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嗨_免费在线观看国产_精品午夜久久_欧美精品一级_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视频_亚洲一区在线免费视频

網易也裁員,2024大廠“邊裁邊招”?

2024-01-22 09:52:56
野馬財經
關注
2024-01-22

魔幻的裁員傳聞數字下,隱藏的事實是什么?

作者/張凱旌?編輯/高巖?來源/野馬財經

“網易一口氣裁員1600人,賠出去8000多萬。全是各個游戲部門的技術人員”……

近日,有關網易裁員的一個微信聊天記錄截圖廣泛傳播,短短幾句話信息量極大。關于這則消息,網易目前既未辟謠,也未承認。

來源:微博

對此,自媒體“橡果商業評論”聯系到了被裁員的網易游戲美術業務線員工。

該員工表示,自己上周剛被裁,給了“N+1”,主要是因為項目收益不及預期,需要精簡人員。“當時HR說整體裁員比例是5%-10%,但不確定是網易所有員工,還是我們部門。”

該員工還稱,去年過年的時候老板說自己的項目要招200個策劃,到現在好像都裁完了。之前幾十人的對接群,自己走的那天只剩2個人。現在網易美術要求打卡時長11小時。

而在小紅書、脈脈等社交平臺上,也有用戶發出類似聲音。有認證為阿里員工的用戶稱,自己組最近收了很多網易的簡歷,問網易是否在裁員;有用戶稱,網易現在邊裁邊招;還有用戶稱,傳媒裁了不止一半。

來源:小紅書、脈脈

對于“橡果商業評論”的報道以及社交平臺中的裁員信息,網易亦未對此有公開回應。有長期關注網易的業內人士認為,如果只是采訪個別員工,可能會與大家理解中的裁員有所偏差。

在電影《年會不能停》中,眾和集團執行副總裁為了降本、裁員,制定“廣進計劃”,誓要裁撤6000名員工。藝術來源于生活,類似的劇情,近兩年其實已經反復在不少“互聯網大廠”中上演。

不過,相比單純裁員,邊裁邊招可能更接近現階段的真相。其背后是大廠躊躇、轉型的縮影,無論是公司還是行業,都亟需給未來一個確定的答案。

過去一年,游戲、智能硬件、芯片行業傳出大裁員

“把活下來作為最主要綱領,邊緣業務全線收縮和關閉,把寒氣傳遞給每個人。”這句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2022年8月一篇內部講話中提到的話,被網友們奉為“寒氣論”,是彼時諸多大廠一系列動作的真實寫照。

從2021年冬天開始約一年的時間里,大廠裁員的消息有如“擊鼓傳花”般,不斷沖擊著圈內外網友們的神經,那可能是“裁員”這個話題自互聯網產業崛起以來,關注度最高的一段時間。

在進入2023年后,“降本增效”一度成為職場熱詞,且不少企業的裁員計劃依舊貫穿全年。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2023年上半年,阿里云智能被曝進行組織崗位和人員優化,整體比例約7%;快手商業化條線也被曝在春節前夕開啟了一波集中裁員。而從財報公開的員工人數來看,騰訊、B站等大廠也有裁員的跡象。

而到了下半年,游戲行業則因為“裁員”成為了外界重點關注的領域。在10月,B站已經解散了19個月前,剛剛花8億收購的廣州游戲研發工作室;在11月的最后一周,“字節跳動將徹底放棄游戲業務”的消息有如一道驚雷,迅速在社交媒體擴散。

圖片來源:罐頭圖庫

作為業內“財大氣粗”企業的代表,字節自進軍游戲業以來,累計投資已達數百億元;盡管如此,字節對游戲條線還是“說砍就砍”,而這種果決也與行業整體背景有關。

事實上,除B站、字節外,其他知名游戲廠商如疊紙游戲、庫洛游戲等在2023年都曾被傳出裁員;另外,據國外數據網站videogamelayoff估計,2023年全球游戲行業有近萬人被裁員。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值得一提的是,游戲條線并非字節在2023年唯一宣布大規模收縮的部門,同樣經歷巨變的還有曾被譽為“中國VR行業希望”的PICO。

根據IDC數據,2023年上半年PICO在中國VR市場份額占比達58.7%,處于遙遙領先地位;即便如此,PICO仍然在年內多次傳出裁員消息。雖然字節相關人士表示,公司仍會長期投入XR業務,但透過一些公司動態和細節,還是能呈現出字節對這部分業務的態度。另外,騰訊也在2023年年初宣布放棄自研XR硬件。XR技術向來被業內視為是通往元宇宙的一把“關鍵鑰匙”;如今來看,曾經風光一時的元宇宙產業,似乎正走向十字路口。

圖片來源:罐頭圖庫

除了游戲、智能硬件,芯片行業也曾密集傳出裁員消息。

受半導體行業周期下行影響,從原材料、器件到終端,諸多半導體企業紛紛裁員降本,行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裁員潮”。據“集微網”統計,2023年僅半導體設備、設計、制造領域,便有30家左右知名企業裁員。

其中,OPPO關停旗下芯片設計公司哲庫科技,解散3000人的舉動一度令業界震驚;吉利旗下的星紀魅族和TCL控股全資子公司摩星半導體也分別傳出放棄自研芯片、“公司解散”傳聞。而“AI芯片龍頭”寒武紀(688256.SH)更是被曝進行了多波裁員,軟件部門成“重災區”,智能駕駛芯片戰略也因此受挫。

此外,包括高通、英特爾、思科、英國芯片設計公司Graphcore等在內的國際巨頭和外資企業,或多次裁員、或停止了在中國大陸的銷售業務。綜合國內國外企業動態來看,也反映出行業整體的艱難。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此外,新能源汽車領域也有高合汽車、蔚來(9866.HK)、威馬汽車等企業出現了裁員的情況。

圖片來源:罐頭圖庫

不過,無論裁員還是轉型,并不一定意味著企業或行業的衰退;有時收回拳頭,是為了更有力的下一擊而蓄勢。

降本增效同時,企業也亟需補充人才

有意思的是,諸如新能源汽車這樣的行業呈現出“冰火兩重天”的態勢;一邊有車企在裁員、降本增效,另一邊車企對相關人才的需求又持續走高。

脈脈發布的《2023年度人才遷徙報告》顯示,2023年1-10月,新能源汽車行業以1.77的人才供需比位列人才緊缺度行業第一,相當于每個崗位有1.77個人在競爭。同期,新能源汽車還以1.33的人才流入流出比位列排行榜第二,吸收人才的能力僅次于新能源行業。

圖片來源:《2023年度人才遷徙報告》截圖

這種看似“矛盾”的現象在蔚來身上就有所體現。2023年1-10月,“新經濟行業”新發崗位量前三十的企業中,蔚來排在第十五位,高于小米、網易、抖音等企業,在上榜的新能源車企中僅次于比亞迪、吉利和理想汽車。

沃達福數字汽車國際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張翔認為,這與車企員工結構的變化有關。開拓市場初期,需要大量市場、營銷、研發人員;而在品牌打響后,對廣告、策劃人員的需求量可能會下降;在技術沉淀、產品穩定后,也可能會多招“研發新人”替代資深的“研發老人”,以此降本。

另外,在車企轉型期,需要的人才已不局限在行業內。魏牌CEO李瑞峰曾道出其中難處:“傳統型IT背景人才對車輛的系統工程沒有深入了解,而機械專業人才對于電子、傳輸等信息學科難以融通,現在需要的是這些知識深度融合的復合型人才。”

圖片來源:罐頭圖庫

同樣對人才求賢若渴的還有AI行業;得益于大模型的崛起,AI已經成為了2023年各領域都在追的“風口”。包括互聯網、芯片、游戲、新能源汽車等在內的多個行業,都在加大對人工智能人才的招聘力度。

脈脈數據顯示,2023年1-8月,人工智能新發崗位量已與2022年全年持平。從崗位薪資待遇來看,風口之下更是誕生了“天價打工人”。11月某互聯網企業旗下公司啟動“T-Star”頂尖人才招聘計劃,年薪百萬起且上不封頂;“趣解商業”瀏覽BOSS直聘發現,有不少企業招聘3-5年經驗的AIGC算法工程師,月薪也基本是3萬起步。

圖片來源:BOSS直聘截圖

但該行業人才供不應求的現象也十分嚴重,同期人才供需比僅為0.39,相當于5個崗位爭奪2個人才。另一份麥肯錫發布的報告顯示,到2030年,中國的AI人才供應只有市場需求的三分之一,人才缺口將達400萬。

與新能源汽車行業類似的是,AI也屬于新興行業,從業門檻相對較高而且需要數學、計算機、數據分析等復合專業背景,以及相關從業經驗。在此背景下,應屆畢業生還需要定向培養;而有豐富經驗的業內人士較少,而且基本都已經在國內外大廠供職,人才自然搶手。

不過,企業和從業者也需警惕行業過熱時出現的“人才泡沫”。2018年,“AI四小龍”因視覺識別的風口而起,當時有企業融資后,很多資金都用在了“高新挖人”;但此后,“AI四小龍”卻遲遲難以扭虧,“人才爭奪戰”也就自動偃旗息鼓。

而現在的大模型行業,對人才的需求和要求更高,人海戰術恐難奏效;只有真正的頂尖高端人才,才會對AI企業創造巨大的價值。

圖片來源:罐頭圖庫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新經濟行業”海外崗位的招聘需求持續增長,主要集中在運營、市場、產品、銷售、研發五大崗位;其中運營崗需求最大,市場營銷崗位次之。以數據來看,拼多多、比亞迪等企業,在海外新發崗位量的增速迅猛。

2023年海外崗位的招聘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內企業們的集體認知。中國市場很大,全球市場更大;在部分行業增長遇到瓶頸的情況下,尋求“AI加持”的科技創新,亦或是將供應鏈、服務體系的優勢輸出到海外,成為了業績突破的重點方向。

打工人正學會與自己和解

“互聯網變了。”盡管新人依舊在源源不斷地流入,大廠們也都有發力的新方向,但從業多年、歷經行業“高光”時期的楊華(化名),還是感慨萬千。

“前幾年市場的包容度多高啊。”楊華畢業8年,經歷了代理轉甲方、教育轉內容、市場轉商業化等多輪轉崗“洗禮”。在他看來,那時的互聯網,只要有學歷、背景和想法,還有人內推背書,跳槽后薪資翻倍不是夢。“給的比我要的還多。”

但現在,不僅對有高學歷、有大廠從業背景卡得更嚴,還極度強調工種和行業經驗的匹配;要求都達到了,才有見面聊一聊的機會。楊華最近一次的跳槽,已經是平薪了。

這背后其實也是互聯網行業整體正處于“擠泡沫”、“祛魅”的過程中。高精尖人才依舊搶手,但中低層員工想吃到紅利已不再是易事。

拉勾與知乎聯合出具的《2023年度職場洞察報告》顯示,2023年數字科技領域平均招聘月薪同比下降了7%,技術類和設計類崗位平均招聘月薪降幅較大;而運營類崗位受初級崗位減少影響,反而同比增長2%。

圖片來源:《2023年度職場洞察報告》截圖

資深互聯網觀察家丁道師表示,經過三年疫情和降本增效,行業逐步回歸了理性和應有的商業邏輯,從市場投放、行業合作到投入的資金等皆是如此;這在未來可能是常態,之前的“一夜暴富”基本不存在了。

不過,在丁道師看來,這其實是一個好的現象。只有這樣,行業才能可持續發展,而不是曇花一現、成為過眼云煙。

但在大廠紅利逐漸消失、企業降本增效后,“幸存”下來的員工也有部分出現了“內卷”加劇的趨勢。有某互聯網企業員工在社交媒體表示,以前自己一天只需要審核400條內容就能達標,現在需要審核800條;還有網友表示,工作壓力太大搞得精神身體都垮了,甚至生病都沒時間休息。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環境在變化,職場人的心態也在跟著轉變;留在“大廠”的員工,有的甚至出現了渴望被裁或主動離職的現象。野馬財經了解到,有員工跳槽到某頭部大廠時,已經定好了“卷一年就走,緊接著去旅行”的計劃,并且順利完成;在其看來,生活和健康更重要,持續工作更久,身體可能會吃不消。

而一些被裁的職場人盡管焦慮,也還是選擇先“擁抱生活”。比如花時間陪伴家人,或是先調理自己的身體;還有人嘗試做起了副業,或者干脆降薪回到老家,在工作之余給自己留出更多時間做喜歡的事情。

與此同時,企業也更加注重“把錢花在刀刃上”,戰略上更“聚焦”和“務實”。

楊華說,自己最近一年聽到最多的一句話是“未來會好的”。“大家都在霧里,但總有一天會看見太陽的吧?大家都在等著那一天呢。”

最近,你身邊有人經歷“大廠裁員”嗎?如何看大廠邊裁邊招的現象?評論區聊聊吧!


點贊
收藏
參與評論
全部評論

0條評論

    暫時沒有人評論

野馬財經
3403文章
·
0評論
·
106粉絲
野馬財經——穿透資本迷霧
個人主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在线 | 日日夜夜天天操 | 精品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不卡高清视频 | 午夜免费视频 | 欧美一二三四 | 成人在线免费网站 | 日韩一级片免费在线观看 | 国产一区久久久 | 9久久精品 | 偷拍自拍在线观看 | 精品啪啪一区 | 欧美综合在线播放 | 亚洲综合自拍 |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视频 | 亚洲aa在线 | 国产美女自拍 | 99综合视频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 | 天堂z丧尸电影免费观看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夜夜av| 日韩综合色 | 99久热| 717影视三级理论电影在线 | 日韩美女毛片 |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a v网站 | 精品在线免费视频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 在线亚洲播放 | av一区二区三区 | 露脸对白 | 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 | 99re视频 | 欧美日韩中文在线 | 国产高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青青日本 | 欧美77777| 岛国片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