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丁網100萬被“賤賣”,古早互聯網站逐步退場
這標志著成立十七年的豆丁網——前途未卜。
出品|三言Pro 作者|DorAemon
日前,原豆丁網股東北京新創(chuàng)未來股科技股份公司(下稱新創(chuàng)未來)在新三板發(fā)布公告稱,公司以100萬元人民幣出售其持有的豆丁世紀(北京)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下稱豆丁世紀)100%股權給浮游鯨(北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及自然人閻筱婧;并且麥剛辭去豆丁世紀法定代表人、執(zhí)行董事和經理職務。
公告透露,目前豆丁世紀已就股權轉讓等事宜完成工商變更登記手續(xù);本次股權出售完成后,新創(chuàng)未來不再持有豆丁世紀股權。
這標志著成立十七年的豆丁網——前途未卜。
也曾“紅極一時”:
是互聯網全球500強
近1.5億注冊用戶,擁有文檔超4億份
早在2023年,新創(chuàng)未來就決定要將豆丁網出售。
2023年10月,新創(chuàng)未來發(fā)布公告稱,公司擬將持有豆丁世紀全部股份以不低于100萬價格出售。而最近的這則公告系宣布交易完成。
2007年,豆丁網創(chuàng)始人林耀成與天使投資人麥剛一同創(chuàng)辦豆丁網。相信很多人對該網站并不陌生,其是一個C2C文檔分享與交易網站。
高光時期,豆丁網入圍美國知名投資雜志《紅鯡魚》公布的“2008年亞洲最有前途100家高科技私人企業(yè)”;此外,豆丁網一度躋身互聯網全球500強。到2010年,創(chuàng)辦不到三年豆丁網總注冊用戶就達到3000萬。
此外,有數據顯示,到2017年,豆丁網擁有超過4億份文檔,近1.5億注冊用戶,日文檔上傳量超60萬份。
然而,既然曾紅極一時,如今為何僅以100萬元“賤賣”?
營收來源僅有廣告和文檔
盈利多少得看投資收益
其實,在2021年時,新創(chuàng)未來就曾想賣掉豆丁網。
根據公司2021年年報顯示,當年曾擬以140萬元價格出售豆丁網全部股份,但是遭到股東反對,于是作罷。
而到如今以100萬售出,屬實令人唏噓。
其實豆丁網走到今天這地步原因并不復雜——就是近年來賺不到什么錢了。
來看看公司2020年至2023年財報數據表:
可以看出,2020年到2023年這幾年間,豆丁網的財務狀況是每況愈下。
從財務數據上看,豆丁網的營收只有廣告業(yè)務和文檔業(yè)務,過去幾年廣告收入連年下跌,必然拖累公司營收;另一項主營業(yè)務文檔收入,也面臨百度、道客巴巴等強有力的競爭,越來越力不從心。
此外,過去幾年豆丁網財務數據還有個很有特色的點,即其凈利潤呈“過山車式”暴漲或者暴跌。比如2020年凈利潤同比增長近7000%;到了2022年,凈利潤又同比暴跌超300%。
根據財報顯示,造成凈利潤如此“大起大落”的原因是受到公司投資收益影響導致。這也解釋了過去幾年來,該公司主營業(yè)務收入呈下跌情況,卻依然能盈利。
但這對于新創(chuàng)未來來說,也意味著豆丁網帶給公司的價值逐漸下跌,幾乎成為累贅,甚至不如投資賺的多。
在C2C文檔分享領域,豆丁網也很難與百度等對手競爭,比如百度文庫憑借百度搜索帶來的天然流量優(yōu)勢,是豆丁網可望不可及的。
再加上豆丁網的商業(yè)模式也有爭議,C2C文檔分享必然涉及版權問題,據企查查顯示,過去幾年新創(chuàng)未來涉及到的司法案件五十余起,其中超六成是侵犯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不意外豆丁網要被出售。
總結一下,豆丁網失利的主要原因為:商業(yè)模式單一,在市場上缺乏競爭力,流量減少,廣告、文檔收入逐年下降,最終難以為繼。
很多初代網站早已“涼涼”
其實像豆丁網這種走向沒落的“古董級”網站還有很多,它們也都是曾經的“流量門戶”,是國內互聯網發(fā)展初期的“當紅炸子雞”。但如今,有的消失,有的垂死掙扎,還有的早被人遺忘。
天涯
天涯社區(qū)應該是80后、部分90后很熟悉的網站了。它絕對是國內第一代互聯網網民曾經必看的網絡社區(qū)。巔峰時期天涯社區(qū)注冊用戶超過1.3億,月覆蓋用戶超2.5億。
曾經很多知名網紅以及公眾人物都是出自天涯,同時,天涯上的熱點帖子影響力甚廣,是討論國內互聯網發(fā)展無法避開的網站。
但如今,天涯社區(qū)已經呈“垂死掙扎”狀態(tài)。2023年4月,天涯停止訪問;同年5月,天涯開啟“直播帶貨自救”行動。
進入2024年以來,天涯方面一直對外宣稱努力解決無法訪問問題,但時至今日該網站依然無法登陸。
貓撲
和天涯類似,貓撲也是第一代網民網絡社交的必上網站,
貓撲網擁有注冊用戶1.3億人,前身是貓撲大雜燴,最早于1997年10月建立,當時已有注冊id1000多萬。經過多年發(fā)展,貓撲網發(fā)展成綜合性論壇。
類似天涯對國內互聯網的影響,貓撲也是很多網絡詞匯誕生地、以及初代網紅發(fā)源地之一。
2021年4月,貓撲發(fā)布公告稱于4月20日起關閉發(fā)帖功能,也標志著一代經典退出舞臺。
西祠胡同
西祠胡同于1998年建立,是國內最早的大型綜合社區(qū)網站,一度發(fā)展成為最重要的華人社區(qū)門戶網站。
西祠胡同采用“自由開版、自主管理”的開放式運營模式,體現了互聯網的自由精神,深得用戶好評。
西祠胡同還一度是華語地區(qū)最大社區(qū)群,用戶遍布全球,積累了不同地區(qū)、不同年齡、不同行業(yè)的大量網友;用戶群涵蓋學生、白領、編輯等。
2022年3月底,西祠胡同被1元“甩賣”。
榕樹下
如今各種“網絡爽文”橫行天下之時,誰還記得榕樹下呢?
榕樹下可能是國內互聯網最早的文學類網站,該網站由美籍華人朱威廉創(chuàng)立于1997年圣誕節(jié)。榕樹下擁有大量原創(chuàng)文學作品稿件,還曾與多家出版社、影視公司等媒體合作。2005年時榕樹下擁有450萬注冊用戶,日投稿量5000篇左右。
2020年,榕樹下正式關閉服務器。
以上四家“古董”網站,就是曾經有著“北貓撲南天涯,西祠胡同榕樹下”說法的初代BBS,也是國內Web 1.0時代的經典代表。
人人網(校內網)/開心網
人人網(原校內網)、開心網也是很多80后、90后的經典回憶。其中,人人網主要面向學生用戶;而開心網主要以白領用戶為主。
巔峰時期,幾乎人人都有人人網以及開心網賬號,當時的網友通過人人網找到曾經的校友,還有風靡一時的“偷菜”,都是那會大家討論的熱門話題。
但是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人人網和開心網開始走下坡路,逐漸流失用戶。人人網一度嘗試過直播、團購以及二手車業(yè)務,但都無法挽回頹勢,最終被出售。
人人網雖然曾短暫宣布回歸過,但仍然沒激起太多水花;而開心網則網站都打不開了。
除了上述這幾個網站,還有電驢、1號店、凡客誠品、songtaste等曾經知名的網站如今都消失或者被遺忘了,連創(chuàng)辦于2006年的好大夫在線都傳出被收購了。
三言今天還發(fā)現,創(chuàng)辦于2007年的交友平臺有緣網,官網和app也打不開、消失了。
其實這些“古董級”網站的沒落,從某個角度來說是一種必然。
大多數這些網站都誕生在國內互聯網發(fā)展初期,成長于web 1.0時代。彼時的互聯網產品沒那么豐富,網民娛樂、社交選擇也不多。在這種背景下,初代互聯網產品自然是吃盡紅利。
但是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同時隨著網絡基礎設施發(fā)展越來越好,各種互聯網產品也越來越豐富,用戶需求同時也更豐富。
那么,曾經的“網絡巨頭”如果沒能順應時代發(fā)展及時作出改變,被淘汰就是必然的。
這就是時代發(fā)展進步帶來的結果。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fā)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fā)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