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嗨_免费在线观看国产_精品午夜久久_欧美精品一级_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视频_亚洲一区在线免费视频

一個催收員的年關焦慮

2024-01-25 11:29:33
猛犸資本局
關注
2024-01-25

"催收的兩面,是被金錢裹挾著的荊棘之路。"

來源/猛犸資本局

2023年末尾,李藝的故事重心落在了“錢”上。

李藝,是一個三胞胎的母親、丈夫的妻子、爸媽的女兒,也是“背調公司的HR”、“配合執法”的調查員,催收員。

兩個截然不同的身份,共同支撐起這個湖南27歲女孩的生活。

中間的紐帶是“錢”。?

過去三年,她無數次在公司走廊里走過,頭上標語的幾個字——讓世界沒有挽不回的誠信,總讓她有點恍惚。

這句話邏輯正確。不過,當“世界”“挽回”“誠信”這幾個宏大的詞拼湊在一起時,讓她有說不出的怪異感受。?

這是中部地區某催收企業的分公司,李藝的活,是處理信用卡、網貸逾期客戶的款項回收。

如果給她的工作加上一層柔光濾鏡,則是要讓負債者重拾信用,尋求“經濟重生”進而還清債務——這家催收企業董事長是這么說的。

但隨著催收工作的日益精進,李藝心里逐漸形成了一具道德枷鎖:催收的兩面,也是被金錢裹挾著的荊棘之路。

她自己,也曾一度迷失。

一場博弈

2023年10月前后,李藝接到了上司的電話,讓她回去上班。

此前數月,因催收投訴與惡性事件相繼發生,公司179名員工被當地警方帶走調查,業務停擺。

李藝受到波及,被迫回到家庭主婦的角色里。

空窗期,她每天圍著孩子打轉。她不喜歡這樣,即便知道催收不是個好活,可李藝說她懷念那種“刀光劍影”的日子。?

收到電話的第二天,她和10幾名同事重回辦公室——一個可以容納百名催收員的大開間。

進入催收角色,從每天晨會喊口號開始:“讓世界沒有挽不回的誠信”“不忘根、不忘本、不忘善、不忘恩……”?

李藝一邊喊,一邊憂心忡忡地看著桌上一疊厚厚的客戶名單。因為,一場“唇槍舌戰”,即將觸發。

那天第一個接到她電話的是個27歲的男人,欠2萬多的網貸,逾期5個月。李藝把這類人定義為:想花錢,但還不起。

她說,以往像這種欠款不多、不超過六個月的客戶,一般不會出現在名單內。

之所以不太在意,是因為催收員的收入與欠款相關,一般是按總額的3%—5%提成,逾期時間較長的提成能達到7%,甚至有的壞賬提成能夠達到10%。

為此,她要把時間花在那些欠款更多、逾期時間更長的“老賴”上。

但年關將近,不論是網貸、信用卡,只要是負債未償的,不論欠款多少,都被丟在“李藝們”的桌上,明碼標價。

客戶變多,意味收入增加。可這錢并不好掙。

“喂,請問是xxx么?我是xx公司信貸部的王主任。你有一筆貸款逾期了你知道嗎?再不還就要上征信了。”

“好的。”然后電話被掛斷。?

再打過去,已是忙音。李藝知道,自己被拉黑了。

她是老手,拿出備用機,用小號加上對方的微信。

負債者也是人,他們總會在社交媒體上展露蛛絲馬跡。只要抓住一點,李藝就有辦法“說服”對方還錢。

用她自己的話說,是人就有軟肋。

體現她工作效率的一部分,就是圍繞一個負債者,聯系其身邊10-20個關系人,李藝利用這個關系網來捕獲負債人的心理。

到了收網階段,李藝換了手機,敲下了一行字:

“你在xxx公司上班吧,如果7天內不還錢,你們公司的HR就知道了。”

她知道保住工作,是當下大多數人的選擇。

李藝在這一天聯系了100多位欠款者,討回的債務5萬元,提成至少1500塊。她說11月的工資到手一萬七千元,是本地人工資的三倍。

收入變成動力。那天,辦公室里的通話聲此起彼伏,一直持續到晚上七八點,而下班時間本應是6點。

火熱的催收

在某一刻,李藝覺得返工的這兩個月像她從事催收行業3年的縮影。

最初是2020年,英語專業畢業的李藝聽了父母的話,回到家鄉。當時工作不好找,她說試一試,就參加了公司的面試。

她記得領導在面試時說,“我們一直在弄IPO,以后肯定會是上市公司。”

聽起來像洗腦性質的畫餅,確實踏出了前半步:該公司在2019年嘗試赴美上市,沖擊“催收第一股”,只是未成功。

盡管只是想著當個過渡,但入行一個月,她就掌握了催收的技巧,甚至在短時間內總結出方法論:釣魚式催收——偽裝身份、套取客戶信息、找出軟肋。?

這并非李藝的原創,在最初的培訓階段里,她就被灌輸怎樣獲取客戶的地址、如何通過語音語調在談判中占得先機這類的思路。

類似的方法在湖南永雄資產管理集團董事長譚曼《中國債務催收行業立法研究》一書中被歸結為“催收亂象”,也是他覺得催收行業異化之下的產物。他還曾呼吁立法,杜絕此類現象發生。?

李藝清晰地記得,在當年培訓會上,從“長相憨憨”的董事長嘴里說出來的話是:“不還錢?那我就搞到你失業為止。”

“就是那種,不容置疑的感覺。”

那年,集團貢獻稅收近2億元,獲評為“年度稅收突出貢獻功勛單位”,這讓她和更多的催收員們覺得,自己正經歷著一個行業的崛起。

不過,火熱只延續了2年時間。

到2023年末,實在還不上債的人多起來了。

網貸博主南柯從2020年個人債務爆雷后,組建了數個負債者上岸(還清債務)的群組。最開始的時候,群內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人跳出來說自己成功上岸,并發出紅包慶祝。

慢慢地,上岸的人越來越少了。

圖片

來源: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

截止至2024年1月21日,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的數據顯示,中國失信被執行者達857萬余人。?

用魔法打敗魔法

就像拔河,越來越多的負債者將李藝和她的同事拖進了力不從心的困局。

2023年11月中,李藝發現客戶逾期時間越來越長,還款的意愿也正在減弱。網貸、信用卡逾期3-6個月的客戶一頁紙上只有2-3人,占滿頁面的是逾期1-2年的“老賴”,甚至出現了惡意騙貸的負債者。

李藝得格外小心。她知道,這樣的負債者可能已被掃過一輪,已經練成了應對催收的功夫。?

用負債者自己的話說,欠錢多了之后,上岸與否似乎都不太重要了。在面對催收時,只要擺出了一副“躺平”或者“擺爛”的姿態即可。

“我有同事吃過虧。負債者在電話端態度冷淡,死咬住沒錢,還用挑釁的語氣說,‘你們這群催收狗,煩不煩。’”

李藝回憶說,她同事當場就生氣,在電話里和人對罵了起來。沒曾想,客戶那邊開著錄音。后來拿著錄音去公安局舉報“非法催收”。

“當時公司在輿論漩渦當中,為了不讓停擺再次發生,那名同事再也沒出現過。”她說。

她還聽說過“反催收聯盟”,負債者反而會對催收員進行“人肉”,甚至在社交媒體上進行曝光。

在南柯的群里,負債者們分享著如何應對催收的方法。

圖片

負債群內的對話 來源:受訪者

比如,可以錄音或截圖舉報催收冒充國家公務人員、非法收集他人資料、暴力催收等。這本是“李藝們”得意的催收方式之一,如今“魔法”打敗了“魔法”。

另一個新的問題是:負債者的欠款金額變少了,這直接影響催收人的工作積極性。

去年11月末,她聯系上一位24歲的信用卡逾期客戶。客戶的欠款只有不到千元,問及原因,是企業的薪資拖了2個月未付。客戶在電話里的語氣誠懇,說一有錢就還上。

和這種小額的欠債者不同,但更多的負債者會在電話里說,自己還不起錢,再逼也沒有用,而這種群體,欠下的債務反而更多。

負債者的群內,網名后通常會標明欠款金額:

xx、負債40w、全面逾期,xx 負債33w,負債196w……

他們各自有著晦暗不明的故事,令人唏噓之外,也令人憎恨。

張曉夫婦是其中之一,丈夫在過去幾年一直拿網貸和信用卡套現去賭博。欠下了100多萬債務后,一度想要悔改,張曉心軟之下借遍了親友,以為能換來一個回頭的丈夫。

結果,欠款剛還完,丈夫又開始賭博。直到催收的電話響起,張曉才發現自己被丈夫騙了。可那時,欠款已逼近200萬。

借款也有用在正途上的,比如開店創業、家人生病應急,還有在2022年,留學生因為家里生意折戟,用網貸或是信用卡來負擔自己的學費。?

在王妮的回憶里,那段日子是灰色的。她的父母在南京做進口牛肉生意,2022年進出的港口遭遇封停,隨后引發了價格大跌。父母很快供不上她的學費。

為延續學業,她借了不少平臺的網貸,還備了Pos機。每月16號,信用卡的還款日像是鬧鐘。

幾張卡擺上桌面,一張卡刷出來的錢倒進另一張卡,再從另一張卡套出來錢還進網貸平臺。?

接下來,收到催收的電話便是理所當然。可不論王妮在電話里如何解釋自己欠款的原因,催收的口氣都是冷漠的。

擺在她面前只有兩個選項:還錢或是等待征信變黑。

李藝的丈夫問過她,會不會覺得這里面有些人挺可憐?但面對負債者,李藝覺得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是咎由自取,尤其是“那些因賭博負債累累,輸得家破人亡的人。”

但也有無可奈何的一面,李藝記得自己在年底聽得最無力的一句話是,“我身上就500塊,留著買回家車票。回了家才能問父母要錢,你想要錢,就得讓我回家。”

“那你為什么要借錢?”

“你管得著嗎?”

她用小號加過這位負債者的微信。

對方的第一條朋友圈是一張手機的照片,配文是:準備過年回家,出一臺IP13,換小米手機+路費。

模糊的邊界

當陷入困境的催收員開始發力,就很容易把這個行業拖入灰色地帶。

分界線出現在2022年6月。

銀保監會、人民銀行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信用卡業務規范健康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當中提及,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得提供或者公開客戶欠款信息,不得對與債務無關的第三人進行催收,降低對外包催收的依賴度。

但在法律界限的另一端,對于借貸者的違約的處理機制并不完美。

在“消費主義”狂飆突進的蔓延中,借貸者信用觀念會被抹去,繼而導致信貸領域的“壞賬”不斷累積。

實際操作中的訴訟、調解或是仲裁,都要耗費巨大的成本。而受限于法律界限,金融機構自身并不能有效地討回借款。于是,催收成為了金融機構與借貸者之間的制衡鏈條而發端。

即便是《通知》發布后,催收的需求依然旺盛存在。

只是購買客戶資料的價格變高了。?

原本200元能買到60個客戶的資料,在那段時間漲到300元。而承擔最大風險的催收員,收入沒有變化,還是2500元的底薪加提成。

之后的很長時間里,李藝的收入只能維持在每月5-6千元上下。

而她的催收方式從找親友,更多地轉向找公司。她的感受是,2022年10月后,保住工作是很多人的共識,大多數負債者的軟肋與此相關,她覺得自己也是。?

面對不斷變大的負債群體,催收員不得不嘗試更激進的手法;面對這些新的嘗試,負債人開始抱團,以期化解催收員嘴里的“法律后果。”?

原本兩個毫不相干的人,被債務推上了格斗世界的八角籠里,催收的邊界開始逐漸模糊。

截止目前,在黑貓投訴平臺上,針對該公司的投訴量達到155件,其中不乏“上門恐嚇”“短信威脅”“電話轟炸”“爆通訊錄”“騷擾他人”等投訴。

民間的借貸進入野蠻生長、監管困難的時代,始于2013年左右的互聯網金融的擴張。

平安證券研報指出,2017年互聯網貸款總規模高達約4300億美元。最瘋狂的時候,中國網貸公司數量高達6000余家,涉及催收的企業8000多家。?

彼時,不少網貸平臺打著“月息一分”的口號,吸引著借款人入局,但實際情況遠非如此。

以某網貸平臺為例,借款29000元,平臺放款時會扣除接近5000元的手續費,但還款時仍按借款額來計算。

靠這一套“誘惑”的貸款公式,不少負債者涓滴成河,最終成為李藝表格中的墨點。

游刃于催收3年多,李藝靠著自己的摸索成了部門的頂梁柱。如果她再接著干下去,很快就能坐上部長的位置。

不過,在2023年12月底,李藝的想法變了。

因為催收行業內又出事了。李藝聽說的版本是,有催收員給一位欠款者撥出電話,內容大概是——你不要以為我們只是打打電話而已,我們會讓你過個好年,讓你的親朋好友也過個好年。

故事的結尾是,這導致一名負債者輕生。她在這件事中觀照到了自己,“我有三個小孩”。?

部長在那段時間的會上頻繁提及“安全”問題。讓所有人在工作過程中千萬不要與客戶發生沖突。可好言相勸在多數情況下都不是個行之有效的方案。

“很多人都在那一個階段離開了公司。”

但催收行業沒有消失。

圖片

充斥在生活中的借貸短信 來源:受訪者

顯而易見的原因是,現在在網絡上鍵入“貸款”,還是會出現不計其數的廣告。它們通常以“低利息”、“3分鐘放款”等為標簽,有些還配以動圖,似乎金錢唾手可得。

李藝記得部長曾在2023年底的一次會議上提到,各個網貸平臺加起來還有幾千億的欠款沒有回收。更多的催收員們依舊在忙碌。1月9日,“老賴”有860余萬人,到了21日,減少了將近3萬人。

“只要還有他們,就有催債行業的存在。”

?(應采訪對象要求,文中李藝、王妮、張曉均為化名)

撰文:傅一波

編輯:黎廣

版式:虹


點贊
收藏
參與評論
全部評論

0條評論

    暫時沒有人評論

猛犸資本局
135文章
·
0評論
·
2粉絲
市值,值不值?
個人主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看成人吃奶视频在线 | 中文字幕自拍 |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 | 国产视频a| www日韩| 不卡av电影在线 | 免费成人av| www一区|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 午夜激情视频网站 | 亚洲成人网一区 | 欧美三级在线视频 | 日韩一级网站 | 日韩久久久 | 国产资源在线观看 | jizz久久 | 亚洲一区精品在线 | 91麻豆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婷婷 |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 | 视频一区二区国产 | 欧美a网 | 中文字幕亚洲视频 | 中文字幕高清 | 久久国产区| 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免费视 | 日韩免费在线播放 | 国产成人在线播放 |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 | 日韩免费一区二区 | 黄色网址在线免费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 免费看成人吃奶视频在线 | 欧美综合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成人妖精视频yjsp地址 | 在线h片 | 欧美字幕一区 | 亚洲色图色小说 | 最近的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