超300%,位列中國折疊屏手機市場第一,其中OPPO Find N2 Flip更拿下了豎屏折疊屏單品銷量第一。
但隨著華為在折疊領域的發力,OPPO的城池失守。據BCI最新發布了2023年Q4中國折疊屏手機市場品牌份額,華為獨占了一半的市場份額,達到51.23%,榮耀和三星緊隨其后,市場份額分別為15.54%和15.23%;而OPPO排名第四,市場份額為11.48%。
一直以來,OPPO長期深耕下沉市場,通過擴大加盟在三四線城市鋪設門店,并建立起了龐大的線下銷售體系,這一體系曾幫助OPPO吃盡市場紅利。
如今,競爭對手全面發力,在低端市場的OPPO產品面臨更多競爭,而在高端手機市場,OPPO的轉型還在進行中,高端形象還未站穩,不論是與華為、蘋果比,還是與小米相比,都還有很大的差距。
因此,OPPO遭遇市場份額動蕩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如今,手機行業迎來了新一輪大洗牌,原本焦灼的手機戰爭變得競爭更加激烈。對手機廠商而言,2024年依然是競爭激烈的一年。
折疊領域的地位失守了,靠大模型,OPPO能扭轉乾坤嗎?
對OPPO有何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