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資產配置新去處!東證指數創新高
跨境資產配置新風向。
來源/新經濟e線
A股市場投資價值愈顯,日本市場也引起了不少投資者的關注。
去年以來日本股市表現搶眼的背后,除了股神“巴菲特”的有力背書之外,或許還因為進入2024年以來,日本繼續推出了一系列新政策,加大了日本股市對本土散戶和全球資本的吸引力。
1月15日當天,日經225指數和東證指數盤中均觸及自1990年以來的高位。其中,東證指數盤中最高摸高至2528.2點,終盤報收2524.6點,創下近34來的新高。
此前,華爾街見聞于1月15日報道稱,“據日本證券交易所數據顯示,2023年外資凈流入日本股市約6.3萬億日元(433.9億美元),創下自2014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其中,外資分別買入價值約3.12萬億日元的日股和凈值約3.17萬億日元的股票衍生品,打破了此前長達三年的連續拋售記錄。”
跨境資產配置新去處
近年來,不少投資者除了投資國內市場外,也會將海外市場作為豐富資產配置的選擇。新經濟e線注意到,對國內投資者而言,從跨境資產配置的角度出發,日本市場是一個新的去處。作為發達國家中第二大股票市場,日本市場與其他主要國家股票市場的相關性較低,對于希望布局全球資產以分散降低投資風險的投資者是較好的工具。借助QDII-ETF這個通道,投資者可以實現便捷、快速、高效的交易。
目前,國內投資者可參與日本市場的跨境ETF共計有5只,其跟蹤標的指數分別包括東京日經225指數和東證股價指數(TOPIX)。其中,日本東證指數ETF(513800)是市場上唯一一只跟蹤東證股價指數的跨境指數產品,該基金成立于2019年6月12日。作為首只在國內市場上市的跟蹤東證指數的ETF產品,該ETF也是中日ETF互通首批產品之一。
新經濟e線獲悉,東證股價指數為東京證券交易所編制,由在東京證券交易所第一市場上市的所有股票為基礎編制,按自由流通市值加權平均計算出的股價指數。此舉能夠反映出每個公司股票市值的改變對于整個市場的不同影響程度,可投資性更強,符合全球資產的投資配置邏輯。同時,該加權方式使成分權重較為分散,單一成分股大幅波動對指數的影響小,且大盤股的權重和配置比例更高,波動率和風險相對較低。
東證指數 (TPX.GI) - 成分行業分布
來源:Wind
Wind統計表明,截至2024年1月16日,TOPIX指數成分股的行業覆蓋廣泛,且行業分布較為均衡,充分體現了日本經濟發展的特點。其中,占比最高的前三大行業為可選消費、工業和信息技術,分別達21.60%、20.5%和17.7%。以汽車、電子及其相關產業鏈為代表的非日常生活消費品是日本經濟的主導產業,是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工業一直是日本經濟的支柱產業,目前已成功向機器人等技術密集型產業轉型。信息技術行業的高科技研發支出和成果也是日本未來經濟長期持續發展的關鍵。此外,東證指數成分股的企業代表性較好、知名度高,包含了豐田汽車、索尼、軟銀、任天堂、本田等大型知名日企。
東證指數 (TPX.GI)?歷年總市值變動(日元單位:億元)
來源:Wind
從指數編制來看,東證指數類似上證綜指、滬深300的市值加權,這一點跟全球現在主流的投資邏輯是一致的。相對而言,市值加權較價格加權更穩健。從整體規模變化來看,最近幾年來跟蹤該指數的ETF?規模超過了日經225指數。Wind統計顯示,截至2024年1月16日,TOPIX指數成份股共計2133只,總市值約為895.45萬億日元。
而東京日經225指數是代表日本股票市場的股價指數,由日本經濟新聞社每天公布數據。日經平均股價以成交量最活躍、市場流通性最高的225支股票的股價為基礎,以“修正式算術平均”計算出來的。不過,考慮到流動性因素,該指數缺失了一些日本經濟的代表型公司,例如任天堂等。截至2024年1月16日,該指數總市值約638.36萬億日元。
據新經濟e線了解,從場內交易情況來看,今年以來跟蹤東京日經225指數的4只跨境ETF也交投火爆,個別品種場內溢價率曾一度超過20%,基金管理人也三番五次提示交易風險,并提高了申購上限。
對此,有市場人士表示,ETF二級市場交易價格高溢價是市場短期非理性因素導致,部分ETF觸及QDII限購上限也或是原因之一。由于場外限購,投資者只能在場內買入。如果ETF大幅溢價,投資者仍然買入的話,其付出的成本已經遠遠高于基金的真正價值,一旦市場情緒回落,或者基金放開申購,套利者涌入,基金價格就會回到凈值附近,投資者也會遭受損失??傮w上,高溢價不具有可持續性,投資者應該選擇溢價率相對合理的產品理性參與。相比之下,日本東證指數ETF場內溢價率與基金凈值基本接近,每日申購上限為5億元。
經濟改善預期助力
從基本面角度考慮,日股的上行受到了經濟改善預期的支撐。
有券商分析人士指出,日本經濟至少傳遞了兩方面的邊際積極信號。一是盡管日本通脹中輸入性因素居多,但居民通脹預期和內部需求也在逐步改善,企業名義收入也將隨GDP恢復。二是日本的貿易和商業條件在日元相對企穩后改善,也有望受益于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后外部需求的回升和產業鏈轉移等政策。因此,日本經濟表現預期的改善已經先行。
另據《日本經濟新聞》的一項調查預計,2023財年上市公司的凈利潤同比將增長13%,連續3年增加。其中,2023年在日元總體貶值的趨勢下,日本出口導向型企業業績受益。
據新經濟e線了解,除了基本面預期改善的貢獻外,偏謹慎的寬松貨幣政策和匯率貶值也為日股上漲提供了條件。有市場人士表示,從貨幣政策角度考慮,日本央行的“正?;敝奉A計仍謹慎克制,流動性難以顯著收緊,因而對日本股市的負面沖擊可能有限。與此同時,日元兌美元的貶值趨勢也有利于資金涌入日股。從歷史規律來看,美元兌日元升值和日股上行的相關性較強,日經在2023年3月至6月的集中漲幅以及2024年初十分強勁的表現也都與日元形成貶值趨勢的背景掛鉤。
此前,日本頂峰資產在對外發布的觀點中提到,2024年,在緊縮消除的背景下,企業利潤增長的趨勢將會延續。對比歐美股市環境,日本股市將繼續保持優勢地位。東證指數的預計收入和利潤都將繼續增長。
頂峰資產預計,即使日本央行將實行貨幣政策的正常化,長期利率的上升將被抑制,因此估值不會作出調整。東證指數的預期市盈率將維持在15倍左右,疊加緊縮消除的預期,在2024年底東證指數或許會達到歷史高點(2884.80點)。
不過,2024年日本股市面臨的兩大風險點在于,一方面,短期來看,風險因素包括企業盈利能力的潛在下降、進口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的家庭購買力下降,以及海外市場出口和生產的放緩。另一方面,盡管日本正在努力根除通縮,但與企業定價行為和家庭對價格上漲接受程度有關的“規范”是否已經從通縮階段真正轉變仍不確定,如果國內外經濟放緩加劇,通縮趨勢可能重新出現,這也是日本經濟和市場面臨的最大風險。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