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兩筆重磅交易打破資本寒冰 心血管賽道或迎價值重估
開年兩筆重磅交易打破資本寒冰 心血管賽道或迎價值重估
2024年新年伊始,兩筆重量級交易,對于近兩年低迷的醫療大健康融資領域不啻于一劑強心針。1月25日,以藍帆醫療下屬心腦血管事業部為基礎組建的藍帆柏盛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藍帆柏盛”))宣布擬引入戰略投資者,以首都大健康產業(北京)基金(有限合伙)和來自河北廊坊、山東臨朐的兩家地方國資共向藍帆柏盛增資9億元,根據協議,藍帆柏盛在2024年6月30日前還有權進一步融資,累計融資總額不超過15億元。這將是近兩年中國醫療器械領域單筆最大金額的私募股權融資交易。
話音剛落,1月28日晚間千億市值的邁瑞醫療宣布以超過66億元的價格拿下惠泰醫療21.12%的股權,獲得惠泰醫療控制權從而進入心血管賽道。
過去三年,醫療行業經歷了驚濤駭浪的洗禮,相應的醫療健康領域一二級市場無論是融資規模還是行業估值都陷入低谷。業內人士認為,一貫“春江水暖鴨先知”的產業資本的高調入場,有望提振資本對心血管賽道的熱度,推動相關公司估值回歸。
心血管賽道受關注
兩筆交易中一個重要特點是交易標的公司均處于心血管賽道。藍帆柏盛是由藍帆醫療下屬心腦血管業務重組而來,旗下包括包含新加坡柏盛國際集團(包含中國吉威醫療)、德國 NVT、藍帆上海研發中心等主體,在售產品涵蓋冠脈植介入、瓣膜置換及修復系統、代理產品等系列。
惠泰醫療的主營業務為電生理、冠脈通路及外周血管介入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于2021年1月7日在科創板掛牌上市,是國內電生理等心血管相關領域的龍頭企業之一。
產業前景和產業價值是兩筆交易的主要出發點。邁瑞醫療方面表示,公司收購惠泰醫療控制權的出發點和時間點均是基于公司對于未來戰略發展方向和節奏來考慮的,目的是以產業方的角色去進入心血管賽道。而藍帆柏盛的領投方首都大健康同樣具有深厚的醫療大健康產業背景,是醫療健康領域的篤定投資者,已經形成了“全階段+全產業鏈”的投資布局,是業內頭部醫療行業基金之一。
藍帆醫療董事長劉文靜在1月25日的簽約儀式上表示,心腦血管疾病作為人類第一大死因,是能創造巨大生命福祉的行業。根據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發布的《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2》顯示,國內心血管疾病現患人數3.3億,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
人口老齡化的加速將不可避免地使得心血管發病率持續提升。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國內60歲以上人口近3億人,占全國人口的21%,國家衛健委預計2035年60歲以上人口占全國人口的比重將超過30%,逐漸進入老齡化階段。
心腦血管相關市場領域需求巨大,中國及全球PCI手術量持續高速增長,賽道機會被市場看好。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中國PCI手術量預計將從2021年的116.4萬臺增長至2030年的 369.8萬臺,CAGR為約13.7%;全球PCI手術量將從2021年的488.1萬臺增長至2030年的987.4萬臺,CAGR為約8.1%。
邁瑞醫療在和投資者交流中表示,根據行業研究報告和公司預估,全球心血管領域的市場規模達到560億美元,其中國內心血管領域的市場規模超過500億元人民幣,在全球和國內醫療器械市場規模中均排名第二,僅次于體外診斷領域。受到人口老齡化的影響,同時手術滲透率低、手術技術仍在持續迭代升級,心血管領域的市場增速顯著高于其他領域,預計全球心血管領域的行業增速未來長期維持雙位數增長,其中國內的行業增速甚至將更高。
走出低谷有望迎價值重估
近兩年,受集采、醫療反腐等影響,醫療大健康領域一二級市場融資處于寒冬,一級市場募集端被陰霾籠罩,二級市場醫藥生物行業估值以及公募基金醫藥持倉均處于相對低位。根據第三方數據,2023年,中國醫療健康領域共發生1797起投融資事件,融資金額約1500.2億元人民幣,同比2022年下降41.82%。
2024年這兩筆重磅交易一掃行業低迷表現。但投資為什么會在2024年出現?劉文靜認為,“行業經過低谷期后集中度進一步提高、進入門檻和壁壘進一步提高,這正是誕生行業龍頭、中國的美敦力崛起的歷史時期”。
從微觀層面來看,相關企業也已逐漸適應集采政策,并找到新的發展路徑。以藍帆柏盛為例,在經歷了集采斷崖式降價的洗禮后,已經開始呈現價穩量增態勢。柏盛國際下屬子公司吉威醫療在國內的心臟支架植入量不降反升,已位列全國第二。價格方面,2022年11月,國家組織的第二次冠脈支架帶量采購中,公司中標價已從初次的469元/條大幅提升至824元/條和845元/條,產品盈利能力得到明顯改善。此外,藍帆醫療通過自研與投資孵化,利用柏盛的國際化平臺,已在心腦血管板塊形成了整體解決方案,布局涵蓋冠脈介入、結構性心臟病、外周血管介入和神經血管介入四條產品線,公司擁有全球專利600余項,并實現了研發全球化、制造全球化、市場全球化、人才國際化的全球化布局。
惠泰醫療在今年8月接受機構調研時也表示,公司集采類產品銷售良好,未來會抓住集采紅利,快速提升市場份額,集采長期看會促進質優產品進展。
業內人士表示,產業資本相較于二級市場往往能更早判斷到行業拐點性機會、長期性機會,開年的兩筆交易,可能是一個行業反轉的信號。從交易定價來看,藍帆柏盛作為藍帆醫療核心資產之一,以40億元的投前估值獲得融資,若考慮后續融資總額達到15億元,藍帆柏盛投后估值達到55億元,而藍帆醫療目前市值不足60億元,藍帆柏盛與藍帆醫療目前的市值已基本相當。而在邁瑞醫療收購惠泰醫療的交易中,交易價格對應惠泰醫療1月26日收盤價溢價率也達到了25%。而良好的交易價格又催化標的公司價值進一步發現。
來源/京報網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