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利軍與雷鳴“再聚首”!
與此前兩家“興全系”私募合并相似,曾經執掌匯添富基金十年之久的林利軍開始整合老友雷鳴的私募。團隊整合后,雷鳴將擔任正心谷資本旗下二級平臺的合伙人兼投資總監。而兩位前公募明星人物時隔多年再聚首,會擦出什么樣的火花來呢?
來源|環球老虎財經
繼2020年睿郡資產與興聚投資合并后,私募行業出現第二樁合并案例。
5月22日,知名百億私募正心谷資本宣布將于近期開始啟動與上海潤時私募的整合。同日,潤時基金也公告宣布了上述整合事項。
據了解,兩家私募整合完成后,雷鳴將加入正心谷資本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浙江義烏市檀真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擔任合伙人兼投資總監,潤時私募基金現有業務及團隊成員將一并加入。
事實上,正心谷資本創始人林利軍與潤時基金創始人雷鳴均來自頭部公募匯添富基金,兩人曾共事多年。
談及為何會選擇與正心谷資本合并時,雷鳴表示:“我的價值觀、投資理念與正心谷高度一致,而且在匯添富時期我就與正心谷資本管理層有過共事經歷,積累了較為深厚的信任基礎。”
而作為正心谷資本旗下私募證券投資平臺,檀真投資旗下共備案有70只私募產品,總管理規模為100億元以上。不過,2022年,因業績不理想正心谷陷入“舉報”旋渦,為此,林利軍還向投資人道歉。
如今,雷鳴的加入或將為檀真投資帶來新活力。
林利軍和雷鳴兩位“老友”再聚首
據上海潤時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潤時基金”)和正心谷資本公告,兩家公司將于近期啟動業務及人員整合工作。
兩家公司整合完成后,潤時基金創始人雷鳴將加入正心谷資本旗下的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浙江義烏市檀真投資管理合伙企業(以下簡稱“檀真投資”),擔任公司合伙人兼投資總監。同時,潤時基金現有的業務及團隊成員也將一并加入。
潤時基金表示,整合工作完成后,雷鳴將更加專注于投研業務,潤時旗下原有產品將會繼續由雷鳴全權負責投資管理,繼續致力于給客戶提供更高品質的資產管理服務。
有意思的是,與睿郡資產、興聚投資創始人均出身興全基金相似,正心谷資本創始人林利軍、潤時基金創始人雷鳴也都是“前匯添富人”,兩人在匯添富有近8年的共事經歷。
資料顯示,雷鳴2007年至2022年在匯添富工作,先后擔任公司研究員、基金經理、權益投資副總監。作為匯添富的明星基金經理,任職期間,雷鳴旗下多只產品區間收益超100%,管理規模一度近300億。
2022年8月,雷鳴“公奔私”,創辦了潤時基金,不過,從管理規模來看,雷鳴創辦的潤時基金并未掀起多大波瀾,管理規模一直維持在5-10億元。
不過,在私募領域未闖出一番名堂的雷鳴卻吸引了林利軍的注意,并最終出手將這個后輩整合進正心谷資本。
不可否認,盡管現代企業管理方式在不斷“進化”,但當談論一家公司時,創始人的影響仍不能小視。
據了解,正心谷資本創始人林利軍可以稱為國內資管界的“常青樹”,不僅在匯添富基金擔任了十年總經理,“奔私”后更是創辦了兩家百億級私募,一家是合并潤時基金的檀真投資,一家是上海正心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心谷投資”),合稱正心谷資本。
或受林利軍十年匯添富“掌舵”經歷影響,正心谷資本也充滿了匯添富色彩。
從人事安排上看,除了本次加入的雷鳴,檀真投資的合規風控負責人李建海也出身匯添富,2008年至2015年,李建海擔任匯添富基金互聯網金融總部副總監,并與林利軍同年離開匯添富基金。此外,檀真投資的王玨池也曾是匯添富信用債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的基金經理。
值得一提的時,正心谷資本的文化建設也與匯添富“一脈相承”。比如,正心谷資本要求員工做到的“每日三問”也與曾經匯添富的“每日三問”完全相同。
頭部公募“締造者”
如果將正心谷資本的創始人林利軍投資生涯分為上下兩段,其上半程最顯眼的標簽當屬“匯添富基金創始人”。
據了解,1973年出生的林利軍大學畢業后,先前往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為了的一名“紅馬甲”,后來前往復旦深造,取得碩士學位的林利軍又回到交易所任辦公室主任助理、上市部總監助理,并曾任職于中國證監會創業板籌備工作及上市公司監管部。
值得一提的是,林利軍曾任上海主管金融的常務副市長屠光紹的秘書,而屠光紹此前任證監會副主席。
不過,在證券監管口“平步青云”的林利軍卻選擇了另一條道路。2001年,林利軍“辭別”監管體系,前往哈佛讀了兩年MBA,畢業之后加入了美國知名金融機構道富集團從事投資和風險管理工作。
2004年,在上海籌建匯添富基金的前夕,既有監管經驗又有國外投行背景的林利軍火速歸國任總經理,承擔起公司初創的重任,而年僅31歲的林利軍也成為彼時業內最年輕的基金公司“一把手”。
在林利軍的帶領下,匯添富開始發行第一只基金產品——匯添富優勢精選,歷經一個半月的發行期,該基金成功募集10.3億元,創下了當時的市場新高,并且在林利軍執掌匯添富的期間,該基金的累計收益率最高達到了971.35%。此后,匯添富管理的資產規模迅速增長,成立第二年規模便已破百億。
林利軍有效的話語權和管理效率或是匯添富基金迅速成長的重要原因。據了解,林利軍一直很重視電子商務和互聯網金融產品業務,因此,匯添富早在2006年就成功推出基金網上交易業務,并在2009年就開始埋頭布局互聯網金融,推出了國內第一個現金寶賬戶。
2012年,匯添富又在業內首次推出貨幣基金實時贖回“T+0”到賬服務,使貨幣基金獲得足以和活期存款相媲美的流動性。2012年二季度,匯添富理財30天橫空出世,在市場上帶起一波熱潮,也帶動匯添富規模突破800億元,并且首次進入基金行業前十。
2013年和2014年,匯添富基金與多家互聯網公司開展合作,同時推出了高端理財和投資顧問等服務,在公募基金的互聯網金融業務中僅次于天弘基金。平臺賬戶2015年累計成交量超過12000億元。2014年年底,匯添富成功步入千億元俱樂部,資產規模達1150.3億元,在94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11位。
不過,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在取得驕人業績后,林利軍也選擇了功成身退,2015年4月16日,林利軍以一封告別信的形式對內宣布了他離任的信息。
彼時,林利軍表示,其將會踏上新的創業之路,更加超長期、積極擁抱移動互聯網+,從發現價值走到發現與創造價值,幫助真正的企業家創業創新。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林利軍選擇從匯添富“奔向”正心谷。
坎坷的私募之旅
離開匯添富不久后的林利軍,創立了正心谷資本。
在林利軍的光環下,正心谷資本規模迅速擴張,成立以來總管理規模超過400億元,先后布局了今日頭條、網易云音樂、B站、羅輯思維、開心麻花、滴滴出行、高思教育、君實生物等一大批知名公司。
一級市場的“高歌猛進”也讓正心谷資本獲得了不少的收益。
以聯易融科技為例,據了解,自2016年初該公司成立以來,正心谷資本連續4輪加注,是投資聯易融輪次最多的機構投資者,成為公司最大的投資機構股東之一。
2021年,作為騰訊布局供應鏈金融的重要載體,聯易融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上市首月就創造了35%的漲幅,據正心谷資本透露,其在聯易融上的投資回報已超過50倍。
此外,正心谷資本也在被稱為中國“創新藥小巨人”的君實生物獲得了不小的收益。資料顯示,在君實生物上市前,正心谷資本通過定增、二級市場增持等方式,不斷加持君實生物。
招股書顯示,旗下基金上海檀英持股8.79%為最大機構股東,是君實生物最大的外部股東,而君實生物在科創板上市的首個月,股價一度達到220元,月漲幅也達到了138%
在一級市場的一帆風順,也讓林利軍“野心”愈大,把目光從一級市場轉向二級市場,并在2017年成立檀真投資,成為林利軍布局二級市場的“利器”。
不過,林利軍的二級市場投資卻碰到了難題。
2022年初,正心谷曾陷入舉報風波,投資者稱旗下私募產品出現大幅虧損、持倉混亂、高頻換股等亂象。隨后,林利軍向投資人道歉,并坦承2021年的業績確實不盡人意,而截至2021年9月已不在披露的產品凈值情況也佐證了林利軍在二級市場遇到的難題。
或許正是因為二級市場的變幻莫測,林利軍選擇“報團取暖”,而雷鳴無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據正心谷資本介紹:“截至目前,在近兩年波動較大的市場環境中,潤時基金在管產品取得了良好的絕對收益。”
而兩位從匯添富走出來的明星人物,整合后會碰撞出什么樣的火花呢?
責任編輯 | 陳斌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