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時捷中國經銷商集體“抗議”?一季度在華銷量跌24%
近日有消息稱,保時捷中國經銷商發起集體抗議和抵制,準備逼宮德國總部。
來源|三言pro
而矛盾的重點主要集中在保時捷銷量大跌,純電車賣不動,導致虧本賣車。而保時捷中國在此時為了完成自己的銷售任務,仍然選擇壓庫,導致雙方矛盾激化。
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汽車業內人士曝保時捷遭經銷商聯合抵制
總部還派了調查團
5月24日晚,微博博主@桑之未V 在微博發了一段標題為“保時捷投資人聯合抵制事件進展(2024.5.24)”的文字。
其中提到,五一前保時捷投資人給保時捷發了函,對近期銷售新車虧損要求保時捷中國進行賠償,目前經銷商投資人約65%不提車。保時捷經銷商內部也分為好幾個派系,捷成集團、保時捷控股都簽訂了今年銷售合同;美東集團等南方的經銷商集團,要求保時捷補貼,補貼到新車1個點毛利;百得利集團等經銷商依靠汽車流通協會給保時捷發函,要求補貼4點。
保時捷總部派一個調查團到中國,調查中國市場存在的問題,這說明德國總部對中國CEO已經不信任。
保時捷中國銷量從10萬降低到7萬臺,保時捷中國有裁員的傳聞。保時捷最近會對區域管理人調崗。
保時捷產品規劃部門與銷售部門溝通不好,定價和銷售互不溝通,造成新車定價后,由于價格太高,經銷商放棄批售,不賣E-Macan。
5月25日,保時捷全球銷售董事來中國,對保時捷中國目前遇到的問題,聽取中國區匯報。但是與經銷商之間的矛盾,不會有解決方案。
文中還點評了保時捷目前遇到的困境,包括從北美市場調來的新COO顧鳴皓對中國市場不是很了解、經銷商看到無法收回新車折扣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桑之未V 的微博認證信息是“中國汽車流通協會 專家委員會成員”。不過,目前@桑之未V發的這條微博已不可見。
多位汽車博主發表觀點:
BBA最近也在壓庫
重點考慮插混才有意義
兩大核心優勢被高速追趕
同日晚,汽車博主孫少軍也發文稱,當天和幾個片區朋友還在討論保時捷經銷商“造反”,沒想到晚上已經傳開了。
孫少軍介紹該事件的來龍去脈為:今年保時捷銷量大跌,純電車型根本賣不動,緊跟著就是車價跳水,虧本賣車。但是保時捷中國區為了完成銷售任務仍然選擇壓庫,只是豪華車價擺在那里,壓1臺相當于大眾豐田5~8臺,4S店一下子就受不了。結果就是4S店和總部互相甩鍋威脅,現在是4S店以停止進車為武器,公開逼宮德國總部,要求換高管、給補貼,雙方矛盾徹底激化了。
孫少軍還表示,BBA最近也在壓庫,接下來大概率也得鬧。
5月25日晚,Y車評聯合創始人李揚在微博發文表示,保時捷經銷商開鬧的本質原因包括:保時捷品牌的持續消耗,大量推出車型拉低了品牌形象;選配和加價,以及產品減配問題;新能源taycan賣不動,批發銷量達不成,各層級的職業經理人為了自保,甩鍋給經銷商;在新能源產品方面產品力表現的不夠強等。
李揚建議,保時捷把卡宴和帕梅的價格下探30%,主要策略不要考慮taycan,重點考慮插混才是有意義的。
同日,知名汽車博主@韓路也對保時捷進行了一波吐槽,主要是針對車的質量和廠家服務。
韓路稱,其100多萬購買的Taycan評價每年修兩次空調,而保時捷方面沒有任何一句歉意、沒有任何一個官方聲明、沒有任何一個保時捷廠家的人因為這種低級問題向消費者溝通過。
韓路還指出,保時捷進入了新能源行業,核心競爭力基本只剩下:外觀好看和懸架先進。但這兩點核心優勢,還在被高速追趕。
有保時捷中心稱沒有抵制
純電Macan無優惠
三言聯系了兩家北京的保時捷中心,二者工作人員均表示沒有抵制,銷量還不錯。
三言還向其詢問了價格,其中一家保時捷中心表示,純電Macan選配完80萬左右,而純電Taycan選配完110萬左右。
另一家保時捷中心表示,純電Macan售價72.8萬起,顯示沒有優惠政策。具體可以到店選配完再申請看能不能優惠。而燃油版的Macan,優惠完的價格是五十多萬,加上購置稅、保險等,到手差不多要60萬左右。
在懂車帝和易車平臺上的報價,2023款Macan價格區間為52.02萬-62.82萬;2024款Macan價格區間為57.8萬-69.8萬。
另據騰訊新聞《棱鏡》報道,保時捷華北地區的一位銷售表示:“現在買電動跑車Taycan,最多可以優惠32萬元,優惠的價格相當于一輛小米SU7的Max版本。”
保時捷華南區域一家終端門店稱,目前旗下Macan車型也在進行優惠促銷活動,最高優惠高達16萬元。優惠后,這款保時捷SUV的最低起售價格僅為44.8萬元。
此外,三言還咨詢了保時捷中國的客服,對方表示不知道經銷商集體抵制和總部派調查團的事,會記錄并進行反饋。
保時捷國內一季度銷量同比下降24%
保時捷的新能源之路和整體銷量充滿挑戰
雖然目前未能得到官方證實保時捷經銷商聯合抵制和抗議是否屬實,但保時捷的確是面臨著挑戰的。
前不久,保時捷發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的財報,保時捷在2024年第一季度共銷售了7.76萬輛汽車,較去年同期的銷量下降了3.9%。
而在中國市場,保時捷第一季度銷量為16340輛,去年同期,保時捷在中國市場的銷量為21365輛,同比降幅達24%。
在燃油車時代,保時捷的確是豪車的代表之一。但現在新能源的勢頭已經銳不可擋。
保時捷雖說也嘗試著向新能源邁出步子,但畢竟是個“新手”,面臨著諸多挑戰。
首先,國內新能源車企之間的競爭已經進入白熱化。
自小米SU7發布之后,眾多車企宣布降價,甚至有的品牌全線產品降價。
其次,國內新能源車品牌向豪華沖刺。
蔚來一直都自詡是高端品牌。
問界M9發布之際,余承東稱其是“1000萬以內最好的SUV”。
小米SU7雖然價格上不算特別貴,但被雷軍稱為“可以和保時捷媲美的Dream car”,并且“50萬以內沒有對手”。
仰望U8更是直接邁入了“百萬豪車”的大門。
還有極氪、騰勢、阿維塔等眾多品牌,也都在沖刺高端市場。
再者,就是韓路所說的質量和服務等方面的問題。
據了解,這已經不是韓路第一次吐槽保時捷的空調問題。
此外,多年來保時捷經常被投訴存在空調不制冷、發動機漏油、剎車異響等問題。
有很多車主反饋表示,保時捷的售后服務與其高昂的售價并不匹配。
反觀國產新能源的銷量,很多品牌勢頭正猛。
理想汽車2024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理想汽車一季度共計交付車輛80400臺,較去年同期增長52.9%。
小鵬汽車2024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小鵬汽車第一季度總交付量為21821輛,較2023年同期的18230輛增長19.7%。
鴻蒙智行旗下AITO問界,今年一季度全系新車交付達85842輛。
比亞迪汽車一季度的銷量,更是達到了586006輛,同比增長15.2%。
而剛上市不久的小米SU7,成績也是驚人。截至4月30日24時,小米SU7鎖單量達88063臺,43天累計交付突破1萬臺。
在燃油車時代,保時捷一直靠著“豪車”這件外衣高高在上。
如今,國產新能源發展勢如破竹,保時捷想加入,才發現不光新能源領域不好混,就連燃油車的市場也快被國產新能源攻占了。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