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刺雪王,拿捏房東,這家安徽茶飲給所有餐飲人上了一課
很少有人敢想象,竟有人能威脅到蜜雪冰城在奶茶界的地位。
很少有人敢想象,竟有人能威脅到蜜雪冰城在奶茶界的地位。
它是小鎮青年的“夢中情茶”,是下沉市場奶茶界的拼多多,是價格低到讓蜜雪冰城也懷疑人生的性價比黑馬。蜜雪冰鮮檸檬水5塊一杯,它家只要4塊;蜜雪杯裝珍珠奶茶賣9元,它加一塊錢直接上桶裝。
出生于安徽蚌埠的甜啦啦,正在成為雪王“看不慣,又干不掉”的貼身對手。從零開到7000家店,蜜雪用了23年,而甜啦啦僅用時9年。
新茶飲賽道越來越卷,餐飲行業更是卷出新天際;房租連續上漲、人力成本節節攀升,諸多因素之下,有十年餐飲老炮選擇躺平,也有餐飲小白交出創業“學費”,憑什么甜啦啦能殺出重圍?
性價比是最大的秘密。而甜啦啦打造絕對性價比的秘密武器,不是原材料的科技與狠活,而是它重構了線下商業的成本模型,別的實體店在給房東打工,而它卻通過極致的下沉和線上運營,將開店最大的成本房租降到最低。
反向出擊,拿捏房東,“背刺”雪王,當代餐飲史上,甜啦啦給所有餐飲人上了一課。
縣城版“雪王”突圍
作為新茶飲賽道的后來者,甜啦啦或多或少帶有“莞莞類卿”的氣質。
2015年,甜啦啦誕生于安徽蚌埠,這里距離蜜雪冰城的河南大本營不算太遠。彼時,憑借2元冰淇淋、4元檸檬水,蜜雪冰城已經收獲大批小鎮青年;作為后來者的甜啦啦,站在蜜雪冰城的肩膀上創業,不僅要模仿、更要想辦法突圍。
甜啦啦選擇了比蜜雪冰城更加下沉的市場策略,瞄準三線及以下市場。
據統計,截至目前,甜啦啦門店在三線城市及以下的比重超過80.34%,而蜜雪冰城在這一市場的門店比例只有56.25%。
在大本營安徽省,甜啦啦門店數量最多的城市,不是省會合肥,而是阜陽;在河南省,甜啦啦門店數量最多的城市也不是鄭州,而是南陽、平頂山、周口等。與此同時,甜啦啦緊跟蜜雪冰城的門店擴張策略,在成立的第二年開放加盟,很快成為“縣城版”雪王。
選擇更下沉的市場,甜啦啦也選擇了低價路線,更加強調質價比,據統計,其產品價格普遍在12-13元之間。
從產品設計來看,甜啦啦以雪王之“法”,汲眾家之長:喜茶有售價28元的經典爆品多肉葡萄,甜啦啦推出售價12元的多肉葡萄;茶百道出品時令爆款烏漆嘛黑售價22元,甜啦啦推出售價12元的平替版黑武士桑葚。
模仿推出“平替版”的同時,甜啦啦也沒有放棄創新;其于2021年首創“一桶水果茶”首發日40萬桶售罄,這一新品后來也被其它新茶飲品牌跟風模仿。
就在這一年,首創一桶水果茶的甜啦啦也創造出一年賣出25個億的業績,一舉成為蜜雪冰城一樣的“隱形巨頭”;至此,甜啦啦在新茶飲賽道初顯“黑馬”之勢。
下沉市場是一個無比巨大的藍海。中國三線以下城市人口大約有10億人,占總人口的70%。與其他新茶飲品牌相比,走極致下沉路線的甜啦啦,可謂賺到了其他品牌“商業盲區”中的錢。它首先用更低價的“平替”產品吸引顧客,再以質優價廉留住顧客,持續擴大顧客規模。
形成C端的規模效應之后,甜啦啦的低價路線也面臨獲利的考驗。分析甜啦啦的營收模型,它走低價路線還能獲利的關鍵在于,能夠有效地控制成本。
對比一二線城市的新茶飲品牌,甜啦啦選址“五環外”,在縣城特別是鄉鎮遍地開花,這樣不僅人工成本相對更低,房租更是比城市店“打骨折”。
以甜啦啦的鄉鎮店為例,每個鎮的中心面積有限、人口相對集中,店面選址在鎮東頭、還是鎮西頭,相對沒那么重要;配合外賣等線上渠道,加盟商可以更靈活地選擇店面位置,房租談判的主動權掌握在加盟商自己手里。
房租是所有實體店最大的固定成本,但在甜啦啦這里卻被降到了最低。大城市的房租,少則大幾千,多則數萬,而在甜啦啦深耕的鄉鎮縣城市場,兩三千甚至幾百元的房租比比皆是,甚至很多加盟老板用的就是自家的沿街門面。
反向拿捏房東,成了甜啦啦能夠成功突圍新茶飲“紅海”最大殺器。這一路徑下,甜啦啦和它的加盟商們,最大程度降低開店的固定成本,再結合花式線上營銷,不僅能夠保證自己賺錢、不給房東打工,更建起了阻攔其它新茶飲品牌下沉的護城河。
而就在最近,深諳此道的甜啦啦加大投入,推出優惠政策,對加盟商給予加盟費、貨物、房租等相應補貼政策。其中,房租最高補貼80萬元,成為眾多新茶飲品牌中房租補貼最高的品牌。
高租金旺鋪,實體餐飲逃不出的陷阱
當拿捏房東的甜啦啦,正在下沉市場乘風而起之時,它所在的餐飲業,內卷也正在加劇。瘋漲的房租,讓成為壓垮眾多餐飲老板的“最后一根稻草”。
“可能所有餐飲老板在月底都會想,我是在給房東打工?!苯衲?月,上海一家面館的老板無奈感嘆。他的店鋪每天能賣出100碗面,卻剛剛夠交房租。這位老板稱,店鋪房租已經漲到每月2.3萬元,高達月營業額的30%—40%,扣除原材料、人力成本等,利潤所剩無幾。
這并非個例,高房租之下,很多餐飲小白也“快進快出”,付出高昂的創業學費。4月,濟南高新區的“劉善杰甘肅麻辣燙”宣布關門歇業,老板自嘲:花兩萬元學藝,投入二三十萬元開店,僅開業18天便關門。
傳統餐飲業向來有“三高一低”的說法;即房租高、人力成本高、食材價格高、利潤率低。《2023年中國餐飲年度報告》顯示,房租、人力、食材這三項支出基本占到了商家總成本的70%-75%,再扣去稅費、固定資產折舊與其他損耗,利潤率通常只有5%-10%。
近年來,商業地產類價格漲幅較快,租金水漲船高,這類剛性成本對餐飲經營帶來巨大壓力。同樣來自《2023中國餐飲業年度報告》的數據,2023年,房租、人力、食材這三項成本的增速,分別達到3.6%,2.4%,4.8%。
瘋漲的高房租,不僅“殺死”了平價餐飲,許多連鎖品牌也挺不住了,紛紛祭出十八般“武藝”。
4月,肯德基宣布“KFC小鎮Mini餐廳模式”全面開放加盟,開放更多城鎮和新渠道,主打更低的新店投資;5月,庫迪咖啡宣布推出便捷店型“COTTI Express”,以“店中店”的店型,主打占地面積小、投資小與盈虧平衡點低。
實體餐飲難做的核心問題在于,房租、人工等硬性成本是繞不開的“大山”,地段差的地方沒生意,地段好的地方房租太高;但是,近年來房租、人工等剛性成本不降反升,隨著成本越來越高,門店盈利最終所剩無幾。
“餐飲最大的坑是給房東打工”,這幾乎是所有餐飲經營者的共識?!叭绻斓睦塾嬈骄鶢I業額還不能覆蓋每月的房租;就要及時止損,調整策略?!笔嗄杲涷灥膫鹘y餐飲“老炮”總結出一條生死線:房租千萬不能超過月收入的10%。
如何反向“拿捏”房東?
反向“拿捏房東”的甜啦啦,能給困在房租和人工中的餐飲人帶來哪些啟示?
一方面,必須維持10%的生死線;另一方面,還要讓營收增長跑贏房租漲幅。甜啦啦的經營模式,也給行業帶來新思路。
關鍵在于,使用外賣、線上營銷等各種手段,盡可能攤薄線下經營成本,提高坪效比;同時,降低店面面積、選址等的影響權重。越是降低對線下門面的單一依賴,越能反向“拿捏”房東。
公開資料顯示,從2019年開始,甜啦啦建立自己的線上運營團隊,精細化運營所有加盟門店的外賣渠道和團購平臺,幫助加盟店單日銷售突破670單。
從成本構成來看,房租、人工等屬于每月硬性的固定成本,而外賣傭金、線上營銷等則是可變成本。既然房租上漲幾乎不可避免;那就要想辦法增加收入。
在餐飲資深人士黎廣彬看來,線上營銷、外賣配送等線上渠道的成本支出,可以理解為請了兼職人員幫忙做線上,不用發固定工資,只用給“它”績效提成,而這部分收入既能增加現金流,又可以攤薄房租、人力等固定成本。換句話說,賣出了流水才給錢,沒有賣出訂單就沒有成本。相比每月雷打不動的房租,劃算很多。
事實上,早在一些平價餐飲學習甜啦啦之前,不少餐飲連鎖品牌已悄然布局線上渠道,以此擴大經營覆蓋面、進一步降低房租等硬成本。
老鄉雞、農耕記等餐飲連鎖品牌上線了外賣“衛星店”,為附近消費者上線定制套餐等,據統計,截至2024年5月底,已有45個品牌在全國率先跑通衛星店模式,累計開出超560家衛星店。門店坪效平均4500元以上、人效3.5萬元以上,表現超預期;而紫燕百味雞、陶陶居等品牌,則在美團等平臺的直播間開啟帶貨,不僅有秒殺盲盒,也有各種爆款商品的團購券。顧客可以選擇線下兌換,也可以線上兌換由平臺騎手配送到家。
瘋狂內卷餐飲行業,正倒逼餐飲從業者尋找線下自然客流之外的新增量,更廣闊的線上流量池無疑是當下的“最優解”。
傳統黃金旺鋪和非核心位置的租金相差甚至超過50%,如果將省下的房租用于線上營銷,善用外賣、團購、直播等線上營銷工具,獲客效率可能遠超線下的“黃金點位”。
如同甜啦啦給所有餐飲人上的這一課,隨著餐飲行業進入“精耕”時代,只有直面激烈競爭與市場變化,靈活求變,才能在跌宕的潮流中站穩腳跟。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