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羅直播賣云:阿里云的新“陽謀”
“這個價格可以說跌破了阿里云的底價,在整個市場上都是非常卷的,有點變態的價格?!?/p>
來源/時代財經APP
“這個價格可以說跌破了阿里云的底價,在整個市場上都是非常卷的,有點變態的價格。”賣過衛星和“空中的士”的羅永浩,開始在淘寶直播間賣云了。3月31日晚,羅永浩在淘寶直播間為阿里云帶貨,超過230萬人涌入老羅直播間觀看直播,上千家企業現場下單購買阿里云產品。
羅永浩直播間共上架了8款阿里云產品,4款重點推薦的爆款云服務器及存儲產品更是劃算,168元包年的企業首選云服務器u1實例被爆搶,阿里云只得重新上架滿足大家的熱情。
阿里云方面表示,與羅永浩的合作,旨在向更廣泛的人群科普云計算的價值,讓更多企業用上先進的公共云服務。而有業內人士觀察指出,此次羅永浩直播賣云,或將引導更多普通用戶首次直接體驗企業級云服務。
老羅賣云,特殊在哪兒?
此次直播,羅永浩的選品涵蓋了云服務器、云存儲及企業網盤等熱門阿里云產品,目標客戶均為創業者及中小企業群體。
以云服務器ECS為例,云服務器ECS是一種云計算服務,用戶可在上面部署和運行網站、小程序服務端、手機APP服務端等各類應用程序。羅永浩在直播間內上架的兩款云服務器ECS分別為經濟型e實例和通用算力型u1實例。
經濟型e實例適用于開發者和創業者,通用算力型u1實例適用于中小企業。同樣是搭建一個小程序,前者可支持100人左右同時在線訪問,后者可支持的人數則提升至300人。
在存儲產品方面,直播間也分別上架了適合個人使用的1年1TB的阿里云對象存儲OSS產品和1年2TB阿里云盤企業版。
云服務器ECS經濟型e實例售99元/年,直播間還有“老羅專屬價”,通用算力型u1實例只賣168元/年,阿里云對象存儲OSS和阿里云盤企業版2TB均售199元/年。
“這幾款產品折扣很大,價格很實惠,不賺錢只跟大家交個朋友。”羅永浩笑稱,不少網友互動稱該價格為“骨折價”,上千家企業現場下單購買阿里云產品。
“直播賣云”聽起來是件新鮮事,但這并不是羅永浩首次在直播間售賣高科技含量的產品。
作為一個連續創業者,羅永浩一直在“折騰”。從2006年創辦牛博網,2012年成立錘子科技,2020年加入直播帶貨還債,再到如今創立AR公司細紅線科技……這些創業經歷不僅讓他在一眾頭部主播中自帶“科技”屬性,也更能吸引來創業者和企業主的青睞。
早在去年3月31日晚,羅永浩就在“交個朋友”直播間帶貨衛星,創下了6分鐘成交的記錄。今年3月20日晚,羅永浩又直播帶貨了億航EH216-S“空中的士”。
不過,此前羅永浩叫賣的科技產品價格都在“百萬”級別,例如羅永浩吆喝著“價格已經被打下來了”的衛星,在直播間的售價為100萬元,能在城市低空中穿梭的“飛行的士”在直播間的標價更是高達239萬元。
這一次在老羅直播間現身的阿里云產品,可以說是羅永浩賣過單價最低也最“親民”的科技產品。下單的不再是一擲千金的神秘買主,而是許多中小企業主和創業者。
比低更低,阿里云怎么做到的?
在上架老羅的直播間前,阿里云已經進行過一次史上最大力度的降價。
2月29日,阿里云宣布100多款產品、500多個產品規格的官網價格平均降低20%,最高降幅55%。新價格即日起生效。降價后,阿里云核心產品價格擊穿了全網最低價。
該次降價既是歷史上參與產品范圍最大,受益群體最廣的一次。以最受中小企業歡迎的云服務器u1產品為例,購買2c4g配置的五年版需要768元/年,降價后僅需485元/年,降價36%。對象存儲OSS標準存儲-本地冗余從0.12/GB/月降至0.09/GB/月,降幅達25%。數據庫方面,以RDS MySQL基礎系列為例,購買2c4g通用型配置的五年版需要936元/年,降價后僅需562元/年,降價40%。
而在去年年中,阿里云已經宣布將對部分ECS產品進行價格調整,其中最高降幅達32.5%。更早之前,阿里云也曾多次宣布過降價的決定。
2013年,“阿里云1218活動”拉開了阿里云首次降價的序幕;2014年,阿里云一年內連續降價了6次;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阿里云創下一年17次產品降價記錄。
此后幾乎每年,阿里云均對其部分品類的產品價格進行降價調整,阿里云降價次數幾乎難以計數。
降價,對于阿里云而言已不是大事,而是隨著技術進步的一種常態。
阿里云智能集團資深副總裁、公共云事業部總裁劉偉光曾提到:“阿里云希望通過大規模降價,讓更多企業用上先進的公共云服務,加速云計算在中國各行各業的普及和發展?!?/span>
事實上,云計算是一種具備網絡效應和規模效應的商業模式。從技術發展來看,摩爾定律下云計算走向低價已然是大勢所趨。
摩爾定律是一個關于集成電路中晶體管數量翻倍的速度每兩年翻一番的經驗規律,也即計算能力將持續增長,而成本則相應下降。盡管摩爾定律最初是用來描述半導體行業的發展,但是它的影響已經擴展到了計算機科學的各個領域,包括云計算。
技術創新帶來硬件效率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和運營成本降低。阿里云自身也能夠通過軟硬一體協同優化,在底層芯片硬件、飛天云操作系統等方面,進一步提升了云計算的效率,降低了成本。
例如,阿里云自研的盤古存儲系統,通過EC、壓縮等技術大幅提高了存儲的資源利用率。倚天710等自研芯片的不斷優化,可將數據庫、大數據、AI、高性能計算、視頻編解碼等場景性價比提升80%以上。
過去十年阿里云將計算成本降低了80%,存儲成本下降了近90%。
此外,規模經濟效應意味著云服務商可通過大規模購買硬件設備來分攤成本,進一步降低了每單位計算的價格。因此,云廠商降低價格,既是摩爾定律的必然趨勢,也是市場競爭的自然結果。
更低價的云產品又能吸引到更廣泛的客戶,尤其是中小企業和創業者們,云計算成本的降低可能將大幅減少其整體開支。IDG在2020年發布的一項針對500多名IT專業人員的調查顯示,云計算占IT支出的三分之一,因為大多數組織計劃將云服務用于其一半以上的基礎架構和應用程序。
那些未上云的72%
近1年來,在大模型盛行的當下,云計算已經成為AI創新發展的土壤,云市場仍然是一塊巨大的蛋糕。
但是要到何處尋增量?答案或許在那些廣泛的沒上云的中小企業需求中。
事實上,中國公共云滲透率仍有大幅提升空間。目前,中國市場的服務器存量規模2000萬臺,美國服務器存量規模約為2100萬臺,但美國以公共云形式提供服務的算力占比為60%,中國僅為28%。公共云滲透率提升有利于提升中國整體算力利用率。對于云廠商而言,這不失為一個巨大的商機。
因此,劉偉光提到,“阿里云降價并非短期市場競爭行為,而是一個長期戰略選擇?!?/span>
據市場調查機構Canalys近日發布報告,2023 年第四季度,阿里云在中國云計算市場份額達39%,穩居領先地位,這也意味著阿里云的降價更能發揮出規模優勢。
在阿里云4月1日公布的消息中,有這么一句:不少企業級客戶還通過直播間聯系阿里云咨詢整體上云解決方案。
或許,只有更多像老羅這樣的科技大佬加入到科普云計算的行列中來,讓更多創業者和中小企業主開始嘗試上云,72%的大多數才能接入普惠的云計算,實現整體算力效率的提高。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