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路云”引爆千方科技股價,苦熬5年的阿里“解套”在望?
在智能網聯汽車的浪潮中,“車路云”概念正成為資本市場的新寵。作為這一領域的“老大哥”,千方科技近期的強勁表現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目光。不過,盡管股價有所回升,但對于2019年以36億入股的“阿里系”而言,離“解套”仍有一段距離。
來源|環球老虎財經
千方科技搭上了“車路云”的快車。
6月18日,千方科技盤中一度漲停,截至收盤,該股漲幅為8.10%,市值158.2億。
事實上,不只千方科技,在其所屬的“車路云”概念內,多股持續走高。其中,華銘智能、中海達、鴻泉物聯等10余股漲停。
資本追捧概念離不開消息面的刺激。據了解,近期,智能網聯車路云一體化政策頻出,多地示范項目密集立項,北京、武漢、福州等地相繼開啟相關規劃和建設工作,其中備案金額為170億元的武漢“車路云”一體化示范項目獲批。
而在一眾“車路云”概念股中,千方科技格外出彩,據智研咨詢發布的《2024-2030年中國智慧交通行業研究報告》顯示,千方科技以17%的市占率占國內“車路云”行業主導地位。
此外,與其他友商相比,千方科技背后還有“阿里系”資本的支持。從股東名冊來看,阿里系旗下的杭州灝月持有該公司14.11%股權,是除了實控人外的第一大股東。
不過,即使近期千方科技的股價有所回升,但以入股價格計算,“阿里系”仍被套牢,不考慮分紅的話,浮虧高達13.63億元。
搭上“車路協同”快車
沉寂多年的千方科技最近被利好“包圍”。
2024年1月,工信部等五部委發布《關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推動網聯云控基礎設施建設,探索基于車、路、網、云、圖等高效協同的自動駕駛技術多場景應用。
在政策持續驅動下,車路云建設將駛入快車道。自5月31日,北京市發改委批準建設北京市近百億的“車路云一體化”項目后,深圳、福州、鄂爾多斯等地相繼公示“車路云”一體化重大項目新建工程。
6月14日,武漢車路云一體化重大示范項目更是獲市發改委批復,總投資約171億元,擬于6月開工,一舉成為今年以來車路云建設的“最大單”。
與此同時,各大券商的研報也給出了樂觀預期。其中,光大證券研報指出,看好“車路云一體化”的發展,隨著立法的完善、政策的不斷落地、軟硬件設施的加速推進,“車路云一體化”市場空間將進一步擴大并可能實現快速增長。
據億歐智庫的預測,至2030年中國車路協同市場規模有望達到4960億元,2021年至2030年的復合年均增長率預計為26.64%。
在廣闊前景及“超預期”的政策支持下,市場也開始追捧相關概念股。而千方科技正是正宗的車路協同概念股,作為國內車路協同自動駕駛技術路線的發起者之一,該公司目前已完成了路側+車端的完整產業鏈布局,并擁有車路協同全系產品。
據智研咨詢發布的《2024-2030年中國智慧交通行業研究報告》顯示,千方科技以17%的市占率占國內“車路云”行業主導地位。
行業優勢在股價上也有所體現,截至6月18日收盤,千方科技股價已連續3個交易日上漲,累計漲幅達13.62%,市場表現遠優于行業平均水平。
千方科技也成功將技術優勢轉化為業績優勢,2023年財報數據顯示,2023年千方科技全年營收達77.94億元,同比增長11.28%,其中千方科技智慧交通業務本期實現營業總收入25.81億元,同比增長37.58%。
不過,在“光鮮”的背后,千方科技目前也面臨一定的壓力。今年一季度,該公司的營業收入同比微增0.74%,但其凈利潤卻由盈轉虧,虧損達5784.90萬元,同比大幅下滑136.71%。
千方科技的虧損與“非經常性損益”有關。一季度,該公司扣非凈利潤達到1525.98萬元,與歸母凈利潤相差近7400萬元。
細究之下,這一情況的出現源于該公司的公允價值下降,從財報來看,僅第一季度,千方科技公允價值下降造成的損失就高達1.07億元。
具體來看,對公允價值影響最大的是千方科技持有的鴻泉物聯股票價格下降。
據了解,鴻泉物聯曾是千方科技的控股公司。2015年9月,北大千方以8800萬元的價格受讓鴻泉物聯55%股權,被納入上市公司千方科技表內。此后兩次股權轉讓使千方科技對鴻泉物聯的持股比例降至20%以內,鴻泉物聯也被剝離出千方科技的合并數據范圍。
當前,千方科技仍是鴻泉物聯第一大外部股東,2023年末共持有公允價值3.55億元,一季度,該公司股價下降約33.21%,造成約1.17億元損失。?
此外,千方科技應收賬款一直維持在較高水平。一季度其應收款余額36.22億元,占2023年營業收入的46.47%。
阿里被套5年
毫無疑問,股東是股價上漲的直接受益者。
作為千方科技的第一大外部股東,杭州灝月無疑獲得了足額收益。據統計,僅僅3個交易日杭州灝月就獲得了約2.9億元的“浮盈”。
事實上,杭州灝月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州灝月”)的來頭可不小。
據了解,2023年,恰逢“阿里系”大變陣之時,淘寶(中國)軟件有限公司、浙江天貓技術有限公司、Alibaba.com China Limited三家阿里系公司共同注資約42.64億美元,成立杭州灝月,經營范圍為企業管理、企業管理咨詢、信息咨詢服務。
杭州灝月成立僅一個多月,便從阿里巴巴(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里網絡")手中接管了7家上市公司的股權。
阿里網絡將其持有的美年健康、分眾傳媒、千方科技、居然之家、圓通速遞、美凱龍和麗人麗妝的股份全部轉讓給杭州灝月,轉讓價格總計193.69億元。
其中,杭州灝月通過協議轉讓方式,以每股12.08元的價格,受讓了千方科技14.11%的無限售流通股,股份轉讓價款總額為26.94億元。
回溯至2019年,阿里網絡入股千方科技時的轉讓價款為35.95億元,折合每股16.12元。這意味著,阿里網絡在將股份轉讓給杭州灝月時,確認了約9.01億元的資本損失。
然而,在杭州灝月接手后,千方科技的股價并未立即回升,盡管近期有所上漲,但"浮虧"仍高達4.62億元。
綜合來看,自2019年入股千方科技以來,阿里系在5年內的資本損失已達到13.63億元,而獲得的股利僅為4132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阿里系入股后,千方科技與阿里云計算有限公司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旨在推進智能交通和邊緣計算領域的發展,共同打造適應未來需求的解決方案并落地實施。
此外,千方科技還以自有資金5.61億元,與螞蟻集團等共同籌建了重慶螞蟻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作為一般出資人,千方科技擬占消金公司注冊資本的7.01%。
盡管杭州灝月在投資過程中出現了較高的資本損失,但隨著千方科技"車路云"的增長潛力逐漸得到市場認可,作為重要股東的杭州灝月,其未來的投資回報前景仍然值得期待。
長袖善舞的千方科技
事實上,千方科技不僅是耕耘高科技的“學霸”,其還是一位在資本市場上動作頻頻的“老司機”。
據了解,2008年7月,千方科技登陸美國納斯達克資本市場,成為中國交通信息化領域的首家中概股。
然而,2008年的金融危機給全球資本市場帶來了巨大沖擊,許多中概股公司面臨退市的壓力。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千方科技也選擇了私有化退市。
2012年10月,公司正式宣布從美國退市,并在公告中指出,中小市值中概股在美市場普遍受到不公平對待,導致股票交易不活躍,無法真實反映公司價值。
在美股退市后,千方科技并未停止其資本市場的步伐,而是開始尋求在A股市場的發展機會。
2013年,公司決定通過“借殼”聯信永益的方式實現A股上市。經過一年的籌備,2014年7月,聯信永益正式更名為千方科技,成為國內第二家從美國退市后成功回歸A股的公司。
而回歸A股之后,千方科技的資本運作仍很頻繁,其中動靜最大的一次,便是并購國內智能安防領域的“老三”浙江宇視科技有限公司。正是此次并購,開啟了千方科技目前“一體兩翼”的局面。
通過一系列資本運作和上市,千方科技成功地將更多利益相關者的利益緊密綁定,形成了一艘高速前行的“巨輪”。
阿里巴巴入股之前,千方科技已經與多家科技巨頭建立了合作關系。2018年9月,百度與千方科技簽訂了為期五年的合作協議,千方科技成為Apollo合作伙伴,為百度自動駕駛車輛提供網聯環境及數據支持服務。此外,早在2015年,千方科技就與華為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在交通信息化領域展開深入合作。
如今,千方集團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多元化的資本集團。除了持股千方科技外,集團還涉足實業和金融兩大板塊。實業板塊包括千方智行、中交興路、中交車旺、超維創想、水頓智能等企業。金融板塊,千方集團則涵蓋了紫金道合基金、千方小貸、天津華盛保險經紀以及千方商業保理、千方資本等機構。
未來,隨著技術的進一步成熟和政策的持續支持,千方科技有望實現更大的突破,而阿里系的投資或將有望迎來“解套”時刻。
責任編輯 | 陳斌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