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文尋求短劇續命,去年營收下滑8%
是風口還是泡沫?
來源 /不二研究
閱文能否靠短劇“續命”?
3月18日,閱文集團(下稱“閱文”,00772.HK)公布了2023年財報,盡管去年凈利潤增加三成以上,但其營收持續下滑。
「不二研究」據其最新年報發現:2023年,閱文營收同比下滑8.0%。目前,閱文主要面臨營收下滑、在線業務和版權運營業績下滑等問題,在「不二研究」看來,這主要是由于閱文在線業務收入下滑,新麗傳媒、部分影視動畫項目延期所致;與此同時,閱文IP下游兩大行業游戲、影視也在動蕩期。
閱文集團是一個以數字閱讀為基礎、以IP培育與開發為核心的綜合性文化產業集團,其旗下擁有QQ閱讀、起點中文網、新麗傳媒等品牌,已成功輸出《慶余年》《贅婿》等網文IP,并改編為動漫、影視和游戲等產品。
截至3月20日收盤,閱文報收27.60港元/股,對應市值282.5億港元(約折合人民幣260.06億元);對比今年1月的市值高點313.16億港元,其市值已經蒸發30.66億港元(約折合人民幣28.22億元)。
「不二研究」據其年報發現:2023年,閱文的營收為70.12億元,同比下降8.0%;凈利潤為8.05億元,同比增加32.3%
2023年8月的一篇舊文中(《半年營收下滑20%,閱文還有AI新故事?》),我們聚焦于泛娛樂矩陣的“大閱文”,其在線業務與版權業務收入均出現下滑。盡管其已跳出付費和免費之爭,但仍面臨增長困境。
時至今日,閱文不僅面臨營收下滑、在線業務和版權運營業績下滑等問題,且直面閱文的低價沖擊。
當政策監管趨嚴,短劇行業“內卷”加劇,閱文能否在網文寒冬中靠短劇“續命”?由此,「不二研究」更新了去年8月舊文的部分數據和圖表,以下Enjoy:
3月18日,泛娛樂矩陣的“大閱文”公布了2023年業績報告:其營收達70.12億元,同比減少8%;凈利潤8.04億元,同比減少32.20%,且營收出現上市5年以來的首次下滑。
其中,2023年閱文的在線業務收入為39.50億元,同比減少9.5%;版權運營及其他業務收入為30.60億元,同比減少6.1%。
「不二研究」發現,閱文不僅在線業務和版權運營兩大業務均下滑,同時在IP版權運營也面臨增長困境。
然而隨著網絡文學監管收嚴、行業持續調整熱錢流失……降本增效成為大文娛的首要目標。盡管閱文已經回歸付費,但IP改編尚在表層。加上短劇市場越來越“卷”,內憂外困之下,閱文新的支撐點遲遲未現。閱文是否真的走出了低谷期?
營收持續下滑
閱文誕生于網絡文學野蠻生長之時。
2015年,騰訊文學和盛大文學合并為閱文,旗下品牌涵蓋QQ閱讀、起點中文網、紅袖讀書、瀟湘書院等。受益于IP改編,閱文于2017年11月順利登陸港交所。
2018年,閱文收購新麗傳媒,向IP產業鏈下游拓展,后者成為閱文的內容輸出和營收主力。不過新麗傳媒也曾因營收不振,拖累閱文陷入巨虧泥潭。
2020年,程武接棒閱文,經歷慘烈虧損后,實現閱文的再造。2021年6月,閱文提出了‘大閱文’戰略升級,明確以網絡文學為基石,以IP開發為驅動力,開放性地與全行業合作伙伴共建IP生態業務矩陣。
經過“大閱文”戰略三年多的積累,閱文如期交出答卷。種種指標均顯示,閱文的業績表現并不樂觀。
「不二研究」據其年報發現,2023年,閱文實現收入70.12億元,同比下降8%;凈利潤為8.05億元,同比增加32.3%。
縱觀近5年年報數據,2019-2023年閱文分別實現收入83.48億元、85.26億元、86.68億元、76.26億元和70.12億元,其中2023年同比下滑8.0%;凈利潤分別為11.12億元、-45.00億元、18.43億元、6.08億元和8.05億元。
「不二研究」發現,自從2019年營收突破80億元之后,閱文已經告別了高速增長時期。2023年,閱文再次出現全年營收下滑,這是繼2022年后的又一次下滑;且凈利潤方面,在重新回盈利軌道后,2022年再次陷入下降。
從毛利及毛利率來看,閱文同樣表現欠佳。年報顯示,2023年閱文的毛利為33.71億元,同比減少16.3%;毛利率由2022年的52.8%下滑至48.1%。
對比往年數據,2019-2023年財報顯示,閱文毛利分別為36.92億元、42.34億元、45.99億元、40.30億元和33.71億元,其中2023年同比下降16.3%;毛利率分別為44.2%、49.7%、53.1%、52.8%和48.1%,其中2023年同比下降48.1%。
盡管在發展過程中,由于業務構成調整,閱文的毛利率曾出現下滑,2021年閱文達到毛利率的新高。但2023年閱文的內容數量、質量不及預期,網文業務流量縮水,導致毛利率下滑4.7%,未來維持毛利率穩定的能力還有待驗證。
同時,與新麗傳媒的對賭協議始終是閱文頭上高懸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在財報電話會上,新麗傳媒董事長曹華益稱,新麗傳媒有望在2024年達到或超過5億元對賭目標上限。
對于“大閱文”戰略來說,IP發掘早已不僅僅停留于網絡文學的表層。以文學的爆款為起點,將優秀IP進一步培育稱影視、動漫、游戲等領域的爆款,并獲得穿越代際的能力,正是該戰略所繪制的藍圖。
在線業務下滑,版權運營難扛大旗
目前,閱文的收入由兩大部分構成:在線業務和版權業務。
在線業務收入來源于付費閱讀、廣告及分銷第三方游戲;版權業務(版權運營及其他)主要來源于自有版權業務和新麗傳媒兩大渠道。其中,在線業務是閱文的主要來源,2023年該業務占總收入的56.3%。
「不二研究」發現,2023年在線業務出現下滑。根據年報,2023年閱文在線業務收入為20.4億元,同比減少11.6%;其中自有平臺產品、騰訊渠道和第三方平臺的收入均出現下滑。
對此閱文解釋稱,2023年,閱文通過優化分發渠道和內容分發機制,同時終止與部分第三方分銷合作伙伴的合作,決定將內容更多地通過投資回報率更高的核心付費閱讀產品進行分發。
其中,閱文集團自有平臺產品及騰訊產品自營渠道的平均月活躍用戶有所降低,從2022年的243.9萬人降至2023年的205.6萬人。2023年,雖然閱文的平均月付費用戶較去年同期增長10.13%至870萬;但ARPU(每名付費用戶平均每月收入)為32.5元,同比減少14.0%。
據歷年年報數據,2019-2023年,閱文集團付費閱讀平均月付費用戶數量分別為980萬、1020萬、870萬、790萬和870萬,ARPU分別為25.3元、34.7元、39.7元、37.8元和32.5元。
不難發現,高增長的背面,是隱現的天花板。近5年來,付費閱讀的平均月付費用戶數量總體處于下降趨勢,由于不同產品的收入組合變化,以及新轉化付費用戶在付費周期初始階段支出較低,ARPU從2022年開始出現下滑。
雖然此前ARPU漲價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了平均月付費用戶數量下降對業績的影響,但這明顯是對存量用戶的“二次開發”。在沒有新用戶增量的情況下,單純依靠提升ARPU來保障業績很難具有可持續性,也是對用戶購買力的透支。
在線業務陷入增長困境,版權業務也難撐起業績大旗。
年報數據顯示,版權運營及其他業務全年的營收為30.64億元,同比下降6.1%其中,版權運營收入達到29.74億元,同比減少5.89%,占版權業務整體收入的97.06%。
對于版權業務的核心新麗傳媒來說,表現并不盡人意。
根據年報數據,2020-2023年新麗傳媒分別實現營收20.33億元、12.17億元、16.23億元、12.6億元,其中2022-2023年降幅達到22.37%;凈利潤分別為4.26億元、5.30億元、5.38億元、4.87億元,其中2022-2023年同比減少9.48%。
對此閱文稱,由于新麗傳媒帶來的收入減少,閱文的版權運營收入受到極大影響。2023年,新麗傳媒推出包括《平凡之路》《縱有疾風起》《驕陽伴我》和《潛行者》等在內的多部影視劇。而2024年,新麗傳媒推出的電影《熱辣滾燙》取得超過34億元的總票房。此外,今年閱文還計劃推出6-7部影視作品。
在用戶增量幾近停滯的當下,短期內提單價保業績的行為尚有成效;長期來看必須要求得第二增長曲線。在線業務面臨天花板、版權業務也難撐起一片天,閱文所面臨的形勢比想象中嚴峻。
尋路第二增長曲線
隨著網絡文學付費市場的人口紅利逐漸減少,用戶增長速度放緩,諸如番茄、米讀、七貓等免費閱讀平臺如雨后春筍般冒出,背靠字節跳動、趣頭條和百度等互聯網公司,搶占著閱文的市場份額。與付費閱讀商業邏輯不同,免費閱讀依靠廣告收入,走的還是互聯網流量變現的玩法。
兩相比較,付費閱讀模式強調閱文獨立長線發展,能夠形成創作和閱讀的良性循環;免費閱讀模式則看重閱文作為騰訊“泛娛樂”業務矩陣上的協同作用。
自2022年下半年起,閱文從“付費+免費”雙模式轉變為純“付費”模式,重點打擊盜版和收縮分銷渠道,同時對旗下平臺進行不同幅度的漲價。
然而,財報數據顯示,2023年閱文自有平臺產品及自營渠道的平均月活躍用戶由上年的2.35億下降至2.06億,同比下降15.7%;其中,閱文自有平臺產品的月活躍用戶由1.1億人同比下降4.7%至1.05億人。
在付費閱讀領域,閱文預計將長期保持絕對領先地位,以維護對創作者的吸引力。相對而言,免費網絡文學內容價值較低,付費網絡文學仍將占據IP價值的前列,構成閱文發力版權運營的平臺基礎。
2023年上半年,閱文啟動新一輪的業務重整。6月,閱文經歷了成立8年以來最大的組織變革,升級為多模態多品類的內容大平臺、成立四大事業部,同時將新麗傳媒和閱文影視組成影視事業部。
除了升級新的組織架構外,閱文還在7月發布了“閱文妙筆大模型”,以及基于該大模型的“作家助手妙筆版”的內測產品。
閱文集團新任CEO侯曉楠在2023年上半年的財報會議上表示,“AI對閱文來說是前所未有的機會”。他表示,在新的組織架構內,閱文將打通文學內容創作和多個閱讀平臺,將AIGC技術運用覆蓋到動漫、衍生品等多品類內容,提升IP爆款成功率。
在此次組織架構調整后,閱文提出計劃將AI技術融入到各項業務中。盡管AIGC在文字IP方面可以大幅提升速度和效率,但其生成的內容缺乏連續性;且在動漫、影視等方面的應用尚不廣泛,仍需時間來實現技術積累。
今年,閱文將短劇作為尋求第二增長曲線的重點方向。與短劇相似,AIGC與網文業務的協同性極高。閱文可以利用AI技術加速網文業務的IP開發、衍生品創作以及出海翻譯等流程,使各業務鏈條運轉得更加高效。
據艾媒咨詢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網絡微短劇市場規模達到了373.9億元,同比增長了驚人的267.65%,并預計2027年中國網絡微短劇市場規模將超過1000億元。
目前閱文的IP開發的主要方向仍聚焦在影視方面,財報中提及的動漫、游戲的收入都遠遜于影視改編。這也體現出行業在IP開發中相對初級的狀態。正因如此,游戲開發和分銷收入的提升,對閱文還表現出有更長期的價值。
押注短劇,閱文能否講出新故事?
目前,閱文發布的“妙筆大模型“已被應用到各項業務中。盡管在文字IP方面AIGC的發展較為成熟,但在圖像、視頻等領域還有待提高,且技術積累及產品打磨也需要時間來實現。
目前,閱文主要面臨營收下滑、在線業務和版權運營業績下滑等問題,在「不二研究」看來,這主要是由于閱文在線業務收入下滑,新麗傳媒、部分影視動畫項目延期所致;與此同時,閱文IP下游兩大行業游戲、影視也在動蕩期。
當政策監管趨嚴,短劇行業“內卷”加劇,內憂外困之下,閱文能否講好短劇新故事?
不難推測,不久的將來,閱文還將制造更多爆款。只不過爆款內容之外,能否提供值得代際流傳的價值并不確定。轉向中的閱文,尚待成型。
本文部分參考資料:
1. 《閱文集團發布2023年財報:總營收微降,凈利潤同比增加超三成》,紅星新聞
2.《兩大主營業務都下滑,閱文集團營收再降》,野火財經
3. 《閱文集團全年營收再次下滑 2023年凈利潤減少16.2%》,財新網
4.《閱文集團2023年收入70.1億元,《慶余年2》《大奉打更人》等IP改編劇今年播出》,界面新聞
5.《閱文集團繼續調整業務結構,收入持續下降,聚焦IP業務》,藍鯨財經
作者 | 藝馨 豆乳拿鐵
排版 | Cathy
監制 | Yoda
出品 | 不二研究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