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果園上市一年股價腰斬,千億營收“大餅”畫不動了?
從水果“卷”模式
來源/不二研究
作為國內最大的水果零售商,深圳百果園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百果園”,02411.HK)遭遇股價暴跌。
1月16日,百果園開盤后股價大幅跳水,盤中一度跌超34%,最低觸及3.91港元/股。截至當日收盤,百果園集團股價為4.18港元/股,跌幅30.33%,市值僅有66億港元。
1月11日,百果園宣布回購計劃稱,擬定最多使用人民幣6.34億元以回購不超過1.18億股H股。
根據百果園此前公布的上市后首份半年報,盡管2023年上半年營收凈利潤雙增長,但業績增長背后仍有隱憂。
「不二研究」據百果園半年報發現:2023年上半年,百果園凈利率3.98%、加盟門店占比99.78%。目前,百果園主要面臨凈利率偏低、高度依賴加盟模式等問題,在「不二研究」看來,這主要是由于中國水果行業產業鏈長,冷鏈覆蓋率低,損耗率居高不下;與此同時,水果零售行業內卷加劇,隨著社區團購、生鮮門店等入局,加盟門店的生存空間或將會受到擠壓。
百果園是一家中國水果零售經銷商,主要銷售水果、果干、果汁等果制品以及銷售其他生鮮,旗下擁有“百果園”和“果多美”兩大品牌,2023年上半年,百果園百果園還推出“甜月亮”“小鮮紫”等四個新產品品牌。
截止1月19日港股收盤,百果園報收3.71港元/股,對應市值58.93億港元(約折合人民幣54.22億元);對比上市一年最高股價7.04港元/股,百果園的股價已經跌去近5成。
「不二研究」據其半年報發現:2023年上半年,百果園的營收為62.94億元,同比增加6.42%;同期,歸母凈利潤2.61億元,同比增長34.1%。
截至2023年6月30日,百果園共有5958家線下零售門店,其中5945家為加盟門店,自營門店僅13家。
去年7月的一篇舊文中(《上市后首份年報,百果園凈利率不足3%》),我們聚焦于水果零售行業內卷加劇,但百果園的水果質量問題依然頻出。
時至今日,百果園不僅面臨凈利率偏低、高度依賴加盟模式等問題未解,且直面精品商超、水果連鎖等的同質化競爭。
當水果零售行業內卷加劇,僅依靠加盟店,百果園的千億營收“大餅”畫不動了?由此,「不二研究」更新了7月舊文的部分數據和圖表,以下Enjoy:
“百果園們”瘋狂內卷,消費者距離水果自由卻越來越遠。
「不二研究」據其財報發現:盡管百果園的營收逐年上升,超八成營收依靠加盟。2022年,百果園營收113.12億元,其中來自加盟門店的營收為88.51億元,當期營收占比高達80.6%。
截止2023年6月30日,百果園擁有5958家門店,其中,加盟門店有5945家,自營門店僅有13家。
在「不二研究」看來,在資本化的無序擴張之下,企業逐漸“失控”,隱憂頻現;同時,行業本身供應鏈所存在的供應高損耗,渠道分散的格局也困擾著水果市場的玩家們。
萬億水果賽道,資本裹挾向前
你永遠不許需要懷疑資本的嗅覺。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統計,中國的水果銷售市場已由2016年的8273億元增至2022年的1328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8.06%,預計2026年按零售額計,水果市場的市場規模將達17752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7.6%。
萬億級別的賽道自然不會缺少資本的身影,國內水果市場三大巨頭“南百果,北鮮豐,西洪九”都存在著資本的背景。
百果園是最早受到資本關注的水果銷售企業。2015年9月,百果園就獲得天圖資本、廣發信德、前海互興合計4億元的A輪融資。隨后在同年12月,獲得前海母基金等A+輪融資。
2017年1月,獲得中金前海發展基金及招商資本的戰略融資,2018年1月,獲得深創投、越秀產業基金、中金公司等15億元的B輪融資,當年度共完成融資4次。
百果園早在2020年6月就計劃在港交所上市,然而在5個月后放棄了港股,轉戰A股市場,卻再次折戟。
2022年5月,由于諸多食品安全問題,例如“變質水果做成果切”,百果園再次推進港股IPO的申請被擱置,狀態轉為“失效”。多次嘗試IPO后,直到2023年1月16日,百果園正式在港交所上市。
1月11日,百果園宣布授權回購股份。百果園公告稱計劃已不超過5.96港元/股的成本,斥資6.34億元實施回購計劃,回購股份不超過1.18億股,相當于總股本的10%。
洪九果品則從2018年開始融資之路,截至IPO交表前也進行了6輪融資,絲毫不遜色于百果園。
2018年4月,洪九果品獲得中信建投資本等1.8億元A輪融資,2019年獲B輪和C輪融資共記9.9億元,投資方包括CMC資本、深創投、招商資本等。2020年9月,阿里巴巴以股權融資形式進入洪九果品,據招股書顯示,阿里巴巴占洪九果品股權的8%,為目前洪九果品最大外部股東。
值得一提的是,洪九果品在此前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鄧洪九及配偶江宗英承諾自2023年9月5日起后的12個月內不減持其所持有的公司H股股份及內資股股份。
鮮豐水果的融資進程略遜于百果園和洪九果品。據天眼查數據顯示,鮮豐水果2015-2018年共完成天使輪、A輪、B輪三輪融資,背后的資本包括紅杉中國、九鼎投資等明星資本。
洪九果品亦苦IPO久矣,2019年其與東興證券簽署上市輔導協議,擬赴A股市場IPO,但在2021年9月,公司終止了A股上市輔導,轉戰港股,2022年9月5日率先上市,搶下“水果銷售第一股”。
鮮豐水果則在2019年底鮮豐水果與中信證券簽署上市副主協議后不了了之,2021年轉而選擇中信建投證券成為輔導團隊。
但是,目前兩家鮮果銷售商已經上市,僅剩鮮豐水果還在IPO路上,到底還差了點什么呢?成功上市后,他們能實現估值飛躍,讓資本獲得超預期收益嗎?
「不二研究」認為并不盡然,以每日優鮮和叮咚買菜為例,兩家生鮮電商第一股和第二股在上市前夕,資本市場分別給到了30億美元和50億美元的高估值。但是,2023年“618”前后,叮咚買菜從川渝地區撤出;2023年12月23日,每日優鮮收摘牌通知 ,“生鮮電商第一股”退市。
在資本的加持之下,無序擴張的鮮果銷售商,在搶占市場的路上營收向上,但是隱患卻不斷出現。以線下為主的鮮果銷售商們,在二級市場投資者的審視下,高估值的可能性存疑。
三巨頭無序擴張,盈利與品控待解
在資本的加持下,“南百果、北鮮豐、西洪九”均加速了他們的擴張之路。
盡管7.6%的年復合增長率對于資本而言并沒有太大的想象力。但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2021年水果銷售行業CR5僅3.6%,其中百果園占1%;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顯示,中國水果零售市場的規模正在不斷擴大,從2021年的1.22萬億元增長至2026年的1.8萬億元。
存量市場有足夠大的空間給行業領頭者們施展。為次,以水果銷售為主的百果園在2016年喊出“2020年開1萬家店、年銷售額達到400億元”的目標,鮮豐水果在2018年B輪融資時提出“百城萬店”戰略。
在2023年的中期業績會上,余惠勇重提萬店計劃,目標達成時間為2027年。更長遠的目標是,到2042年開店3萬家。
截至2023年6月末,百果園的門店數量為5958家,預計全年有可能突破6000家。,鮮豐水果更遜一籌,門店數為2400家左右。雖然沒有實現計劃,但是百果園和鮮豐水果的擴張亦可謂是非常迅速。
以水果分銷為主的洪九果品則暫無類似計劃,但是洪九果品的營收增長可以明顯看出其近年來的擴張。據其財報顯示,洪九果品2020-2023年上半年分別實現營收57.71億元、102.80億元、150.81億元和85.3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77.78%、78.12%、46.70%和19.37%。
據百果園財報顯示,2020-2022年,其收入分別為88.54億元、102.89億元、113.12億元;2023年上半年,百果園的營收為62.94億元,同比增長6.42%。
洪九果品營收四年間從20億元突破至百億。同時,據百果園財報顯示,百果園2022年營收達113.12億元,百果園也成功突破營收百億大關。
洪九果品急速增長的營收背后,犧牲的是其盈利能力和貿易應收款項。
據洪九果品招股書及財報顯示,2020-2023年上半年,洪九果品營業成本分別為48.14億元、86.67億元、125.05億元和72.25億元。同期對應毛利為9.57億元、16.13億元、25.76億元和13.13億元,毛利率為16.6%、15.7%、17.1%和15.37%。
同時,洪九果品的現金流和應收賬款也不盡人意。據其財報顯示,2020-2023年上半年,洪九果品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分別為-8.04億元、-9.82億元、-18.23億元和-3.14億元。洪九果品稱,經營活動現金流出主要由于貿易及其他應收款項大幅增加,為優質水果產品做出預付款項。
而貿易及其他應收款項呈跨越式增長,2020-2023年上半年分別為29.29億元、51.34億元、89.96億元和85.00億元。
除了洪九果品財務出現問題外,百果園的財務問題也逐漸顯露。最大的問題在于百果園的盈利能力,據其財報顯示,2020-2023年上半年,百果園凈利潤為0.49億元、2.30億元、3.23億元和2.61億元,對應凈利率為0.50%、2.20%、2.70%和3.98%。
另一層隱患在于高速無序擴張帶來的品控問題。百果園曾在2009年推出只要消費者不滿意,可以“無小票、無實物、無理由”退換貨的服務,以此打響百果園品牌。
但2023年百果園個別門店被爆出的銷售變質、霉變水果的事件,引發了全網對其品控的質疑。
百果園品控不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高速擴張帶來的管理不當,為了快速擴張,百果園大部分門店為加盟門店形式。
據其財報顯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百果園擁有5958家門店,其中5945家為加盟門店,占比為99.78%。在龐大的加盟體系下,百果園的品控難度直線攀升。
無獨有偶,鮮豐水果和洪九果品在快速擴張之下,品控問題也被人詬病。截止目前,在黑貓投訴中關于鮮豐水果售賣變質水果、虛假宣傳等相關投訴多達242條。
而洪九果品在天眼查上顯示有一條“食品安全”警示,2018年被查出散裝洪九不知火果品丙溴磷含量超標。
在「不二研究」看來,水果銷售商們在資本加持下加速搶占市場本無可厚非,但無序擴張之下出現的財務和品控問題若難以解決,投資者自然不會買單。
囿于供應鏈困局,能否突出突圍?
據杜牧的《過華清宮三首·其一》中的“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這一句詩便可知道水果在采摘之后再運輸到全國的家家戶戶中,對于供應鏈的要求非常高。
在無序擴張導致的問題之外,水果銷售行業本身存在的供應鏈難題也困擾著投資者和“百果園們”。
我國地理形態多元化,氣候復雜,生鮮水果產區多分布于山東、河南地區,供應呈“東密西疏”之勢。
據國金證券研報顯示,從產品屬性角度看,水果為非標準產品,種植端和零售端均較為分散,從果園到零售商可分為采摘、分選、包裝、保鮮、儲存、運輸等多道程序,且大部分分銷商僅能覆蓋一部分程序。
因此形成了冗長、高度分散且涉及眾多中間商的行業痛點,漫長的分銷過程不可避免地導致了高損耗率和受限的運輸半徑。
從種植端看,天氣和種植技術都可能影響到水果產品質量,產品無法做到以量定產,水果的產量和質量無法得到保證。
從運輸端看,冷鏈物流是鮮果運輸的解藥,但是我國冷鏈物流布局仍處于發展期,據中物聯冷鏈委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國內在果蔬產品上的冷鏈流通率僅為35%,而歐美以達到95%以上,在冷鏈物流上國內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從分銷零售端看,各環節可能涉及多個分銷商,各家品控標準不一,難以形成標準化的標準,不同批次產品都有可能質量不同。
并且,我國水果銷售端競爭激烈,渠道極為分散。據百果園招股書顯示,我國水果銷售主要渠道包括農貿市場、以商超為代表的現代零售、電商渠道及水果專營連鎖及夫妻店,其中占據主要地位的還是農貿市場和現代零售。
在無比分散的水果銷售市場背景下,供應鏈更顯混亂,產品標準化可謂天方夜譚。但是三大巨頭若想獲取更多市場份額,盡可能標準化的品控又是其繞不過的一環。為了破局,“百果園們”采取的方式大同小異。
百果園、洪九果品、鮮豐水果均試圖從全產業鏈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與當地果農建立深度合作關系,規范催花、疏果、采摘、分級、保鮮等環節,以此降低成本,提升產品標準化;其次,打造自身品牌,以品牌標準進行產品標準化;最后加強數字化建設,使用物聯網及大數據分析可促進采購、配送、倉儲及銷售管理。
不同點在于百果園還將加強新零售建設,洪九果品則選擇繼續加強傳統分銷網絡。
「不二研究」認為,在供應鏈的困局之下,百果園、鮮豐水果、洪九果品雖然都在努力破局,但要想構建足夠全國擴張的供應鏈,三家企業需要付出的是巨額成本,他們的路還很長。
千億營收“大餅”畫不動了?
在資本的裹挾下,“南百果,北鮮豐,西洪九”高速擴張,財務和品控的問題都逐漸暴露。
目前,百果園主要面臨凈利率偏低、高度依賴加盟模式、等問題,在「不二研究」看來,這主要是由于中國水果行業產業鏈長,冷鏈覆蓋率低,損耗率居高不下;與此同時,水果零售行業內卷加劇,隨著社區團購、生鮮門店等入局,加盟門店的生存空間或將會受到擠壓。
存量市場的博弈,“百果園們”的對手是商超、農貿市場、生鮮電商,當水果零售行業內卷加劇,僅依靠加盟店,百果園能否撐起千億營收夢?
本文部分參考資料:
1.《水果連鎖第一股:百果飄香,品牌賦能乘勢而上——百果園招股書梳理》,國金證券
2《用暴跌30%“紀念”上市一周年 ,百果園還挺特別的!》,未來商業報道
3.《“百果園,崩了!》,斑馬消費
作者 | 若楠 永陽
排版 | Cathy
監制 | Yoda
出品 | 不二研究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